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化边坡养护装置。该绿化边坡养护装置包括由多条第一网线和第二网线编织形成的罩面网,第一网线的直径大于第二网线的直径,第一网线上捆绑有若干簇草本植被。本申请通过罩面网防止岩石脱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在罩面网上设置草本植被,增加边坡绿化效果,且草本植被覆盖在第一网线上,使得罩面网能够更好融入环境,同时通过罩面网限定草本植被的位置,增加草本植被的抗冲刷效果,使得各处的草本植被均能够攀援在边坡上,稳固土壤,避免出现滑坡现象,且罩面网由直径不同的第一网线和第二网线编织形成,通过第一网线支撑边坡岩石,第二网线能够沿着地势覆盖在边坡上,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绿化边坡养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边坡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绿化边坡养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边坡防护在特定开发建设项目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在修建铁路、公路的同时,部分路段的边坡开挖产生了不同坡度的边坡,边坡防护主要以各类不同类型的方法限制坡面岩石土体的风化剥落或破坏以及危岩崩塌,或将落石控制于一定范围内运动。目前运用较多的方法有自然攀援植被护坡和罩面网护坡。其中自然攀援植被护坡是指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草本植被,利用草本植被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罩面网护坡是指在边坡上铺设网格状的罩面网,罩面网的四周固定在边坡上,通过罩面网的张力加固岩石土地,防止岩石土体的风化剥落或破坏,同时,可将崩塌的岩石土地限定在罩面网内,避免出现岩石脱落造成安全事故的现象发生。但是,上述的边坡防护方式还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天气和地势的原因,植被的根部无法延伸至土地内,在陡坡、大降雨地区,植被的抗冲刷能力差,容易出现斑秃,绿化和防护效果不明显;(2)罩面网直接罩设在边坡上,大部分边坡无自然草本植被长出,绿化效果差,同时无法稳固土壤,当发生坠石和滑坡现象时,坠石和滑动的土石直接冲击在罩面网上,罩面网受到刚性冲击,极易出现裂痕现象,使用寿面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绿化边坡养护装置。上述绿化边坡养护装置包括由多条第一网线和第二网线编织形成的用于铺设在边坡上的罩面网,所述第一网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网线的直径,所述第一网线上捆绑有若干簇用于攀援在边坡上的草本植被。可选的,所述罩面网还包括多条穿设在所述第一网线上的第三网线,所述第三网线与所述第一网线的直径相同,且所述第三网线上捆绑有若干簇所述草本植被。可选的,各个所述第一网线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三网线垂直所述第一网线并与所述第一网线组成网格状。可选的,各个所述第二网线分别穿设在所述第一网线上,所述第二网线上捆绑有所述草本植被。可选的,所述罩面网还包括多条与所述第二网线交叉设置的第四网线,所述第四网线上捆绑有所述草本植被。可选的,所述第二网线与所述第一网线倾斜设置,且各个所述第二网线之间平行,所述第四网线与所述第一网线倾斜设置,且所述第四网线与所述第二网线的设置方向相反。可选的,所述第二网线垂直所述第一网线设置,且所述第四网线与所述第一网线之间平行设置,使得所述第二网线和所述第四网线之间交叉形成网格状。可选的,所述罩面网的边部设有用于插入边坡土壤的锚杆。可选的,所述罩面网相对应的两侧设有用于挂在安装物上的挂钩。可选的,各个所述第一网线之间的间距为5米,各个所述第二网线之间的间距为0.5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罩面网防止岩石脱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且在罩面网上设置草本植被,增加边坡绿化效果,通过罩面网限定草本植被的位置,增加草本植被的抗冲刷效果,使得各处的草本植被均能够攀援在边坡上,稳固土壤,避免出现滑坡现象;(2)罩面网由直径不同的第一网线和第二网线编织形成,通过第一网线支撑边坡岩石,第二网线能够沿着地势覆盖在边坡上,避免出现罩面网局部腾空的现象发生,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3)草本植被覆盖在第一网线上,且第二网线直径相对较小,避免第一网线和第二网线外露,使得罩面网完全融入边坡,增加美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绿化边坡养护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绿化边坡养护装置的侧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网线;2、第二网线;3、第三网线;4、第四网线;5、草本植被;6、锚杆;7、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绿化边坡养护装置包括由多条第一网线1和第二网线2编织形成的用于铺设在边坡上的罩面网,第一网线1的直径大于第二网线2的直径,第一网线1上捆绑有若干簇用于攀援在边坡上的草本植被5。各个第二网线2分别穿设在第一网线1上,第二网线2上捆绑有草本植被5,其具体捆绑密度可根据现场要求进行选择。各个第一网线1之间的间距为5米,各个第二网线2之间的间距为0.5米,可通过第二网线2阻拦尺寸较小的岩石,增加安全系数,且各个第一网线1的间隔较大,使得处于各个第一网线1内的第二网线2覆盖在边坡上,避免出现罩面网局部腾空的现象发生。本申请的设置方式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罩面网防止岩石脱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且在罩面网上设置草本植被5,增加边坡绿化效果,通过罩面网限定草本植被5的位置,增加草本植被5的抗冲刷效果,使得各处的草本植被5均能够攀援在边坡上,稳固土壤,避免出现滑坡现象;(2)罩面网由直径不同的第一网线1和第二网线2编织形成,通过第一网线1支撑边坡岩石,第二网线2能够沿着地势覆盖在边坡上,避免出现罩面网局部腾空的现象发生,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3)草本植被5覆盖在第一网线1上,且第二网线2直径相对较小,避免第一网线1和第二网线2外露,使得罩面网完全融入边坡,增加美化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该处的美化效果是指在罩面网上设置草本植被5,通过草本植被5覆盖在第一网线1的表面,进而隐藏第一网线1,使得罩面网融入环境中,以此增加美化效果。并不是通过改变罩面网本身的图案或者形状来达到美化目的的,因此,该处的美化效果可作为本申请的其中一个有益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罩面网还包括多条穿设在第一网线1上的第三网线3,第三网线3与第一网线1的直径相同,通过第三网线3增加罩面网结构的稳定性,且第三网线3上捆绑有若干簇草本植被5,通过草本植被5将第三网线3覆盖,避免第三网线3外露,使罩面网融入边坡。其中,各个第一网线1之间间隔设置,第三网线3可垂直第一网线1设置并与第一网线1组成网格状,使得罩面网各处受力均匀,增加结构的稳定性。也可将第三网线3设置成与当地地区要求相符合的图案状,以此呈现出相应的图案。也可将第一网线1和第三网线3交叉设置,其具体设置方式不受限制,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罩面网还包括多条与第二网线2交叉设置的第四网线4,第四网线4上捆绑有草本植被5。其中,可将第二网线2与第一网线1倾斜设置,且各个第二网线2之间平行,第四网线4与第一网线1倾斜设置,且第四网线4与第二网线2的设置方向相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化边坡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条第一网线和第二网线编织形成的用于铺设在边坡上的罩面网,所述第一网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网线的直径,所述第一网线上捆绑有若干簇用于攀援在边坡上的草本植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化边坡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条第一网线和第二网线编织形成的用于铺设在边坡上的罩面网,所述第一网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网线的直径,所述第一网线上捆绑有若干簇用于攀援在边坡上的草本植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边坡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面网还包括多条穿设在所述第一网线上的第三网线,所述第三网线与所述第一网线的直径相同,且所述第三网线上捆绑有若干簇所述草本植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化边坡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网线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三网线垂直所述第一网线并与所述第一网线组成网格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边坡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二网线分别穿设在所述第一网线上,所述第二网线上捆绑有所述草本植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边坡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面网还包括多条与所述第二网线交叉设置的第四网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峰,彭胜群,张维成,付达靓,王伟伟,杨森浩,刘菊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