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置于地下连续墙底部的管井降水井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
,具体是一种置于地下连续墙底部的管井降水井。
技术介绍
管井井点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机械等组成。管井井点设备较简单,排水量大,降水较深,较轻型井点具有更大的降水效果,可代替多组轻型井点作用,水泵设在地面,易维护。管井埋设的深度和距离根据需降水面积、深度及渗透系数确定,一般间距10~50m,最大埋深可达10m。管井降水适用条件:第四系含水层厚度大于5.0m;基岩裂隙和岩溶含水层,厚度可小于5.0m;含水层渗透系数K宜大于1.0m/d;适用于降水深度3~5m。管井施工时有钻孔、井管下沉、回填管壁与井壁间的过滤层、洗井、试抽等主要步骤,使用结束后还需拔井管、封井。一个较大规模的基坑工程往往需打设数量数十个甚至上百个降水井,总体费用偏高,且占用施工场地。在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的基坑工程中,若地下连续墙整体处于渗透系数大的含水砂砾层中,如何发展一种新型管井降水井,使其具有施工简便、造价低的特点,是值得探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置于地下连续墙底部的管井降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圆管、钢筋笼、沟槽和滤井,所述的圆管绑定于所述钢筋笼的内部,圆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对应从所述钢筋笼的顶部和底部伸出,所述的钢筋笼置入所述沟槽中并通过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形成有地下连续墙,通过沿所述圆管的内部向下钻挖并抛入中砂、粗砂的方式在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底部形成有沉砂段,所述的滤井沿所述圆管的内部下沉至钻挖处并接触所述沉砂段,滤井中填充有滤料,由此形成置于地下连续墙底部的管井降水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置于地下连续墙底部的管井降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圆管、钢筋笼、沟槽和滤井,所述的圆管绑定于所述钢筋笼的内部,圆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对应从所述钢筋笼的顶部和底部伸出,所述的钢筋笼置入所述沟槽中并通过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形成有地下连续墙,通过沿所述圆管的内部向下钻挖并抛入中砂、粗砂的方式在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底部形成有沉砂段,所述的滤井沿所述圆管的内部下沉至钻挖处并接触所述沉砂段,滤井中填充有滤料,由此形成置于地下连续墙底部的管井降水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地下连续墙底部的管井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井由钢管或PVC管制成;滤井的管壁上设置有呈梅花状分布的渗水孔,所述渗水孔的直径均为12mm~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金奎,牛刚,王建德,丁飞,张明涛,杨芹,曹新刚,杨涛,曹兵,李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