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治疗设备、风机及其风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39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风叶,包括底座以及若干叶片,叶片固定于底座的上表面,底座上设置有与转轴安装配合的轴孔,叶片的首端靠近轴孔,叶片的末端位于底座的边缘,叶片位于其首端与末端之间的部分依次包含首尾对接的直体段、第一弯曲段及第二弯曲段,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均朝同一侧弯曲,第一弯曲段的曲率大于第二弯曲段的曲率。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风叶中的空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直体段呈大面积地加速推出,通过曲率较大的第一弯曲段对空气进行导向,再通过曲率较小的第二弯曲段对空气进行加速甩出,因此减轻风叶的惯量并减少气流通过风叶外边缘时的涡流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具有该风叶的风机以及具有该风机的通气治疗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气治疗设备、风机及其风叶
本技术涉及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风机中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通气治疗设备、风机及其风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电动机作为一种可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其主要包括一个用以产生磁场的电磁铁绕组或分布的定子绕组和一个旋转电枢或转子。在定子绕组旋转磁场的作用下,其在定子绕组有效边中有电流通过并受磁场的作用而使其转动。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许多机器都会使用到电动机外,在医疗领域中的各种设备也会使用到电动机,例如:双水平呼吸机和制氧机等。众所周知,双水平呼吸机或者制氧机对风机的响应速度、动态流量、压力稳定以及降低噪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影响这种蜗壳风机的响应速度、动态流量以及压力稳定的一个较为决定性的因素在于风叶,一般来说用在以上设备中的风叶均为离心式风叶;现有的离心风叶,基本包括底座以及若干固定于底座上的叶片组成,其中,叶片固定于底座的上表面,且底座上开设有供电机的输出端穿置用的轴孔,并且现有的风叶中的叶片都是一段完整的弧面结构,且叶片顶部各个部位的高度均相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电机带动风叶转动,通过叶片将风叶中心的空气进行加压并沿着两个叶片之间的叶片通道将空气甩出;在传统的风叶的制作领域的认知中,当叶片制作成一段完整的直面可以产生最大的风压,但是这种风叶由于在转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更大,因此需要配合更大功率的电机,但是即使有更大功率的电机与之配合使用,其所产生的损耗的增加程度过大,因此直面的叶片并不适合被采用,故在人们现有的公知中,风叶也只有制作成一段完整的弧面,且该弧面的顶部的各处部位的高度均是相等的才能在保证压力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流量最大化,但是,现有的这种弧面叶片的风叶其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亟需一种提高风机响应速度、增加风机动态流量以及提高风机压力稳定性的风叶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风机响应速度、增加风机动态流量以及提高风机压力稳定性的风叶。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该风机包括一种提高风机响应速度、增加风机动态流量以及提高风机压力稳定性的风叶。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气治疗设备,该通气治疗设备包括一种风机,该种风机具有一种提高风机响应速度、增加风机动态流量以及提高风机压力稳定性的风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叶,包括底座以及若干叶片,所述叶片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转轴安装配合的轴孔,所述叶片的首端靠近所述轴孔,所述叶片的末端位于所述底座的边缘,所述叶片位于其首端与末端之间的部分依次包含首尾对接的直体段、第一弯曲段及第二弯曲段,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弯曲段均朝同一侧弯曲,所述第一弯曲段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弯曲段的曲率。较佳地,所述叶片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片体及第二片体,所述第一片体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均匀布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片体之间形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二片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中。较佳地,所述第二片体由距离所述第一流道的入口端预设位置延伸至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较佳地,沿所述第一流道延伸方向,所述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的高度逐渐降低。较佳地,所述第一片体的直体段的首端垂直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片体的直体段的首端倾斜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较佳地,所述第二弯曲段的末端位于所述底座的边缘位置处,且所述第二弯曲段的末端倾斜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较佳地,所述第二弯曲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弯曲段的长度。较佳地,所述叶片以所述轴孔为中心呈辐射状地布置。较佳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底座的侧壁从上至下朝外倾斜。较佳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向上凸的安装部,所述轴孔由所述底座向所述安装部延伸。较佳地,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底座之间圆弧过渡形成导流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机,该风机包括驱动装置以及上述的风叶,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风叶连接并驱使所述风叶转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气治疗设备,该通气治疗设备包括上述的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叶片的首端靠近轴孔,叶片的末端位于底座的边缘,叶片位于其首端与末端之间的部分依次包含首尾对接的直体段、第一弯曲段以及第二弯曲段,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均朝同一侧弯曲,且第一弯曲段的曲率大于第二弯曲段的曲率。因此本技术的风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进入风叶中的空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直体段大面积地加速推出,然后通过曲率较大的第一弯曲段对空气进行导向,最后再通过曲率较小的第二弯曲段对空气进行加速甩出;通过实验证明,本技术的风叶具有提高风机响应速度、增加风机动态流量以及提高风机压力稳定性的有益效果,而且克服了传统的风叶制造技术中认为的只有将叶片制造成一段完整的弧面,且该弧面的顶部的各处高度均相等才能在保证压力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流量最大化的技术偏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风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风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风叶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风叶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风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5,本技术的一种风叶100包括底座10以及若干叶片20。叶片20固定于底座10的上表面,底座10上设置有与转轴安装配合的轴孔10a,叶片20的首端靠近轴孔10a,叶片20的末端位于底座10的边缘,叶片20位于其首端与末端之间的部分依次包含首尾对接的直体段21、第一弯曲段22以及第二弯曲段23,第一弯曲段22和第二弯曲段23均朝同一侧弯曲,第一弯曲段22的曲率大于第二弯曲段23的曲率。具体地,叶片20以安装部为中心呈辐射状地布置,但不限于此。更具体地,如下: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5,第二弯曲段23的末端231位于底座10的边缘位置处,且第二弯曲段23的末端231倾斜于底座10的上表面,该结构有利于气流更加顺畅地进行出风,可以使得风叶运行的稳定性得到增加;较优的是,第二弯曲段23的长度大于第一弯曲段22的长度,因此空气在被直体段21推向第二弯曲段23的过程中,先通过第一弯曲段22对其进行导向后,再经过曲率较小且长度较长的第二弯曲段23对其进行甩出,可以保证了本技术的风叶100的动态流量得到保证。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5,叶片20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片体210及第二片体220,第一片体210沿底座10的上表面均匀布置,且相邻两个第一片体210之间形成第一流道210a,第二片体220设置在第一流道210a中。具体地,第二片体220由距离第一流道210a的入口端预设位置延伸至第一流道210a的出口端;且沿第一流道210a延伸方向,第一片体210和第二片体220的高度逐渐降低,通过叶片20的这种不等高的设计通过减轻了风叶惯量从而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叶,包括底座以及若干叶片,所述叶片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转轴安装配合的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首端靠近所述轴孔,所述叶片的末端位于所述底座的边缘,所述叶片位于其首端与末端之间的部分依次包含首尾对接的直体段、第一弯曲段及第二弯曲段,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弯曲段均朝同一侧弯曲,所述第一弯曲段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弯曲段的曲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叶,包括底座以及若干叶片,所述叶片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转轴安装配合的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首端靠近所述轴孔,所述叶片的末端位于所述底座的边缘,所述叶片位于其首端与末端之间的部分依次包含首尾对接的直体段、第一弯曲段及第二弯曲段,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弯曲段均朝同一侧弯曲,所述第一弯曲段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弯曲段的曲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片体及第二片体,所述第一片体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均匀布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片体之间形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二片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片体由距离所述第一流道的入口端预设位置延伸至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流道延伸方向,所述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的高度逐渐降低。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体的直体段的首端垂直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片体的直体段的首端倾斜于所述底座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晓飞费科苏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民飞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叶尼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