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179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护板,护板的下端插入基坑底部的土体;还包括固定板和支撑杆,固定板设置于基板底部,固定板上滑移设置有移动块;固定板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槽,移动块上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与定位槽插接配合;支撑杆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的一端铰接于移动块,第一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动槽;第二杆的一端插接于活动槽内,第二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抵接杆,抵接杆与第二杆连接呈T形,护板上设置有抵接块,抵接块上设置有T形槽;第一杆靠近第二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杆与第二杆间距的调节组件。该支护结构中的支撑结构具有便于拆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基坑是指为进行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与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单位通常会使用到支护结构来对基坑进行支撑防护。基坑支护结构多以支撑板插入基坑底部并抵紧基坑侧壁,然后通过一根沉入基坑底部的斜撑杆抵紧支撑板来为支撑板提供支撑,目前房屋建筑基坑所使用的支护结构中,斜撑杆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而现浇钢筋混凝土在进行拆除时一般都采用爆破的方式,不便于拆装,故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中的支撑结构具有便于拆装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护板,所述护板用于与基坑侧壁相抵触,且所述护板的下端插入基坑底部的土体;还包括固定板和支撑杆,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基板底部,所述固定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护板(1),所述护板(1)用于与基坑侧壁相抵触,且所述护板(1)的下端插入基坑底部的土体,其特征是:还包括固定板(2)和支撑杆(3),所述固定板(2)设置于基板底部,所述固定板(2)上滑移设置有移动块(4);所述固定板(2)沿移动块(4)的滑移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槽(5),所述移动块(4)上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有定位块(6),所述定位块(6)与定位槽(5)插接配合;所述支撑杆(3)包括第一杆(3a)和第二杆(3b),所述第一杆(3a)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移动块(4),所述第一杆(3a)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动槽(7);所述第二杆(3b)的一端插接于所述活动槽(7)内,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护板(1),所述护板(1)用于与基坑侧壁相抵触,且所述护板(1)的下端插入基坑底部的土体,其特征是:还包括固定板(2)和支撑杆(3),所述固定板(2)设置于基板底部,所述固定板(2)上滑移设置有移动块(4);所述固定板(2)沿移动块(4)的滑移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槽(5),所述移动块(4)上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有定位块(6),所述定位块(6)与定位槽(5)插接配合;所述支撑杆(3)包括第一杆(3a)和第二杆(3b),所述第一杆(3a)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移动块(4),所述第一杆(3a)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动槽(7);所述第二杆(3b)的一端插接于所述活动槽(7)内,所述第二杆(3b)的另一端设置有抵接杆(8),所述抵接杆(8)与第二杆(3b)连接呈T形,所述护板(1)上设置有抵接块(9),所述抵接块(9)上设置有T形槽(10);所述第一杆(3a)靠近第二杆(3b)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杆(3a)与第二杆(3b)间距的调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杆(11)、第一调节块(12)、第二调节块(13)和两根连接杆(14),所述螺杆(11)转动承载于所述活动槽(7)内,且螺杆(1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件;所述第一调节块(12)、第二调节块(13)均与活动槽(7)的槽底滑移配合,且均套设于螺杆(11)上;所述第一调节块(12)与螺杆(11)形成正向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鹏林锋文华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