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拨叉轴换挡的前、后驱动分动箱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434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拨叉轴换挡的前、后驱动分动箱总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侧设置输入后端盖的侧盖板,且侧盖板与壳体的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输入齿轮轴21齿,所述壳体的右上端还设置有中间后端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中间齿轮30齿、中间齿轮轴18齿、高速档齿轮21齿、低速档齿轮28齿、输入齿轮轴21齿和滑动齿轮25齿,可使分动箱总成为三轴结构,且高、低速换档通过气缸的拨叉轴推动滑动齿套实现换档,前驱动分离或者啮合通过气缸的拨叉轴推动滑动齿套实现换档,当在工作档位使用时,为:低速档+前驱动=四轮驱动,当在行驶档位使用时,为:高速档‑脱开前驱动=后驱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拨叉轴换挡的前、后驱动分动箱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一种拨叉轴换挡的前、后驱动分动箱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即本身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依轨道或电力架设,得以机动行驶的车辆,广义来说,具有四轮行驶的车辆,普遍称为汽车,汽车给人类出行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的本身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汽车由很多配件组成,而分动箱总成就是其中之一,分动箱总成在整车中的作用是分配动力,它是通过分动箱主动轴输入动力,然后依靠分动箱内部的齿轮传动系统将动力分配给前桥和后桥,但现有的分动箱总成无法合理地将动力分配给前桥和后桥,且不具备四驱功能,从而降低了其使用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拨叉轴换挡的前、后驱动分动箱总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拨叉轴换挡的前、后驱动分动箱总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拨叉轴换挡的前、后驱动分动箱总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侧设置输入后端盖的侧盖板,且侧盖板与壳体的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输入齿轮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拨叉轴换挡的前、后驱动分动箱总成,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侧设置输入后端盖(3)的侧盖板(2),且侧盖板(2)与壳体(1)的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输入齿轮轴21齿(26),所述壳体(1)的右上端还设置有中间后端盖(6),且中间后端盖(6)和壳体(1)的内表面通过轴承连接有中间齿轮轴18齿(5),所述壳体(1)内表面的中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表面设置高速档齿轮21齿(7)、滑动齿轮25齿(27)、低速档齿轮28齿(8)和里程表主动齿轮(9)的后驱动花键轴(10),且壳体(1)内腔的左下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表面设置前驱动拨叉(20)的前驱动拨叉轴(19),同时,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拨叉轴换挡的前、后驱动分动箱总成,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侧设置输入后端盖(3)的侧盖板(2),且侧盖板(2)与壳体(1)的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输入齿轮轴21齿(26),所述壳体(1)的右上端还设置有中间后端盖(6),且中间后端盖(6)和壳体(1)的内表面通过轴承连接有中间齿轮轴18齿(5),所述壳体(1)内表面的中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表面设置高速档齿轮21齿(7)、滑动齿轮25齿(27)、低速档齿轮28齿(8)和里程表主动齿轮(9)的后驱动花键轴(10),且壳体(1)内腔的左下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表面设置前驱动拨叉(20)的前驱动拨叉轴(19),同时,壳体(1)内腔的下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表面设置高低档拨叉(13)的高低档拨叉轴(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拨叉轴换挡的前、后驱动分动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齿轮轴21齿(26)的左侧通过输入垫片连接有输入端盖(25),输入齿轮轴21齿(26)的左侧还通过O型圈、碟形垫片和外六角螺母连接有输入凸缘(24),且输入端盖(25)与输入凸缘(24)之间还设置有骨架式油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拨叉轴换挡的前、后驱动分动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齿轮轴18齿(5)的左侧通过半圆键13连接有中间齿轮30齿(4),壳体(1)的左侧且位于中间齿轮轴18齿(5)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中间前端盖(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拨叉轴换挡的前、后驱动分动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春为邓清华林侨木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尚锟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