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上蜗壳、蜗壳、用于通气治疗设备的风机及通气治疗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上蜗壳、蜗壳、用于通气治疗设备的风机及通气治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803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蜗壳,其有助增加气流输出的稳定性以避免踹振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上蜗壳的蜗壳、用于通气治疗设备的风机,以及通气治疗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蜗壳设有用于容置叶轮的上型腔以及与上型腔连通的上出风槽,上蜗壳的顶部开设有与上型腔连通的进风口,上型腔由设于上蜗壳内的上顶壁和上侧壁所围成,上型腔内上侧壁在靠近上出风槽处设有一沿上型腔的周向弯折且向上型腔的内部凸出的保压条,上型腔内上侧壁还设有至少一个沿上型腔的周向弯折且向上型腔的内部凸出的稳流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气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上蜗壳、蜗壳、用于通气治疗设备的风机及通气治疗设备


技术介绍

1、风机是家用呼吸机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输送气体,以改善氧合和通气,减少呼吸做功,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以及进行呼吸衰竭的治疗。

2、如何提高风机输出风速的均匀性是本领域研发人员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现有技术中,已有厂家通过在上蜗壳内设置凸起状的保压条,利用保压条对将要输出的气流进行保压,增加气流输出的稳定性。但是,经测试和使用发现,虽然上述设置有助于增加气流输出的稳定性,但增加幅度有限,如何更进一步地增加气流输出的稳定性仍有待突破。

3、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进一步增加气流输出的稳定性以避免踹振的上蜗壳、蜗壳、用于通气治疗设备的风机及通气治疗设备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一步增加气流输出的稳定性以避免喘振的上蜗壳。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进一步增加气流输出的稳定性以避免踹振的蜗壳。

3、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一步增加气流输出的稳定性以避免踹振的用于通气治疗设备的风机。

4、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气流输出的稳定性以避免踹振的通气治疗设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蜗壳,上蜗壳设有用于容置叶轮的上型腔以及与上型腔连通的上出风槽,上蜗壳的顶部开设有与上型腔连通的进风口,上型腔由设于上蜗壳内的上顶壁和上侧壁所围成,上型腔内上侧壁在靠近上出风槽处设有一沿上型腔的周向弯折且向上型腔的内部凸出的保压条,上型腔内上侧壁还设有至少一个沿上型腔的周向弯折且向上型腔的内部凸出的稳流条。

6、较佳地,保压条的底部与上出风槽的顶部相平齐,保压条的顶部延及至上蜗壳的上顶壁。

7、较佳地,保压条与稳流条相正对。

8、较佳地,稳流条的顶部延及至上蜗壳的上顶壁,稳流条的底部延及至上蜗壳的底面。

9、较佳地,保压条具有面向上蜗壳的中心的保压曲面,保压条的两端为楔形结构且形成有面对上蜗壳的中心的第一导风面,第一导风面的两端分别连接保压曲面和上侧壁。

10、较佳地,稳流条具有面向上蜗壳的中心的稳流曲面,稳流条的两端为楔形结构且形成面对上蜗壳的中心的第二导风面,第二导风面的两端分别连接稳流曲面和上侧壁。

11、较佳地,保压条和/或稳流条的面对上蜗壳的中心的侧面各以上蜗壳的中心沿渐开线/阿基米德螺旋线延伸,和/或保压条和/或稳流条均呈中间宽而两端逐渐变薄布置。

12、较佳地,保压条的厚度范围为1~2mm,稳流条的厚度范围为0.5~1.5mm。

13、为实现上述的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蜗壳,包括相组装的下蜗壳和上述的上蜗壳。下蜗壳设有下型腔以及与下型腔连通的下出风槽,上型腔与下型腔拼成一加压风腔,上出风槽与下出风槽拼成一出风通道。

14、为实现上述的第三个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通气治疗设备的风机,其包括驱动器、叶轮和上述的蜗壳。驱动器与下蜗壳固定连接且驱动器的上端伸入于上型腔,叶轮安装于驱动器的输出端,叶轮设于上型腔,驱动器驱使叶轮旋转。

15、较佳地,叶轮的直径与上型腔的直径的比值落于0.75~0.95。

16、较佳地,叶轮包括叶盘和多个均匀设置在叶盘的上表面的叶片,叶片为弯折结构且具有靠近于叶盘的中心的进风端和具有靠近于叶盘的边缘的出风端,进风端的顶部向上凸出一导风凸起。

17、为实现上述的第四个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通气治疗设备,其包括上述的风机。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上蜗壳内除了设置保压条外,还设置了至少一个稳流条,由于保压条、稳流条均是设置于上侧壁,保压条、稳流条有助于弥补上蜗壳的上型腔内的叶轮与上侧壁内壁之间的间隙,有效消除间隙,从而增加气流流动的稳定性,有效抑制气流输出所出现的顿挫、踹振的情况。

19、可理解的是,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蜗壳包括上述上蜗壳,因此蜗壳同样有助于增加气流流动的稳定性,有效抑制气流输出所出现的顿挫、踹振的效果,而且由于保压条与稳流条的厚度有限,气流仍可顺利在上型腔和下型腔两者间进行交换,叶轮能够正常地旋转,避免出现刮擦的情况。

20、可理解的是,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通气治疗设备的风机包括上蜗壳,因此风机输出的气流风压更为稳定,气流输出时不会出现顿挫、踹振的情况。同理,本专利技术的通气治疗设备所输出的气流风压稳定,给使用者提供更为舒适的体验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蜗壳设有用于容置叶轮的上型腔以及与所述上型腔连通的上出风槽,所述上蜗壳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上型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上型腔由设于所述上蜗壳内的上顶壁和上侧壁所围成,所述上型腔内所述上侧壁在靠近所述上出风槽处设有一沿所述上型腔的周向弯折且向所述上型腔的内部凸出的保压条,所述上型腔内所述上侧壁还设有至少一个沿所述上型腔的周向弯折且向所述上型腔的内部凸出的稳流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条的底部与所述上出风槽的顶部相平齐,所述保压条的顶部延及至所述上蜗壳的所述上顶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条与所述稳流条相正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条的顶部延及至所述上蜗壳的所述上顶壁,所述稳流条的底部延及至所述上蜗壳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条具有面向所述上蜗壳的中心的保压曲面,所述保压条的两端为楔形结构且形成有面对所述上蜗壳的中心的第一导风面,所述第一导风面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保压曲面和所述上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条具有面向所述上蜗壳的中心的稳流曲面,所述稳流条的两端为楔形结构且形成面对所述上蜗壳的中心的第二导风面,所述第二导风面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稳流曲面和所述上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条和/或所述稳流条的面对所述上蜗壳的中心的侧面各以所述上蜗壳的中心沿渐开线/阿基米德螺旋线延伸,和/或所述保压条和/或稳流条均呈中间宽而两端逐渐变薄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条的厚度范围为1~2mm,所述稳流条的厚度范围为0.5~1.5mm。

9.一种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相组装的下蜗壳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上蜗壳,所述下蜗壳设有下型腔以及与所述下型腔连通的下出风槽,所述上型腔与所述下型腔拼成一加压风腔,所述上出风槽与所述下出风槽拼成一出风通道。

10.一种用于通气治疗设备的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器、叶轮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蜗壳,所述驱动器与所述下蜗壳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器的上端伸入于所述上型腔,所述叶轮安装于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叶轮设于所述上型腔,所述驱动器驱使所述叶轮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通气治疗设备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直径与所述上型腔的直径的比值落于0.75~0.95。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通气治疗设备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叶盘和多个均匀设置在所述叶盘的上表面的叶片,所述叶片为弯折结构且具有靠近于所述叶盘的中心的进风端和具有靠近于所述叶盘的边缘的出风端,所述进风端的顶部向上凸出一导风凸起。

13.一种通气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风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蜗壳设有用于容置叶轮的上型腔以及与所述上型腔连通的上出风槽,所述上蜗壳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上型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上型腔由设于所述上蜗壳内的上顶壁和上侧壁所围成,所述上型腔内所述上侧壁在靠近所述上出风槽处设有一沿所述上型腔的周向弯折且向所述上型腔的内部凸出的保压条,所述上型腔内所述上侧壁还设有至少一个沿所述上型腔的周向弯折且向所述上型腔的内部凸出的稳流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条的底部与所述上出风槽的顶部相平齐,所述保压条的顶部延及至所述上蜗壳的所述上顶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条与所述稳流条相正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条的顶部延及至所述上蜗壳的所述上顶壁,所述稳流条的底部延及至所述上蜗壳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条具有面向所述上蜗壳的中心的保压曲面,所述保压条的两端为楔形结构且形成有面对所述上蜗壳的中心的第一导风面,所述第一导风面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保压曲面和所述上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条具有面向所述上蜗壳的中心的稳流曲面,所述稳流条的两端为楔形结构且形成面对所述上蜗壳的中心的第二导风面,所述第二导风面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稳流曲面和所述上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蜗壳,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晓飞费科杨文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民飞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