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单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224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单板结构,包括有板体,及环绕于板体四周的固定框,及设置于固定框内的竖向加强筋,及设置于固定框内的横向加强筋,所述固定框的顶角处设有第一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一竖向限位凸头,所述横向加强筋邻靠于竖向加强筋处设有第二横向限位凸头,所述竖向加强筋邻靠于横向加强筋处设有第二竖向限位凸头,所述第一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一竖向限位凸头上卡入有第一曲状加强筋,所述第二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二竖向限位凸头上卡入有第二曲状加强筋;该铝单板结构抗压性能强,且拆装方便,不易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单板结构
本技术属于铝单板
,具体涉及一种铝单板结构。
技术介绍
铝单板是指经过铬化等处理后,再采用氟碳喷涂技术,加工形成的建筑装饰材料。氟碳涂料主要是指聚偏氟乙烯树脂(KANAR500),分底漆、面漆、清漆三种;铝单板在喷涂的过程一般分为二涂、三涂或四涂。氟碳涂层具有卓越的抗腐蚀性和耐候性,能抗酸雨、盐雾和各种空气污染物,耐冷热性能极好,能抵御强烈紫外线的照射,能长期保持不褪色、不粉化,使用寿命长。现有的铝单板存在着抗压性能较差的问题,不仅拆装不便,且容易在侧边处出现变形,且中部承力也较弱,因此影响到了幕墙的美观,以及幕墙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压性能强,且拆装方便,不易变形的铝单板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单板结构,包括有板体,及环绕于板体四周的固定框,及设置于固定框内的竖向加强筋,及设置于固定框内的横向加强筋,所述固定框的顶角处设有第一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一竖向限位凸头,所述横向加强筋邻靠于竖向加强筋处设有第二横向限位凸头,所述竖向加强筋邻靠于横向加强筋处设有第二竖向限位凸头,所述第一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一竖向限位凸头上卡入有第一曲状加强筋,所述第二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二竖向限位凸头上卡入有第二曲状加强筋。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一竖向限位凸头位于固定框的朝内侧,配合进行顶角处的加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一竖向限位凸头沿固定框的顶角处呈对称设置,对称式结构,受力均衡。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向限位凸头与第一竖向限位凸头大小形状一致,便于第一曲状加强筋的卡入。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二竖向限位凸头沿横向加强筋与竖向加强筋的交叉点呈对称设置,对称式结构,受力均衡。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向限位凸头与第二竖向限位凸头大小形状一致,便于第二曲状加强筋的卡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曲状加强筋与第二曲状加强筋大小形状一致,便于曲状加强筋的加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曲状加强筋包括有两根弹性筋条,及两根加固于两根弹性之间的加强筋条组成,通过曲状设计的加强筋进行角部的加固,承力效果更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经由第一曲状加强筋与第一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一竖向限位凸头的卡持配合,实现固定框顶角处的加固,经由第二曲状加强筋与第二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二竖向限位凸头的卡持配合,对十字交叉的横向加强筋与竖向加强筋进行加固限位,既对侧面处进行了加固,又对中心处进行了加固,整体加固性较强,同时采用了卡持配合的结构,使得组装与加工更为灵活,泛用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铝单板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的B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参阅图1-3所示,一种铝单板结构,包括有板体1,及环绕于板体1四周的固定框2,及设置于固定框2内的竖向加强筋3,及设置于固定框2内的横向加强筋4,所述固定框2的顶角处设有第一横向限位凸头21及第一竖向限位凸头22,所述横向加强筋4邻靠于竖向加强筋3处设有第二横向限位凸头41,所述竖向加强筋3邻靠于横向加强筋4处设有第二竖向限位凸头31,所述第一横向限位凸头21及第一竖向限位凸头22上卡入有第一曲状加强筋5,所述第二横向限位凸头41及第二竖向限位凸头31上卡入有第二曲状加强筋6。所述第一横向限位凸头21及第一竖向限位凸头22位于固定框2的朝内侧,配合进行顶角处的加固,所述第一横向限位凸头21及第一竖向限位凸头22沿固定框2的顶角处呈对称设置,对称式结构,受力均衡,所述第一横向限位凸头21与第一竖向限位凸头22大小形状一致,便于第一曲状加强筋5的卡入。所述第二横向限位凸头41及第二竖向限位凸头31沿横向加强筋4与竖向加强筋3的交叉点呈对称设置,对称式结构,受力均衡,所述第二横向限位凸头41与第二竖向限位凸头31大小形状一致,便于第二曲状加强筋6的卡入。所述第一曲状加强筋5与第二曲状加强筋6大小形状一致,便于曲状加强筋的加工,所述第一曲状加强筋5包括有两根弹性筋条51,及两根加固于两根弹性之间的加强筋条52组成,通过曲状设计的加强筋进行角部的加固,承力效果更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经由第一曲状加强筋与第一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一竖向限位凸头的卡持配合,实现固定框顶角处的加固,经由第二曲状加强筋与第二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二竖向限位凸头的卡持配合,对十字交叉的横向加强筋与竖向加强筋进行加固限位,既对侧面处进行了加固,又对中心处进行了加固,整体加固性较强,同时采用了卡持配合的结构,使得组装与加工更为灵活,泛用性更强。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技术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单板结构,包括有板体,及环绕于板体四周的固定框,及设置于固定框内的竖向加强筋,及设置于固定框内的横向加强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的顶角处设有第一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一竖向限位凸头,所述横向加强筋邻靠于竖向加强筋处设有第二横向限位凸头,所述竖向加强筋邻靠于横向加强筋处设有第二竖向限位凸头,所述第一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一竖向限位凸头上卡入有第一曲状加强筋,所述第二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二竖向限位凸头上卡入有第二曲状加强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单板结构,包括有板体,及环绕于板体四周的固定框,及设置于固定框内的竖向加强筋,及设置于固定框内的横向加强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的顶角处设有第一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一竖向限位凸头,所述横向加强筋邻靠于竖向加强筋处设有第二横向限位凸头,所述竖向加强筋邻靠于横向加强筋处设有第二竖向限位凸头,所述第一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一竖向限位凸头上卡入有第一曲状加强筋,所述第二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二竖向限位凸头上卡入有第二曲状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一竖向限位凸头位于固定框的朝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限位凸头及第一竖向限位凸头沿固定框的顶角处呈对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婉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云顶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