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戴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391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脖戴风扇,包括用于穿戴在人体颈部的支架及位于所述支架内的风扇,所述支架内还设有与所述风扇对应的风道,所述风道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风道内还设有挡风件,所述挡风件的周缘与所述风道的部分侧壁紧密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挡风件与所述风道的另一部分侧壁之间形成子风道,所述子风道的侧壁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出风口,所述风扇转动时产生的风进入所述子风道后从所述出风口吹出;通过在支架的风道内进一步设置挡风件,使得挡风件将风道分隔成子风道,风扇转动时产生的风进入子风道后从出风口吹出,由于子风道体积较小,风扇产生的风进入后较为集中,从出风口吹出后风劲更大,从而纳凉更凉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脖戴风扇
本技术涉及风扇
,特别是涉及一种脖戴风扇。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追求更加便利的生活,为了满足户外活动或其他生活场景需要使用风扇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便携式风扇,例如脖戴式风扇。脖戴式风扇的出现解决了手持风扇带来的活动局限性,无论是运动、户外活动还是办公室等使用场景,脖戴式风扇都可以解放用户的双手,不需手持即可实现随时随地吹风的效果。现有的脖戴式风扇通常包括用于穿戴在人体颈部的支架及位于支架内的风扇,支架内设有与风扇对应的风道,风道的侧壁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出风口,风扇转动时产生的风进入风道后从出风口吹出,从而给人体颈部纳凉;但现有风扇由于风道是直接由支架壳体的内侧壁形成,风道体积比较大,从而使得风扇产生的风到达风道内后比较分散,从出风口吹出的风风劲较小,纳凉效果不高,从而影响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脖戴风扇,通过在支架的风道内进一步设置挡风件,使得挡风件将风道分隔成子风道,风扇转动时产生的风进入子风道后从出风口吹出,由于子风道体积较小,风扇产生的风进入后较为集中,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脖戴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穿戴在人体颈部的支架及位于所述支架内的风扇,所述支架内还设有与所述风扇对应的风道,所述风道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风道内还设有挡风件,所述挡风件的周缘与所述风道的部分侧壁紧密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挡风件与所述风道的另一部分侧壁之间形成子风道,所述子风道的侧壁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出风口,所述风扇转动时产生的风进入所述子风道后从所述出风口吹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脖戴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穿戴在人体颈部的支架及位于所述支架内的风扇,所述支架内还设有与所述风扇对应的风道,所述风道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风道内还设有挡风件,所述挡风件的周缘与所述风道的部分侧壁紧密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挡风件与所述风道的另一部分侧壁之间形成子风道,所述子风道的侧壁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出风口,所述风扇转动时产生的风进入所述子风道后从所述出风口吹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脖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件包括沿所述风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抵挡部及连接于所述抵挡部朝向所述风扇的一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所述抵挡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风道的所述部分侧壁抵接,从而使得所述挡风件与所述风道的所述另一部分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子风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脖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件将所述风道分隔成所述子风道和不与所述子风道连通的腔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脖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有与所述风扇电连接的电池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还电连接有露出于所述支架外的开关按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脖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子风道的表面为光滑斜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脖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具有一转动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伍勋焕杨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