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振频率范围宽的隔振装置及空调机组
本技术涉及减震机构的
,特别是一种隔振频率范围宽的隔振装置及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隔振器通常采用钢衬和表面橡胶硫化方式的方式,该方案将钢衬作为大刚度支撑,橡胶作为耗能和调节材料,具有较高的承载载荷和成本优势;但是其对高频耗能较少,低频不易隔离,容易造成系统振动能量移频,使得低频振动呈现轻微放大的问题。在目前日益复杂的振动环境条件下,各类振动源机组逐步朝变频运行、大功率高能效、低噪音振动环保等方向发展,因此,现有的恒定工况运行下的传统隔振器难以满足复杂的振动环境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隔振器无法同时满足低频和高频的振动环境条件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同时满足低频和高频振动要求的隔振频率范围宽的隔振装置及空调机组。一种隔振装置,包括底盘、支撑板、第一隔振结构和第二隔振结构,所述第一隔振结构和所述第二隔振结构均设置于所述底盘和所述支撑板之间,待隔振结构设置于支撑板远离底盘的侧面上,且所述待隔振结构的振动通过所述支撑板传递至所述第一隔振结构和所述第二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支撑板(2)、第一隔振结构(3)和第二隔振结构(4),所述第一隔振结构(3)和所述第二隔振结构(4)均设置于所述底盘(1)和所述支撑板(2)之间,待隔振结构设置于支撑板(2)远离底盘(1)的侧面上,且所述待隔振结构的振动通过所述支撑板(2)传递至所述第一隔振结构(3)和所述第二隔振结构(4)上,所述第一隔振结构(3)和所述第二隔振结构(4)的对应频率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支撑板(2)、第一隔振结构(3)和第二隔振结构(4),所述第一隔振结构(3)和所述第二隔振结构(4)均设置于所述底盘(1)和所述支撑板(2)之间,待隔振结构设置于支撑板(2)远离底盘(1)的侧面上,且所述待隔振结构的振动通过所述支撑板(2)传递至所述第一隔振结构(3)和所述第二隔振结构(4)上,所述第一隔振结构(3)和所述第二隔振结构(4)的对应频率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振结构(3)包括颗粒阻尼器,所述颗粒阻尼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底盘(1)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阻尼器包括金属颗粒(31)和搅拌机构,所述底盘(1)上形成有容纳槽(11),所述金属颗粒(31)设置于所述容纳槽(11)内,且所述搅拌机构的上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上,下端伸入所述容纳槽(11)内,且能够对所述金属颗粒(31)进行搅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拉杆(32)和搅拌杆(33),所述拉杆(32)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纳槽(11)的底部,所述拉杆(32)具有静止状态和在所述支撑板(2)或所述待隔振结构的挤压下沿自身轴线转动的转动状态,所述搅拌杆(33)设置于所述拉杆(32)上,且在所述拉杆(32)在所述静止状态和所述转动状态之间切换时,所述搅拌杆(33)能够在所述容纳槽(11)内对所述金属颗粒(31)进行搅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33)的数量为四个,且相邻两个所述搅拌杆(33)在所述拉杆(32)的轴线处所形成的夹角角度为60-1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扭曲弹性机构,所述扭曲弹性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或所述底盘(1)上,所述拉杆(32)设置于所述扭曲弹性机构上,且所述扭曲弹性机构在所述支撑板(2)或所述待隔振结构的挤压下能够带动所述拉杆(32)在所述静止状态和所述转动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曲弹性机构包括扭曲弹簧片(34),所述扭曲弹簧片(34)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或所述底盘(1)上,所述拉杆(32)设置于所述扭曲弹簧片(34)上,且所述扭曲弹簧片(34)在所述支撑板(2)或所述待隔振结构挤压时产生扭转形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曲弹簧片(34)上设置有中部安装孔、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国璠,范斌,陈乐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