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用铝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10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幕墙用铝单板,包括有第一铝侧板,及与第一铝侧板相对设置的第二铝侧板,及形成于第一铝侧板与第二铝侧板之间的容纳空间,及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的减震缓冲机构,所述第一铝侧板的一端设有连接卡槽,所述第二铝侧板与第一铝侧板结构一致,所述减震缓冲机构包括有支撑块,及铰接于支撑块两侧的转杆,及铰接于转杆另一端的缓冲块,所述减震缓冲机构设有两组,其中一组的所述缓冲块与第二铝侧板相抵、支撑块与第一铝侧板相抵,另一组的所述缓冲块与第一铝侧板相抵、支撑块与第二铝侧板相抵;该幕墙用铝单板抗震性强,且两两连接的封闭性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幕墙用铝单板
本技术属于板材
,具体涉及一种幕墙用铝单板。
技术介绍
铝单板是指经过铬化等处理后,再采用氟碳喷涂技术,加工形成的建筑装饰材料;铝单板目前多是用于幕墙,其采用优质高强度铝合金板材,主要构造由面板、加强筋和角码组成。角码可直接由面板折弯、冲压成型,也可在面板的小边上铆装角码成型。加强筋与板面后的电焊螺钉连接,使之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极大增强了铝单板幕墙的强度与刚性,保证了长期使用中的平整度及抗风抗震能力。如果需要隔音保温,可在铝板内侧安装高效的隔音保温材料。而现有的铝单板存在着抗震性较差,两两连接的封闭性不强的问题,影响了铝单板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震性强,且两两连接的封闭性较佳的幕墙用铝单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幕墙用铝单板,包括有第一铝侧板,及与第一铝侧板相对设置的第二铝侧板,及形成于第一铝侧板与第二铝侧板之间的容纳空间,及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的减震缓冲机构,所述第一铝侧板的一端设有连接卡槽,所述第二铝侧板与第一铝侧板结构一致,所述减震缓冲机构包括有支撑块,及铰接于支撑块两侧的转杆,及铰接于转杆另一端的缓冲块,所述减震缓冲机构设有两组,其中一组的所述缓冲块与第二铝侧板相抵、支撑块与第一铝侧板相抵,另一组的所述缓冲块与第一铝侧板相抵、支撑块与第二铝侧板相抵。作为优选,所述容纳空间为一矩形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铝侧板与第二铝侧板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根据缓冲块的缓冲情况进行调整,当进行缓冲时,该间隙减小,但无缓冲时,该间隙变大。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设置于容纳空间的顶角处,所述支撑块设置于容纳空间的中部,通过对中部进行支撑受力,实现整个板体的缓冲。更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包括有一固定于容纳空间内的底座,及一安装于底座上的、呈横置设置的伸缩杆,及一套设于伸缩杆外的减震弹簧,及一安装于伸缩杆顶部的、底部与减震弹簧相抵靠的第一铰接座,通过减震弹簧配合伸缩杆实现缓冲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两侧设有第二铰接座,所述转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连接,通过铰接结构实现缓冲块与支撑块之间的联动。作为优选,位于所述第一铝侧板一端的连接卡槽呈外弯曲状设置,位于所述第二铝侧板一端的连接卡槽呈内弯曲设置,通过外弯曲结构实现两两铝板之间的配合连接。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第一铝侧板一端的连接卡槽与位于所述第二铝侧板一端的连接卡槽的弯曲弧度一致。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铝侧板对应其连接卡槽的一侧呈外弯曲设置,所述第二铝侧板对应其连接卡槽的一侧呈内弯曲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铝侧板与第二铝侧板之间的容纳空间中设置减震缓冲机构,实现板体的减震,经由支撑块对板体进行支撑,配合上下交叉设计的缓冲块进行缓冲,同时采用了上下两组的对称式结构,通过双重缓冲来达到更佳稳定均匀的缓冲受力,另外,还采用了连接卡槽的设计,经由第一铝侧板与第二铝侧板端部的连接卡槽实现两两板体之间的连接,而由于第一铝侧板与第二铝侧板的结构一致设计,两两板体之间的倒置连接不会影响其结构的分布,受力的整体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幕墙用铝单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幕墙用铝单板的减震缓冲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幕墙用铝单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参阅图1-3所示,一种幕墙用铝单板,包括有第一铝侧板1,及与第一铝侧板1相对设置的第二铝侧板2,及形成于第一铝侧板1与第二铝侧板2之间的容纳空间3,及设置于容纳空间3内的减震缓冲机构4,所述第一铝侧板1的一端设有连接卡槽5,所述第二铝侧板2与第一铝侧板1结构一致,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第二铝侧板2其板厚大于第一铝侧板1的板厚,所述减震缓冲机构4包括有支撑块41,及铰接于支撑块41两侧的转杆42,及铰接于转杆42另一端的缓冲块43,所述减震缓冲机构4设有两组,其中一组的所述缓冲块43与第二铝侧板2相抵、支撑块41与第一铝侧板1相抵,另一组的所述缓冲块43与第一铝侧板1相抵、支撑块41与第二铝侧板2相抵。所述容纳空间3为一矩形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铝侧板1与第二铝侧板2之间具有间隙6,该间隙6根据缓冲块43的缓冲情况进行调整,当进行缓冲时,该间隙6减小,但无缓冲时,该间隙6变大,所述缓冲块43设置于容纳空间3的顶角处,所述支撑块41设置于容纳空间3的中部,通过对中部进行支撑受力,实现整个板体的缓冲,所述缓冲块43包括有一固定于容纳空间3内的底座431,及一安装于底座431上的、呈横置设置的伸缩杆432,及一套设于伸缩杆432外的减震弹簧433,及一安装于伸缩杆432顶部的、底部与减震弹簧433相抵靠的第一铰接座434,通过减震弹簧433配合伸缩杆432实现缓冲结构。所述支撑块41的两侧设有第二铰接座411,所述转杆4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铰接座434和第二铰接座411连接,通过铰接结构实现缓冲块43与支撑块41之间的联动,位于所述第一铝侧板1一端的连接卡槽5呈外弯曲状设置,位于所述第二铝侧板2一端的连接卡槽5呈内弯曲设置,通过外弯曲结构实现两两铝板之间的配合连接,位于所述第一铝侧板1一端的连接卡槽5与位于所述第二铝侧板2一端的连接卡槽5的弯曲弧度一致,所述第一铝侧板1对应其连接卡槽5的一侧呈外弯曲设置,所述第二铝侧板2对应其连接卡槽5的一侧呈内弯曲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连接卡槽5处的结构为橡胶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形变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铝侧板与第二铝侧板之间的容纳空间中设置减震缓冲机构,实现板体的减震,经由支撑块对板体进行支撑,配合上下交叉设计的缓冲块进行缓冲,同时采用了上下两组的对称式结构,通过双重缓冲来达到更佳稳定均匀的缓冲受力,另外,还采用了连接卡槽的设计,经由第一铝侧板与第二铝侧板端部的连接卡槽实现两两板体之间的连接,而由于第一铝侧板与第二铝侧板的结构一致设计,两两板体之间的倒置连接不会影响其结构的分布,受力的整体性更强。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技术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幕墙用铝单板,包括有第一铝侧板,及与第一铝侧板相对设置的第二铝侧板,及形成于第一铝侧板与第二铝侧板之间的容纳空间,及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的减震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侧板的一端设有连接卡槽,所述第二铝侧板与第一铝侧板结构一致,所述减震缓冲机构包括有支撑块,及铰接于支撑块两侧的转杆,及铰接于转杆另一端的缓冲块,所述减震缓冲机构设有两组,其中一组的所述缓冲块与第二铝侧板相抵、支撑块与第一铝侧板相抵,另一组的所述缓冲块与第一铝侧板相抵、支撑块与第二铝侧板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幕墙用铝单板,包括有第一铝侧板,及与第一铝侧板相对设置的第二铝侧板,及形成于第一铝侧板与第二铝侧板之间的容纳空间,及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的减震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侧板的一端设有连接卡槽,所述第二铝侧板与第一铝侧板结构一致,所述减震缓冲机构包括有支撑块,及铰接于支撑块两侧的转杆,及铰接于转杆另一端的缓冲块,所述减震缓冲机构设有两组,其中一组的所述缓冲块与第二铝侧板相抵、支撑块与第一铝侧板相抵,另一组的所述缓冲块与第一铝侧板相抵、支撑块与第二铝侧板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幕墙用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为一矩形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铝侧板与第二铝侧板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幕墙用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设置于容纳空间的顶角处,所述支撑块设置于容纳空间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幕墙用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婉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云顶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