一种软糖烘干的循环风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640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糖烘干的循环风道,包括密闭的烘房,烘房内部对称两侧均设有用于散发热量的风道格栅,风道格栅与烘房内部对应侧壁之间形成通风空间,烘房顶部设有鼓风机、用于气体的加热装置和用于冷凝气体的冷凝装置,烘房一侧通风空间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冷凝装置连通,冷凝装置通过鼓风机与加热装置连通,加热装置通过管道与烘房另一侧通风空间的顶部连通,烘房上设有房门。该软糖烘干的循环风道结构合理,软糖无需人工进行翻动,节省人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糖烘干的循环风道
本技术属于糖果烘干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软糖烘干的循环风道。
技术介绍
糖果行业在加工生产软糖时,为了口感更好,且触感不出现粘连情况,通常会在脱模之后进行烘干程序,以控制水分。目前大部分生产流程采用蒸汽烘房,在烘房底部放置散热片,通入蒸汽,通过散热片上的风机将热量散发出来,以达到烘干目的。但此种方式由于温度从底部散发,容易导致软糖受热不均匀,因而需要人工经常翻动烘干物,由此耗费大量人工成本的同时,还可能因翻动不均匀,而无法彻底解决烘干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热源稳定、风速均匀、受热均匀的供软糖烘干的循环风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软糖烘干的循环风道,包括密闭的烘房,所述烘房内部对称两侧均设有用于散发热量的风道格栅,所述风道格栅与烘房内部对应侧壁之间形成通风空间,所述烘房顶部设有鼓风机、用于气体的加热装置和用于冷凝气体的冷凝装置,所述烘房一侧通风空间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冷凝装置连通,所述冷凝装置通过鼓风机与加热装置连通,所述加热装置通过管道与烘房另一侧通风空间的顶部连通,所述烘房下部设有房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道格栅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固定柱和设于两根固定柱之间的多个格栅板,所述固定柱固定于烘房内,多个格栅板沿着固定柱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且格栅板的两端均可上下调节的连接于对应的固定柱上。所述固定柱上设有调节槽,所述格栅板通过调节螺栓固定于固定柱上,所述调节螺栓穿设于调节槽中。所述烘房进风侧相邻格栅板之间的间隙由上至下依次变窄,所述烘房出风侧相邻格栅板之间的间隙由上至下依次变宽。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连接有空气能热源的加热室,所述加热室盘旋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一端与鼓风机连通,另一端与烘房另一侧通风空间的顶部连通。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冷凝室,所述冷凝室内盘旋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与空气能冷源连接,所述冷凝室的进气口与烘房一侧通风空间的顶部连通,所述冷凝室的出气口与鼓风机连通。所述鼓风机设有多个,多个鼓风机串联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冷凝装置、鼓风机、加热装置和烘房连接成气流循环系统,加热装置将气流加热后送入烘房进风侧通风空间中,热气流通过该侧的风道格栅进入烘房内对烘房内的软糖进行烘干,再通过另一侧的风道格栅进入出风侧的通风空间中,再流入冷凝装置中,冷凝装置对气流中的水蒸气进行冷凝,冷凝干燥后的气流再通过鼓风机进入加热装置中进行加热,由此形成气流循环系统,不断的对烘房内的软糖进行烘干。结构合理,软糖无需人工进行翻动,节省人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循环风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循环风道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循环风道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循环风道的风道格栅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循环风道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循环风道的冷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烘房;11、房门;2、风道格栅;21、固定柱;211、调节槽;22、格栅板;23、调节螺栓;3、通风空间;4、鼓风机;5、加热装置;51、加热室;52、加热管;6、冷凝装置;61、冷凝室;611、进气口;612、出气口;62、冷凝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软糖烘干的循环风道,包括密闭的烘房1,烘房1内部对称两侧均设有用于散发热量的风道格栅2,风道格栅2与烘房1内部对应侧壁之间形成通风空间3,烘房1顶部设有鼓风机4、用于气体的加热装置5和用于冷凝气体的冷凝装置6,烘房1一侧通风空间3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冷凝装置6连通,冷凝装置6通过鼓风机4与加热装置5连通,加热装置5通过管道与烘房1另一侧通风空间3的顶部连通,烘房1下部设有房门11。冷凝装置6、鼓风机4、加热装置5和烘房1连接成气流循环系统,加热装置5将气流加热后送入烘房1的一侧(进风侧)通风空间3中,热气流通过该侧的风道格栅2进入烘房1内对烘房1内的软糖进行烘干,再通过另一侧的风道格栅2进入出风侧的通风空间3中,再流入冷凝装置6中,冷凝装置6对气流中的水蒸气进行冷凝,冷凝干燥后的气流再通过鼓风机4进入加热装置5中进行加热,由此形成气流循环系统,不断的对烘房1内的软糖进行烘干。结构合理,软糖无需人工进行翻动,节省人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本实施例中,风道格栅2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固定柱21和设于两根固定柱21之间的多个格栅板22,固定柱21固定于烘房1内,多个格栅板22沿着固定柱2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且格栅板22的两端均可上下调节的连接于对应的固定柱21上。具体地,固定柱21上设有调节槽211,格栅板22通过调节螺栓23固定于固定柱21上,调节螺栓23穿设于调节槽211中。调节螺栓23可以在调节槽211中上下移动,便于调节格栅板22之间的缝隙(间距),调整时,可以借助风速仪测定各点风速情况,进行格栅板22之间的缝隙调整,从而达到风速均匀,受热均衡的目的。本实施例中,烘房1进风侧相邻格栅板22之间的间隙由上至下依次变窄,烘房1出风侧相邻格栅板22之间的间隙由上至下依次变宽,即格栅板22设置采用进风侧上窄下宽的缝隙设置,出风侧上宽下窄的缝隙设置,达到风速均匀,受热均衡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5包括连接有空气能热源的加热室51,加热室51盘旋有加热管52,加热管52的一端与鼓风机4连通,另一端与烘房1另一侧通风空间3的顶部连通。加热室51内的热空气对加热管52中的气体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冷凝装置6包括冷凝室61,冷凝室61内盘旋有冷凝管62,冷凝管62与空气能冷源连接,冷凝室61的进气口611与烘房1一侧通风空间3的顶部连通,冷凝室61的出气口612与鼓风机4连通。空气能冷源使冷凝管62中产生冷气流,冷凝室61内的热蒸气遇到冷凝管62后冷凝成水珠,流入冷凝室61的底部,再被排出即可。加热管52和冷凝室61也可以选用其它的换热器。本实施例中,鼓风机4设有六个,六个鼓风机4串联布置,能够加快气流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糖烘干的循环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的烘房(1),所述烘房(1)内部对称两侧均设有用于散发热量的风道格栅(2),所述风道格栅(2)与烘房(1)内部对应侧壁之间形成通风空间(3),所述烘房(1)顶部设有鼓风机(4)、用于气体的加热装置(5)和用于冷凝气体的冷凝装置(6),所述烘房(1)一侧通风空间(3)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冷凝装置(6)连通,所述冷凝装置(6)通过鼓风机(4)与加热装置(5)连通,所述加热装置(5)通过管道与烘房(1)另一侧通风空间(3)的顶部连通,所述烘房(1)下部设有房门(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糖烘干的循环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的烘房(1),所述烘房(1)内部对称两侧均设有用于散发热量的风道格栅(2),所述风道格栅(2)与烘房(1)内部对应侧壁之间形成通风空间(3),所述烘房(1)顶部设有鼓风机(4)、用于气体的加热装置(5)和用于冷凝气体的冷凝装置(6),所述烘房(1)一侧通风空间(3)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冷凝装置(6)连通,所述冷凝装置(6)通过鼓风机(4)与加热装置(5)连通,所述加热装置(5)通过管道与烘房(1)另一侧通风空间(3)的顶部连通,所述烘房(1)下部设有房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糖烘干的循环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格栅(2)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固定柱(21)和设于两根固定柱(21)之间的多个格栅板(22),所述固定柱(21)固定于烘房(1)内,多个格栅板(22)沿着固定柱(2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且格栅板(22)的两端均可上下调节的连接于对应的固定柱(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糖烘干的循环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21)上设有调节槽(211),所述格栅板(22)通过调节螺栓(23)固定于固定柱(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伟胡鑫张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新中意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