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5612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调温系统,竖直安装在侧墙上,所述侧墙上开设有容置腔以及可盖合容置腔的盖板,包括可安装在容置腔内的底板、两个齿轮、链条、电机、支撑块一、支撑块二、微处理器、用于控制空调的空调开关、温度传感器以及与中央空调输气管相连的软管,两个齿轮枢接在底板的上下两侧,所述链条环向啮合在两个齿轮上,所述电机设置在底板上且与齿轮相连。当开热空调时,将温度传感器调节至盖板对应的下方通孔处。同时由于链条的联动,连有软管的支撑块一移动至与盖板上方的通孔相对应,由于热气上升的缘故,当位于下方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设定温度时,即全部房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此时通过微处理器关掉空调开关较为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温系统
本技术涉及自动调温
,具体为一种自动调温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各个房间的温度控制均采用空调设备予以解决,如中央空调,窗式空调、柜式空调机等,不管是哪一种空调设备,都需要手动调节温度,但是长时间保持一个温度人们长时间势必会感到太热或太冷。于是市场上出现了自动调温系统,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2002265U的一种调温装置,包括“居室的所有房间,至少有一个房间内安装有空调,所有房间相邻的墙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通气孔,通气孔上安装有开关,开关与温度传感器连接。”上述申请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房间温度,然后控制开关进行开关,但是其温度传感器的位置是固定在房间上方的,众所周知热气上升冷气下沉,当开热空调时,热气聚集在房间的顶部,位于生活区的房间底部温度低于房间顶部温度,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房间顶部的高温气体后会提前将开关关闭,但是此时房间底部的温度还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温控准确的自动调温系统。(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调温系统,竖直安装在侧墙上,所述侧墙上开设有容置腔以及可盖合容置腔的盖板,包括可安装在容置腔内的底板、两个齿轮、链条、电机、支撑块一、支撑块二、微处理器、用于控制空调的空调开关、温度传感器以及与中央空调输气管相连的软管,两个齿轮枢接在底板的上下两侧,所述链条环向啮合在两个齿轮上,所述电机设置在底板上且与齿轮相连,所述支撑块一和支撑块二均枢接在链条上,且支撑块一和支撑块二之间的前后链条的距离相等,所述软管的输出端固定在支撑块一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支撑块二上,所述电机、温度传感器以及空调开关均与微处理器相连。优选的,还包括螺纹套,所述支撑块一的正面设置有与软管连通的螺纹管,所述盖板的上下两侧开设有与螺纹管相对应的通孔,所述螺纹套的一端可伸入通孔内并与螺纹管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外部设置有一圈与通孔相适配的橡胶圈。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链条弧度相同的环形的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与链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一和支撑块二分别枢接在两个滑块上。优选的,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机、温度传感器、微处理器、空调开关均与电源模块相连。(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调温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自动调温系统,将连接空调软管和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一上一下的支撑块一和支撑块二上,当开热空调时,将温度传感器调节至盖板对应的下方通孔处。同时由于链条的联动,连有软管的支撑块一移动至与盖板上方的通孔相对应,由于热气上升的缘故,当位于下方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设定温度时,即全部房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此时通过微处理器关掉空调开关较为准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轴侧图;图2为本技术的盖板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机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连接图;图5为本技术的温度传感器位于房间上方状态图;图6为本技术的温度传感器位于房间下方状态图。图中:1侧墙、2容置腔、3盖板、4底板、5齿轮、6链条、7电机、8支撑块一、9支撑块二、10螺纹管、11温度传感器、12滑轨、13滑块、14软管、15通孔、16螺纹套、17橡胶圈、18微处理器、19空调开关、20电源模块。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调温系统,如图1-6所示,竖直安装在侧墙1上,侧墙1上开设有容置腔2以及可盖合容置腔2的盖板3,盖板3实际可与侧墙1一体,待容置腔2内的机构安装完毕后,将盖板3砌上,并在盖板3上开设两个通孔15。本装置包括可安装在容置腔2内的底板4、两个齿轮5、链条6、电机7、支撑块一8、支撑块二9、微处理器18、用于控制空调的空调开关19、温度传感器11以及与中央空调输气管相连的软管14。底板4的上下两侧开设有安装孔,通过膨胀螺栓与墙体相连。两个齿轮5枢接在底板4的上下两侧,两个齿轮5分别位于房间的上方和下方,链条6环向啮合在两个齿轮5上,电机7设置在底板4上且与齿轮5相连,齿轮5转动时能够带动链条6椭圆环向运动。支撑块一8和支撑块二9均枢接在链条6上,且支撑块一8和支撑块二9之间的前后链条6的距离相等,软管14的输出端固定在支撑块一8上。将支撑块一8枢接在链条6上,由于软管14是固定的,当链条6带动支撑块一8运动时,软管14能够始终位于支撑块一8的上方,防止软管14绕在支撑块一8上。温度传感器11设置在支撑块二9上,电机7、温度传感器11以及空调开关19均与微处理器18相连。微处理器18的型号为AM3352BZCZ60,温度传感器11的型号为AT30TSE002B-MAH-T,均为市售产品。将连接空调软管14和温度传感器11分别设置在一上一下的支撑块一8和支撑块二9上,当开热空调时,将温度传感器11调节至盖板3对应的下方通孔15处。同时由于链条6的联动,连有软管14的支撑块一8移动至与盖板3上方的通孔15相对应,由于热气上升的缘故,当位于下方的温度传感器11检测到设定温度时,即全部房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此时通过微处理器18关掉空调开关19较为准确。当开冷空调时,将温度传感器11调节至盖板3对应的上方通孔15处。同时由于链条6的联动,连有软管14的支撑块一8移动至与盖板3下方的通孔15相对应,由于冷气下沉的缘故,当位于上方的温度传感器11检测到设定温度时,即全部房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此时通过微处理器18关掉空调开关19较为准确。本装置还包括螺纹套16,支撑块一8的正面设置有与软管14连通的螺纹管10,盖板3的上下两侧开设有与螺纹管10相对应的通孔15,螺纹套16的一端可伸入通孔15内并与螺纹管10螺纹连接。当螺纹管10调节至与通孔15的对应处时,将螺纹套16的一端伸入通孔15内并拧在螺纹管10上,使软管14排出的气通过螺纹套16传输出容置腔2外,防止气体残留在容置腔2内。螺纹套16的外部设置有一圈与通孔15相适配的橡胶圈17。通过橡胶圈17,是螺纹套16与通孔15之间密封。底板4上开设有与链条6弧度相同的环形的滑轨12,滑轨12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13,滑块13与链条6固定连接,支撑块一8和支撑块二9分别枢接在两个滑块13上。通过设置滑轨12,是支撑块一8和支撑块二9能够稳定的绕链条6的轨迹行进。本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20,电机7、温度传感器11、微处理器18、空调开关19均与电源模块20相连。电源模块20为电机7、温度传感器11、微处理器18、空调开关19提供电源。电源模块20的型号为西门子6ES7223-1PL22-0XA0。为现有的市售产品。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温系统,竖直安装在侧墙(1)上,所述侧墙(1)上开设有容置腔(2)以及可盖合容置腔(2)的盖板(3),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安装在容置腔(2)内的底板(4)、两个齿轮(5)、链条(6)、电机(7)、支撑块一(8)、支撑块二(9)、微处理器(18)、用于控制空调的空调开关(19)、温度传感器(11)以及与中央空调输气管相连的软管(14),两个齿轮(5)枢接在底板(4)的上下两侧,所述链条(6)环向啮合在两个齿轮(5)上,所述电机(7)设置在底板(4)上且与齿轮(5)相连,所述支撑块一(8)和支撑块二(9)均枢接在链条(6)上,且支撑块一(8)和支撑块二(9)之间的前后链条(6)的距离相等,所述软管(14)的输出端固定在支撑块一(8)上,所述温度传感器(11)设置在支撑块二(9)上,所述电机(7)、温度传感器(11)以及空调开关(19)均与微处理器(18)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温系统,竖直安装在侧墙(1)上,所述侧墙(1)上开设有容置腔(2)以及可盖合容置腔(2)的盖板(3),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安装在容置腔(2)内的底板(4)、两个齿轮(5)、链条(6)、电机(7)、支撑块一(8)、支撑块二(9)、微处理器(18)、用于控制空调的空调开关(19)、温度传感器(11)以及与中央空调输气管相连的软管(14),两个齿轮(5)枢接在底板(4)的上下两侧,所述链条(6)环向啮合在两个齿轮(5)上,所述电机(7)设置在底板(4)上且与齿轮(5)相连,所述支撑块一(8)和支撑块二(9)均枢接在链条(6)上,且支撑块一(8)和支撑块二(9)之间的前后链条(6)的距离相等,所述软管(14)的输出端固定在支撑块一(8)上,所述温度传感器(11)设置在支撑块二(9)上,所述电机(7)、温度传感器(11)以及空调开关(19)均与微处理器(18)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宇华孙文明邢闯赵欧阳赵键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