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7191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基坑降水回收利用系统。在各清渣单元处放置提渣架,在沉淀池中完成水位传感器和泵送装置的安装,并完成与市政管网的对接;将各个抽水泵下入各个集水井中并完成其出水管与进水井的连接;启动各个抽水泵进行抽水,水流经过各个过滤网后得以过滤,水流在经过各个清渣单元的过程中泥沙逐渐沉淀在对应的托盘上;沉淀池中水位达到设定水位后,控制器接收水位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泵送装置将沉淀池中的水泵送至市政管网;需清理时,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关闭对应的清渣单元的上游的截流堵板,待清渣单元内的水排尽后通过提手将提渣架提出,然后将托盘上泥沙倒入运输车上,将提渣架重新放回即可。泥沙清理方便快捷、效率高。

Foundation pit dewatering recycl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降水回收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基坑降水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基坑工程技术的发展,当前基坑支护有向越来越深的方向发展,基坑的降排水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我国低下水丰富的南方地区,需要降排水的量特别大。基坑降水是指在开挖基坑时,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而做的降水工作。基坑降水方法主要有:明沟加集水井降水、轻型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电渗井点降水、深井井点降水等等。不论采用何种降水方式,基坑水主要是通过市政排水管排放出去,没有系统有效的利用这一水资源,虽然有些系统利用降水进行整个施工期间的降尘、厕所和车辆冲洗等,但是基坑降水24小时都在运行,而施工降尘和车辆冲洗等工作仅为有限时间,使用量也有限,没有达到合理利用。针对以上问题,目前存在一些基坑降水的回收利用方法和装置,但是使用过程中发现基坑降水的大量泥沙会大量沉积在过滤系统内,清理时一般通过人工清理,或者在沉淀池处采用挖机挖掘,此方式一方面费时费力效率低,另一方面挖机对沉淀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坑降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基坑边缘处的施工便道外围的过滤水渠,过滤水渠的各个拐角处设有沉淀池,过滤水渠的底部沿长度方向为中间高两端低的设置以便过滤水渠内的水向两端的沉淀池流动;/n过滤水渠的长度方向上于靠近基坑的一侧均匀排布有多个进水口,进水口通过施工便道下方的暗渠连通有进水井,基坑降水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设在基坑的边缘处的集水井,集水井内设有抽水泵,抽水泵的出水管可选择性的导入距离该集水井最近的进水井中;/n各个沉淀池中设有水位传感器以及与市政管网连通的泵送装置,在水位达到设定水位后自动将沉淀池内的水泵入市政管网;/n过滤水渠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具有过流通道的混凝土框...

【技术特征摘要】
1.基坑降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基坑边缘处的施工便道外围的过滤水渠,过滤水渠的各个拐角处设有沉淀池,过滤水渠的底部沿长度方向为中间高两端低的设置以便过滤水渠内的水向两端的沉淀池流动;
过滤水渠的长度方向上于靠近基坑的一侧均匀排布有多个进水口,进水口通过施工便道下方的暗渠连通有进水井,基坑降水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设在基坑的边缘处的集水井,集水井内设有抽水泵,抽水泵的出水管可选择性的导入距离该集水井最近的进水井中;
各个沉淀池中设有水位传感器以及与市政管网连通的泵送装置,在水位达到设定水位后自动将沉淀池内的水泵入市政管网;
过滤水渠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具有过流通道的混凝土框,混凝土框的过流通道处设有过滤网和截流堵板,任意相邻两个混凝土框之间构成清渣单元,每个清渣单元内放置有提渣架,提渣架包括放在清渣单元底部的托盘以及连接在托盘上的提手,清渣时关闭上游的截流堵板,待清渣单元内的水流尽后通过提手提出落在托盘上的泥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降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水渠的多个混凝土框对应的多个过滤网的网孔大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降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的四周具有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与对应的混凝土框沿着水流方向挡止配合,矩形框架上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飞牛敬森王端陈诚罗海龙张成贵杨楚桥胡惠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