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自由度调节的立柱连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522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六自由度调节的立柱连接系统,在立柱的端部设置一个插芯,插芯通过转接件与横向的承重钢管连接,承重钢管与墙体内的预埋件焊接,插芯突出于立柱端部的方框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相对的前后长孔,通过前后长孔调整立柱的前后位置,转接件的两个竖壁上开设有相对的竖向长孔,通过竖向长孔调整立柱的上下位置,转接件的横向连接壁上开设有左右长孔,通过左右长孔调整立柱的左右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立柱的上下、左右及前后等六个自由度的在一定范围内的调节,确保立柱安装位置的精度,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安装便捷,施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六自由度调节的立柱连接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幕墙设施领域,尤其是一种六自由度调节的立柱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幕墙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与面板组成的、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能适应主体结构位移、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玻璃幕墙已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外立面,其框架系统使用垂直搭接的立柱和横梁作为龙骨。现有的立柱连接方式是“顶天立地”的结构,通过钢套芯与墙体结构连接,这种方式无法实现立柱的三维六自由度调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立柱与建筑墙体结构进行连接安装时,需要保证其位置精度,目前施工中主要存在的误差有:水平标高上的误差、结构边线进出的误差、预埋件进出偏位和左右偏位等。因此要求在上下、左右及前后方向上都可以对立柱进行一定范围的调节。现有的立柱连接结构调整立柱的三维空间位置的效果差,难以灵活适用于各种需要调整空间位置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立柱连接结构存在的无法在上下、左右及前后方向上进行一定范围的调节、无法保证立柱的位置精度等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的六自由度调节的立柱连接系统,能够实现立柱的上下、左右及前后等六个自由度的在一定范围内的调节,确保立柱安装位置的精度,而且安装便捷,施工效率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六自由度调节的立柱连接系统,在立柱的端部设置一个插芯,插芯通过转接件与横向的承重钢管连接,承重钢管与墙体内的预埋件焊接,插芯突出于立柱端部的方框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相对的前后长孔,通过前后长孔调整立柱的前后位置,转接件的两个竖壁上开设有相对的竖向长孔,通过竖向长孔调整立柱的上下位置,转接件的横向连接壁上开设有左右长孔,通过左右长孔调整立柱的左右位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插芯一段设置在立柱腔内,突出于立柱端部的一段为方框结构,第一螺栓对穿整个立柱和插芯内的螺栓孔后与螺母紧固连接。立柱内的插芯内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横向的凸耳,每个凸耳内为螺栓孔。转接件包括两个竖壁和中间的横向连接壁,第二螺栓对穿转接件的两个竖壁及插芯的方框结构后与螺母紧固连接。在转接件的两个竖壁外侧各设有一个方形垫块,方形垫块与转接件之间的接触面均设有条形齿槽,第二螺栓对穿两个方形垫块、转接件的两个竖壁及插芯的方框结构后与螺母紧固连接。转接件的横向连接壁外侧与承重钢管贴靠,第三螺栓对穿承重钢管及上下两个转接件的横向连接壁后与螺母紧固连接。转接件的横向连接壁内侧对应设有方形垫块,方形垫块与横向连接壁之间的接触面均设有条形齿槽,承重钢管的上下表面各设有一个转接件,第三螺栓对穿承重钢管、上下两个转接件的横向连接壁及上下两个方形垫块后与螺母紧固连接。前后长孔设置在立柱顶端的插芯上,立柱底端的插芯对应位置设置通孔。转接件的两个竖壁位于方框结构的两侧,将方框结构夹装在内部。螺钉将转接件的竖壁与插芯的方框结构紧固锁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在立柱的端部设置一个插芯,插芯突出于立柱端部的方框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相对的前后长孔,通过前后长孔调整立柱的前后位置,转接件的两个竖壁上开设有相对的竖向长孔,通过竖向长孔调整立柱的上下位置,转接件的横向连接壁上开设有左右长孔,通过左右长孔调整立柱的左右位置,能够实现立柱的上下、左右及前后等六个自由度的在一定范围内的调节,确保立柱安装位置的精度。本技术通过第一螺栓对穿整个立柱和插芯内的螺栓孔后与螺母紧固连接,通过第二螺栓对穿转接件的两个竖壁及插芯的方框结构后与螺母紧固连接,通过第三螺栓对穿承重钢管及上下两个转接件的横向连接壁后与螺母紧固连接,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安装便捷,施工效率高。本技术在转接件的两个竖壁外侧各设有一个方形垫块,方形垫块与转接件之间的接触面均设有条形齿槽,在转接件的横向连接壁内侧对应设有方形垫块,方形垫块与横向连接壁之间的接触面均设有条形齿槽,通过方形垫块及条形齿槽形成配合,便于调整位置,连接牢固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右视图。图4为转接件的截面图。图中:1、立柱;2、插芯;3、转接件;4、承重钢管;5、预埋件;6、方框结构;7、螺栓孔;8、第一螺栓;9、竖壁;10、横向连接壁;11、前后长孔;12、竖向长孔;13、左右长孔;14、方形垫块;15、第二螺栓;16、第三螺栓;17、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六自由度调节的立柱连接系统在立柱1的顶端和底端各对应设置一个插芯2,插芯2通过转接件3与横向的承重钢管4连接。承重钢管4一端与墙体内的预埋件5焊接,另一端的上方和下方对应连接相邻的上下两根立柱1。插芯2设置在立柱1一端的对应位置,插芯2一段充满整个立柱1腔内,另一段突出于立柱1端部,突出于立柱1的插芯部分为方框结构6。立柱1内的插芯2内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横向的凸耳,每个凸耳内为螺栓孔7。四个第一螺栓8对穿整个立柱1和插芯2的螺栓孔7后与螺母紧固连接。参见图4,转接件3优选为ㄇ形框,包括两个竖壁9和中间的横向连接壁10,转接件3的两个竖壁9位于方框结构6的两侧,将方框结构6夹装在内部。插芯2的方框结构6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的前后长孔11,前后长孔11与承重钢管4长度方向一致。前后长孔11仅设置在立柱1顶端的插芯2上,立柱1底端的插芯2设置通孔即可。转接件3的两个竖壁9上开设有两个相对的竖向长孔12,在转接件3的两个竖壁9外侧各设有一个方形垫块14,方形垫块14与转接件之间的接触面均设有条形齿槽。两个第二螺栓15对穿两个方形垫块14、转接件3的两个竖壁9及插芯2的方框结构6后与螺母紧固连接。方形垫块14仅设置在立柱1顶端的转接件3外侧,在立柱1底端,第二螺栓15对穿转接件3的两个竖壁9和插芯2的方框结构6后直接与螺母紧固连接。转接件3的横向连接壁10外侧与承重钢管4贴靠,内侧对应设有方形垫块14,方形垫块14与横向连接壁10之间的接触面均设有条形齿槽。承重钢管4的上下表面各设有一个转接件3,两个第三螺栓16对穿承重钢管4、上下两个转接件3的横向连接壁10及上下两个方形垫块14后与螺母紧固连接。转接件3的横向连接壁10上开设有左右长孔13。本技术通过前后长孔11调整立柱1的前后位置,通过竖向长孔12调整立柱1的上下位置,通过左右长孔13调整立柱1的左右位置。在调整完成后,利用螺钉17将转接件3的竖壁9与插芯2的方框结构6紧固锁定。本技术在实施时,将承重钢管4一端与墙体内的预埋件5焊接,另一端的上方和下方用于安装相邻的上下两根立柱1。在每根立柱1的顶端对应设置一个插芯2,插芯2一段充满整个立柱1腔内,另一段突出于立柱1端部,突出于立柱1的插芯部分为方框结构6。立柱1内的插芯2内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横向的凸耳,每个凸耳内为螺栓孔7。四个第一螺栓8对穿整个立柱1和插芯2的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六自由度调节的立柱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立柱(1)的端部设置一个插芯(2),插芯(2)通过转接件(3)与横向的承重钢管(4)连接,承重钢管(4)与墙体内的预埋件(5)焊接,插芯(2)突出于立柱(1)端部的方框结构(6)的侧壁上开设有相对的前后长孔(11),通过前后长孔(11)调整立柱(1)的前后位置,转接件(3)的两个竖壁(9)上开设有相对的竖向长孔(12),通过竖向长孔(12)调整立柱(1)的上下位置,转接件(3)的横向连接壁(10)上开设有左右长孔(13),通过左右长孔(13)调整立柱(1)的左右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自由度调节的立柱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立柱(1)的端部设置一个插芯(2),插芯(2)通过转接件(3)与横向的承重钢管(4)连接,承重钢管(4)与墙体内的预埋件(5)焊接,插芯(2)突出于立柱(1)端部的方框结构(6)的侧壁上开设有相对的前后长孔(11),通过前后长孔(11)调整立柱(1)的前后位置,转接件(3)的两个竖壁(9)上开设有相对的竖向长孔(12),通过竖向长孔(12)调整立柱(1)的上下位置,转接件(3)的横向连接壁(10)上开设有左右长孔(13),通过左右长孔(13)调整立柱(1)的左右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自由度调节的立柱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插芯(2)一段设置在立柱(1)腔内,突出于立柱(1)端部的一段为方框结构(6),第一螺栓(8)对穿整个立柱(1)和插芯(2)内的螺栓孔(7)后与螺母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自由度调节的立柱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立柱(1)内的插芯(2)内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横向的凸耳,每个凸耳内为螺栓孔(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自由度调节的立柱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转接件(3)包括两个竖壁(9)和中间的横向连接壁(10),第二螺栓(15)对穿转接件(3)的两个竖壁(9)及插芯(2)的方框结构(6)后与螺母紧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六自由度调节的立柱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转接件(3)的两个竖壁(9)外侧各设有一个方形垫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林周祖庆高培军荣月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恒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