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杆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28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杆体,包括立杆和设置在立杆外侧的限位安装板,所述立杆和所述限位安装板之间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用于限位支撑挂载件的限位支撑连接机构,立杆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支撑连接机构配合限位支撑所述挂载件的限位支撑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化设计,通过一个限位支撑连接机构和一个限位支撑连接孔安装一个挂载件,安装过程无需二次焊接、打孔、攻牙或抱箍,使得杆体更为美观、安全稳定性更强、安装简单便捷,进一步提高杆体挂载能力,实现功能模块任意挂载和更换,同时解决了现有杆体功能单一的问题,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杆体
本技术属于杆体、杆件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杆体。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5G战略和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推进,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城市空间上需要布置较多的市政设施杆体,包括但不限于有5G基站、环境监测装置、LED灯、WIFI装置、摄像头、广播装置、外挂显示器、信号及电源、一键报警、灯带、交通指示灯、中国结、国(彩)旗、花篮等挂载物。如果各类功能模块设备都各自独立的在城市竖立杆体,则城市空间杆体林立,一方面不仅有碍美观,同时也浪费资源;另一方面,各类杆体在道路空间布置上会存在冲突,也需要综合协调;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照明灯杆仅具备单一功能,并与交通信号设施、通信设施、其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分布于城市空间,过多占用了有限的路面和视线资源,增加了公共资金投入,影响通行和城市美观。同时日益成熟的LED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IT技术、控制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化行业经历颠覆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功能和技术将会集成到杆上,形成一杆多用的智能化平台,但目前该行业还处于推进和探索阶段。杆体管理就杆体本身具有如下缺点:1.传统杆体的构造简单、功能单一、增加附件困难、安装与维护极其不便。2.目前的智慧杆体(多功能杆,交通综合杆)虽然在传统杆体的基础上增设了部分功能,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智慧杆体还会进一步添加更多的功能模块。而现有智慧杆体不具备后期加载设备的功能,只能更换新的杆体,这样将造成时间、人力和资源的浪费。3.现有智慧杆体后期加载设备的一般方法为:二次焊接、打孔、攻牙、抱箍等方式,此做法不但会造成杆体表面防腐层的破坏,影响杆体美观和使用寿命;而且还易导致杆体内部设备短路或其它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杆体,其设计新颖合理,采用一体化设计,通过一个限位支撑连接机构和一个限位支撑连接孔安装一个挂载件,安装过程无需二次焊接、打孔、攻牙或抱箍,使得杆体更为美观、安全稳定性更强、安装简单便捷,进一步提高杆体挂载能力,实现功能模块任意挂载和更换,同时解决了现有杆体功能单一的问题,实用性强,助力智慧城市建设,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杆体,包括立杆和设置在立杆外侧的限位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和所述限位安装板之间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用于限位支撑挂载件的限位支撑连接机构,立杆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支撑连接机构配合限位支撑所述挂载件的限位支撑连接孔。上述的一种多功能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撑连接孔的数量与所述限位支撑连接机构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上述的一种多功能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件包括挂板、设置在挂板的背板上的挂板安装板和设置在挂板安装板的背板上且与限位支撑连接孔配合的挂板固定件。上述的一种多功能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安装板包括两个限位边板,两个所述限位边板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挂板安装板的长度。上述的一种多功能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撑连接机构包括两个限位支撑连接件,两个限位支撑连接件中的一个限位支撑连接件安装在两个所述限位边板中的一个限位边板与立杆之间,两个限位支撑连接件中的另一个限位支撑连接件安装在两个所述限位边板中的另一个限位边板与立杆之间,两个限位支撑连接件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两个所述限位边板之间的间隔距离。上述的一种多功能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安装板与立杆相配合的侧面板相平行。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合理,采用一体化设计,通过一个限位支撑连接机构和一个限位支撑连接孔安装一个挂载件,安装过程无需二次焊接、打孔、攻牙或抱箍,使得杆体更为美观、安全稳定性更强、安装简单便捷,进一步提高杆体挂载能力,实现功能模块任意挂载和更换,同时解决了现有杆体功能单一的问题,实用性强,助力智慧城市建设,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杆为四棱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挂载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6为本技术中立杆为三棱柱的结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立杆为六棱柱的结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立杆;2—限位边板;3—限位支撑连接件;4—限位支撑连接孔;5—挂板;6—挂板安装板;7—挂板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包括立杆1和设置在立杆1外侧的限位安装板,所述立杆1和所述限位安装板之间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用于限位支撑挂载件的限位支撑连接机构,立杆1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支撑连接机构配合限位支撑所述挂载件的限位支撑连接孔4。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支撑连接孔4的数量与所述限位支撑连接机构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中,所述挂载件包括挂板5、设置在挂板5的背板上的挂板安装板6和设置在挂板安装板6的背板上且与限位支撑连接孔4配合的挂板固定件7。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安装板包括两个限位边板2,两个所述限位边板2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挂板安装板6的长度。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支撑连接机构包括两个限位支撑连接件3,两个限位支撑连接件3中的一个限位支撑连接件3安装在两个所述限位边板2中的一个限位边板2与立杆1之间,两个限位支撑连接件3中的另一个限位支撑连接件3安装在两个所述限位边板2中的另一个限位边板2与立杆1之间,两个限位支撑连接件3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两个所述限位边板2之间的间隔距离。需要说明的是,两个限位支撑连接件3安装在两个限位边板2与立杆1之间且两个限位支撑连接件3与两个限位边板2一一对应,限位支撑连接件3的作用一是连接立杆1和限位边板2,保证立杆1和限位边板2一体连接,二是限位支撑挂板安装板6,确定挂载件的安装高度。实际使用时,两个限位支撑连接件3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两个所述限位边板2之间的间隔距离的目的是保证两个所述限位边板2包裹覆盖两个限位支撑连接件3,避免两个限位支撑连接件3外露,实际使用时,挂板安装板6的高度略大于两个所述限位边板2之间的间隔距离,只要保证挂板安装板6可伸入至限位边板2与立杆1之间的空间中即可,挂板安装板6伸入至限位边板2与立杆1之间的空间中后旋转挂板安装板6,使挂板安装板6在长度方向上与限位支撑连接件3配合,两个所述限位边板2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挂板安装板6的长度,保证挂板安装板6安装完成后被限位边板2限位。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安装板与立杆1相配合的侧面板相平行。需要说明的是,立杆1与限位安装板相配合的侧面板为平面,保证挂板安装板6的旋转安装,立杆1的平面侧面板数量与限位安装板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所述限位安装板中两个限位边板2共面,优选的,立杆1为中空结构的棱柱体,棱柱体的棱柱数不限,棱柱体杆体的同一高度的各个侧面可同时安装多个挂载件,棱柱体杆体的同一高度的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杆体,包括立杆(1)和设置在立杆(1)外侧的限位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和所述限位安装板之间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用于限位支撑挂载件的限位支撑连接机构,立杆(1)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支撑连接机构配合限位支撑所述挂载件的限位支撑连接孔(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杆体,包括立杆(1)和设置在立杆(1)外侧的限位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和所述限位安装板之间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用于限位支撑挂载件的限位支撑连接机构,立杆(1)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支撑连接机构配合限位支撑所述挂载件的限位支撑连接孔(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撑连接孔(4)的数量与所述限位支撑连接机构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件包括挂板(5)、设置在挂板(5)的背板上的挂板安装板(6)和设置在挂板安装板(6)的背板上且与限位支撑连接孔(4)配合的挂板固定件(7)。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健虎杨新利邓少华吴征西赵海霞胡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光华云通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