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安装机构技术领域,尤其一种用于风筒的安装机构,包括一号风筒管、一号连接环、二号风筒管、二号连接环、连接板、减震杆、减震柱和安装板,所述一号风筒管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环,所述一号连接环一侧设置有二号连接环,所述二号连接环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风筒管,所述一号连接环和二号连接环上方契合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方焊接有减震杆,所述减震杆上方设置有减震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的连接板,能够利用风筒管连接处的连接环进行受力,从而对风筒进行安装操作,同时通过设置的减震杆和减震柱,能够对风筒管的振动进行过滤,防止振动影响到安装板的安装强度,增加风筒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风筒的安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安装机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风筒的安装机构。
技术介绍
风筒是指局部通风用的一种主要的导风装置。根据制造材料的不同,有帆布、人造革、塑料及橡胶等柔性风筒和铁皮、铝板制成的金属风筒。柔性风筒的重量轻,连接与悬吊都很简单,但通风阻力大;金属风筒通风阻力小,但占用井巷断面积较大。现有的风筒安装多半使用吊装形式进行安装,由于风筒的质地较软,导致风筒吊装的受力不均匀,时间长会造成风筒管道变形,影响通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用于风筒的安装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风筒的安装机构,通过设置的连接板,能够利用风筒管连接处的连接环进行受力,从而对风筒进行安装操作,同时通过设置的减震杆和减震柱,能够对风筒管的振动进行过滤,防止振动影响到安装板的安装强度,增加风筒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风筒的安装机构,包括一号风筒管、一号连接环、二号风筒管、二号连接环、连接板、减震杆、减震柱和安装板,所述一号风筒管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环,所述一号连接环一侧设置有二号连接环,所述二号连接环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风筒管,所述一号连接环和二号连接环上方契合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方焊接有减震杆,所述减震杆上方设置有减震柱,所述减震柱上方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减震柱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下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一号风筒管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号吊环,所述一号吊环上方连接有一号牵引绳,所述二号风筒管上方固定连接有二号吊环,所述二号吊环上方连接有二号牵引绳,所述一号牵引绳和二号牵引绳另一端均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两端贯穿连接有安装螺栓。优选的,所述一号连接环与二号连接环之间设置有密封条。优选的,所述一号连接环与二号连接环内部贯穿连接有安装螺栓,所述一号连接环与二号连接环通过安装螺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下方与减震杆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的连接板,能够利用风筒管连接处的连接环进行受力,从而对风筒进行安装操作,能够分散作用力对风筒本身的影响,增加风筒本身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设置的减震杆和减震柱,能够对风筒管的振动进行过滤,防止振动影响到安装板的安装强度,增加风筒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通过设置的一号吊环、一号牵引绳、二号吊环和二号牵引绳,能够分散作用力,防止风筒两端下沉,增加风筒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减震弹簧,能够对风筒的晃动进行缓冲,防止风筒自身的位移造成安装板的松动,通过设置的密封条,能够增加一号连接环与二号连接环之间的密封性,防止风筒发生漏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减震柱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一号风筒管;2、一号连接环;3、一号吊环;4、一号牵引绳;5、二号风筒管;6、二号连接环;7、二号吊环;8、二号牵引绳;9、连接板;10、减震杆;11、减震柱;12、安装板;13、安装螺栓;14、密封条;15、连接螺栓;16、移动板;17、减震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风筒的安装机构,包括一号风筒管1、一号连接环2、二号风筒管5、二号连接环6、连接板9、减震杆10、减震柱11和安装板12,所述一号风筒管1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环2,所述一号连接环2一侧设置有二号连接环6,所述二号连接环6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风筒管5,所述一号连接环2和二号连接环6上方契合连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上方焊接有减震杆10,所述减震杆10上方设置有减震柱11,所述减震柱11上方焊接有安装板12;所述减震柱11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17,所述减震弹簧17下方连接有移动板16,所述一号风筒管1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号吊环3,所述一号吊环3上方连接有一号牵引绳4,所述二号风筒管5上方固定连接有二号吊环7,所述二号吊环7上方连接有二号牵引绳8,所述一号牵引绳4和二号牵引绳8另一端均与安装板1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板12两端贯穿连接有安装螺栓13,一号连接环2与二号连接环6之间设置有密封条14,一号连接环2与二号连接环6内部贯穿连接有安装螺栓13,一号连接环2与二号连接环6通过安装螺栓13固定连接,移动板16下方与减震杆10固定连接。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连接板9,能够利用风筒管连接处的连接环进行受力,从而对风筒进行安装操作,能够分散作用力对风筒本身的影响,增加风筒本身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设置的减震杆10和减震柱11,能够对风筒管的振动进行过滤,防止振动影响到安装板12的安装强度,增加风筒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设置的一号吊环3、一号牵引绳4、二号吊环6和二号牵引绳7,能够分散作用力,防止风筒两端下沉,增加风筒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减震弹簧17,能够对风筒的晃动进行缓冲,防止风筒自身的位移造成安装板的松动,通过设置的密封条14,能够增加一号连接环2与二号连接环3之间的密封性,防止风筒发生漏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设置的连接板9,能够利用风筒管连接处的连接环进行受力,从而对风筒进行安装操作,能够分散作用力对风筒本身的影响,增加风筒本身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设置的减震杆10和减震柱11,能够对风筒管的振动进行过滤,防止振动影响到安装板12的安装强度,增加风筒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设置的一号吊环3、一号牵引绳4、二号吊环6和二号牵引绳7,能够分散作用力,防止风筒两端下沉,增加风筒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减震弹簧17,能够对风筒的晃动进行缓冲,防止风筒自身的位移造成安装板的松动,通过设置的密封条14,能够增加一号连接环2与二号连接环3之间的密封性,防止风筒发生漏气。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风筒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风筒管(1)、一号连接环(2)、二号风筒管(5)、二号连接环(6)、连接板(9)、减震杆(10)、减震柱(11)和安装板(12),所述一号风筒管(1)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环(2),所述一号连接环(2)一侧设置有二号连接环(6),所述二号连接环(6)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风筒管(5),所述一号连接环(2)和二号连接环(6)上方契合连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上方焊接有减震杆(10),所述减震杆(10)上方设置有减震柱(11),所述减震柱(11)上方焊接有安装板(12);/n所述减震柱(11)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17),所述减震弹簧(17)下方连接有移动板(16),所述一号风筒管(1)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号吊环(3),所述一号吊环(3)上方连接有一号牵引绳(4),所述二号风筒管(5)上方固定连接有二号吊环(7),所述二号吊环(7)上方连接有二号牵引绳(8),所述一号牵引绳(4)和二号牵引绳(8)另一端均与安装板(1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风筒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风筒管(1)、一号连接环(2)、二号风筒管(5)、二号连接环(6)、连接板(9)、减震杆(10)、减震柱(11)和安装板(12),所述一号风筒管(1)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环(2),所述一号连接环(2)一侧设置有二号连接环(6),所述二号连接环(6)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风筒管(5),所述一号连接环(2)和二号连接环(6)上方契合连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上方焊接有减震杆(10),所述减震杆(10)上方设置有减震柱(11),所述减震柱(11)上方焊接有安装板(12);
所述减震柱(11)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17),所述减震弹簧(17)下方连接有移动板(16),所述一号风筒管(1)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号吊环(3),所述一号吊环(3)上方连接有一号牵引绳(4),所述二号风筒管(5)上方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学,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鑫源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