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机构、用于存储雨水的第一储水机构及用于存储由第一储水机构内溢流出雨水的第二储水机构;所述第一储水机构包括位于地表以下的储水槽、设于所述储水槽内的净水装置及用于构成所述储水槽底部的防渗装置,所述输水管一端与所述集水沟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水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储水槽可将雨水进行收集,在收集入到储水槽内的水体会优先被净水装置进行净水,其在对水体再利用的时候,可直接用于对草坪进行浇灌,无需后续的处理,其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本技术属于给水排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现有的雨水收集系统,其只能对雨水进行收集,但是在收集后的雨水在槽里面的无法进行处理,未处理的水体在槽内容易出现发臭等情况,无法直接对草坪等进行浇灌,因此收集后的水体无法直接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净化雨水的城市雨水收集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机构、用于存储雨水的第一储水机构及用于存储由第一储水机构内溢流出雨水的第二储水机构;所述第一储水机构包括位于地表以下的储水槽、设于所述储水槽内的净水装置及用于构成所述储水槽底部的防渗装置,所述输水管一端与所述集水沟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水槽相连通。本技术通过设置储水槽可将雨水进行收集,在收集入到储水槽内的水体会优先被净水装置进行净水,其在对水体再利用的时候,可直接用于对草坪进行浇灌,无需后续的处理,其使用方便;并且对雨水进行处理之后,雨水在储水槽内的可存储的时间长,对水资源再利用的效率高。优选的,所述净水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砂基隔板、与所述第一砂基隔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砂基隔板及与所述第一砂基隔板相连的第三砂基隔板,当所述第一砂基隔板和第二砂基隔板相连后,第一、第二及第三砂基隔板将所述储水槽分为第一储水腔和第二储水腔;通过第一、第二及第三砂基隔板将储水槽分为第一、第二储水腔,因此在雨水进入到储水槽当中的时候,雨水会先进入到第一储水腔当中,此时雨水中带来的部分污垢会沉淀在第一储水腔当中,因此在后续清理的过程中只需要集中清理掉第一储水腔内的水和污垢;而设置第一、第二及第三砂基隔板的方式,其在对净水装置进行安装的时候,其逐块进行安装,降低了安装难度;而且由于第一、第二及第三砂基隔板的设置,可保持的的优选的,所述第一砂基隔板上部设有多个第一水孔,所述第二砂基隔板上部设有多个第二水孔;通过设置第一水孔和第二水孔可在第一储水腔内的水位达到制定的高度之后,第一储水腔上部的水可从所述第一水孔和第二水孔当中加快速流入到第二储水腔内,并且部分漂浮在水体上漂浮物可被阻挡在第一储水腔当中,因此可保障第二储水腔内的水体干净而不被污染,从而在重新利用第二储水腔内的水可直接被用于浇灌等。优选的,所述第二砂基隔板两侧均设有连接凹部,所述第一砂基隔板两侧均设有可插入到所述连接凹部内的连接凸部;通过设置连接凸部和连接凹部可便于第一砂基隔板和第二砂基隔板进行连接的时候,其连接的面积大,从而连接之后的稳定性高;而且连接凸部和连接凹部相连的时候,而且连接凸部和连接凹部相连的时候,其可保持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保持平行。优选的,所述连接凹部下部嵌入有卡扣凸部,所述连接凸部下部设有与所述卡扣凸部相配合的卡扣凹部;设置卡扣凸部和卡扣凹部进行连接的时候,在第一砂基隔板和第二砂基隔板进行连接的时候,其卡扣凸部卡入到卡扣凹部当中,其可对的第一砂基隔板和第二砂基隔板的底部进行卡紧,因此第一砂基隔板和第二砂基隔板之间不会发生晃动,同时由于第一砂基隔板和第二砂基隔板通过该方式其安装的效率高,可实现第一砂基隔板和第二砂基隔板进行快速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砂基隔板与所述储水槽内壁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通过连接结构进行可拆卸连接,其安装速度快,安装的效率高。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倾斜设于所述集水槽内壁上的固定件、与所述固定件下端相连的支撑件及设于所述固定件上部的固定杆,所述第三砂基隔板侧壁上设有可套入到所述固定杆上的固定口;而设置固定件则可便于对第三砂基隔板进行定位并且由于固定为倾斜设置,因此在安装到固定件上的第三砂基隔板也会呈倾斜状,进而第一储水腔当中的水体上升缓慢,其可便于水中的污垢更好的沉淀到第一储水腔内,并且落在第一、第二及第三砂基隔板端面上的污会沿着所述砂基隔板的端面向下滑落,进而污垢可集中到第一储水腔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固定口的宽度由下至上逐渐变小;通过将固定口设置宽度逐渐变小,在第三砂基隔板进行安装的时候,固定杆与所述固定口的内壁之间间隙会逐渐变小,在固定杆与固定口内壁之间连接实现卡紧,其可快速的实现对第三砂基隔板进行固定的效果。优选的,所述防渗装置包括第一防渗结构、与所述第一防渗结构相配合以构成所述储水槽底部的第二防渗结构及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防渗结构上下动作的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防渗结构与所述支撑件相配合;通过的第一、第二防渗结构,并且第一防渗结构可向上动作,其在遇见南方天梅雨季节的时候,其第一防渗结构向上动作以使得第一防渗结构和第二防渗结构之间具有间隙,其可便于第二储水腔内的水体从该间隙当中流入到储水槽的底部,进而部分的水体可渗入到土基当中,其可加快水体排放的效率,避免因为水体排放不及时而造成储水槽内的水反灌到地表上。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置储水槽可将雨水进行收集,在收集入到储水槽内的水体会优先被净水装置进行净水,其在对水体再利用的时候,可直接用于对草坪进行浇灌,无需后续的处理,其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储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储水机构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储水机构的局部爆炸图。图6为图5中B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储水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图7中C的放大图。图9为图7中D的放大图。图10为本技术第三砂基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第一储水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11所示,一种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机构1、第一储水机构2及第二储水机构3,其中所述雨水收集机构1用于落入到地面上的雨水,然后雨水排入到第一储水机构2,再当第一储水机构2装满之后,第一储水机构2内的雨水会溢流入到第二储水机构3当中进行再次储水;具体的,所述雨水收集机构1包括集水沟11、砂基盖板12、输水管13及砂基滤水砖14,其中所述集水沟11为设于地表以下的条形沟槽,所述集水沟11为位于马路两旁的排水沟,在所述集水沟11的内壁上刷有一层防渗层111,所述防渗层111为防渗砂与乳胶混合在一起而成;所述砂基盖板12为由硅砂和粘接剂构成,所述砂基盖板12盖在所述集水沟11的上方,并且在所述砂基盖板12上设有多个条形的进水口120,所述进水口120为上端开口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机构(1)和用于存储雨水的第一储水机构(2)及用于存储由第一储水机构(2)内溢流出雨水的第二储水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机构1包括集水沟11、砂基盖板12、输水管13及砂基滤水砖14;所述第一储水机构(2)包括位于地表以下的储水槽(21)、设于所述储水槽(21)内的净水装置及用于构成所述储水槽(21)底部的防渗装置,所述输水管(13)一端与所述集水沟(11)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水槽(21)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机构(1)和用于存储雨水的第一储水机构(2)及用于存储由第一储水机构(2)内溢流出雨水的第二储水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机构1包括集水沟11、砂基盖板12、输水管13及砂基滤水砖14;所述第一储水机构(2)包括位于地表以下的储水槽(21)、设于所述储水槽(21)内的净水装置及用于构成所述储水槽(21)底部的防渗装置,所述输水管(13)一端与所述集水沟(11)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水槽(2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砂基隔板(51)、与所述第一砂基隔板(5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砂基隔板(52)及与所述第一砂基隔板(51)相连的第三砂基隔板(53),当所述第一砂基隔板(51)和第二砂基隔板(52)相连后,第一、第二及第三砂基隔板将所述储水槽(21)分为第一储水腔(211)和第二储水腔(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砂基隔板(51)上部设有多个第一水孔(511),所述第二砂基隔板(52)上部设有多个第二水孔(5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砂基隔板(52)两侧均设有连接凹部(529),所述第一砂基隔板(51)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柏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创元生态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