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雨污分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5200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雨污分流系统,包括垃圾堆放层、渗透层、密封层、雨水收集管及厌氧池,所述垃圾堆放层设置成斜坡状,渗透层位于垃圾堆放层下面,密封层位于渗透层下面,在密封层下设置有污水收集管,污水收集管与密封层连接并在污水收集管入口处设置有滤网,污水收集管与厌氧池连通,在密封层下还设置有地下水收集管,所述垃圾堆放层上设有防雨棚,防雨棚的棚顶最低处对应的地面设有集水沟,集水沟与雨水收集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雨水、地下水、垃圾渗漏液进行分开集中收集,使雨水能及时排出,地下水也不会涌到垃圾渗出的污水,并对渗漏液进行初步净化,不会污染填埋场附近的泥土及河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雨污分流系统
本技术属于垃圾填埋雨污分流
,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雨污分流系统。
技术介绍
垃圾填埋场是采用卫生填埋方式下的垃圾集中堆放场地,垃圾卫生填埋场因为成本低在国内被广泛应用。平时为防止雨水进入,只用一种PE膜进行覆盖,但是,各种垃圾的成分不同,有些较硬,有些较软,在长期存放后会出现变形、腐烂、缩水等情况,形成垃圾堆表面高低不平。当PE膜处于垃圾堆表面较低的位置处,雨水会集中在低处的PE膜表面,当雨水足够多,PE膜无法承受雨水的重量时,就会破裂,雨水很容易从PE膜覆盖的破裂处进入到垃圾堆内。其次,垃圾在长时间堆积后产生一种液体叫渗沥液即垃圾渗滤液,如果混合了雨水,处理起来成本很高。垃圾填埋场周边臭气熏天,渗滤液对周边泥土、河水造成很大的污染,导致附近的居民怨声载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雨污分流系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雨污分流系统,包括垃圾堆放层、渗透层、密封层、雨水收集管及厌氧池,所述垃圾堆放层设置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雨污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堆放层(1)、渗透层(2)、密封层(4)、雨水收集管(7)及厌氧池(8),所述垃圾堆放层(1)设置成斜坡状,渗透层(2)位于垃圾堆放层(1)下面,渗透层(2)由大小不均的椭圆球状或圆球状的石头堆积而成,密封层(4)位于渗透层(2)下面,在密封层(4)下设置有污水收集管(6),污水收集管(6)与密封层(4)连接并在污水收集管(6)入口处设置有滤网(3),污水收集管(6)与厌氧池(8)连通,在密封层(4)下还设置有地下水收集管,所述垃圾堆放层(1)上设有防雨棚,防雨棚的棚顶最低处对应的地面设有集水沟,集水沟与雨水收集管(7)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雨污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堆放层(1)、渗透层(2)、密封层(4)、雨水收集管(7)及厌氧池(8),所述垃圾堆放层(1)设置成斜坡状,渗透层(2)位于垃圾堆放层(1)下面,渗透层(2)由大小不均的椭圆球状或圆球状的石头堆积而成,密封层(4)位于渗透层(2)下面,在密封层(4)下设置有污水收集管(6),污水收集管(6)与密封层(4)连接并在污水收集管(6)入口处设置有滤网(3),污水收集管(6)与厌氧池(8)连通,在密封层(4)下还设置有地下水收集管,所述垃圾堆放层(1)上设有防雨棚,防雨棚的棚顶最低处对应的地面设有集水沟,集水沟与雨水收集管(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的雨污分流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肖程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西部丽城生态环境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