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雨污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9748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雨污分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控制雨污分流装置,包括储水桶,所述储水桶顶端中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桶,所述储水桶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有隔板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第二过滤桶,所述隔板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且输送管的底端贯穿隔板的底端中部,过滤完的水通过出水管将水吸出到桶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过滤桶和第二过滤桶对雨水进行双重过滤后再分别排出,达到雨水的分离效果,通过蜗杆带动蜗轮,配合毛刷杆对第二过滤桶的内壁进行清洁,防止杂质堆积堵塞进水孔,处理完的污水杂质通过排污管进行排除,达到污水分离效果。果。果。

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rainwater and sewage diver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雨污分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雨污分流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雨污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用于被污染的河流。雨污分流便于雨水收集利用和集中管理排放,降低水量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
[0003]现有的雨污分流无法对雨污水进行杂物处理,随雨水流下的水源中含有大量的杂物,若一些的生活垃圾杂物流入到处理装置中,对水处理工作将造成困难,且以造成处理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并且使用过的污水处理装置不及时清洗干净,等污水处理装置外部残留的杂质凝固后就很难去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控制雨污分流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雨污分流装置,包括储水桶,所述储水桶顶端中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桶,所述储水桶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有隔板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第二过滤桶,所述隔板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且输送管的底端贯穿隔板的底端中部,所述储水桶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台面,所述台面的底端中部右侧靠后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在蜗杆的右端,所述台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蜗轮的中部,所述轴杆的一端上下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末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毛刷杆的两端。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密封盖的顶端中部设置有进水管。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台面的底端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桌脚。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储水桶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蜗轮的后端与蜗杆的前端啮合相连。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台面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输入端贯穿台面和储水桶底端并延伸至第二过滤桶内部,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排污管。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蜗杆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轴承座且轴承座与台面固定连。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中,首先通过进水管将污水吸入到储水桶中,通过第一过滤桶对污水进行一个粗过滤,隔离一部分的杂质在第一过滤桶的外围,粗过滤过的水通过输送管流入第二过滤桶中,通过第二过滤桶再进行第二次过滤,过滤完的水通过第一水泵和出水管将水吸出到桶外,双重处理,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
[0020]2、本技术中,通过蜗杆带动蜗轮进行转动,蜗轮的顶端连接有轴杆,毛刷杆通过支杆进行固定,轴杆固定连接有支杆,残余在第二过滤桶的外壁的杂质可以通过蜗轮的转动带动毛刷杆进行清洁,防止杂质堆积堵塞进水孔,处理完的污水杂质通过排污管进行排除,达到污水分离效果,同时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控制雨污分流装置的仰视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控制雨污分流装置的剖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控制雨污分流装置的正视图。
[0024]图例说明:
[0025]1、储水桶;2、第一过滤桶;3、第二过滤桶;4、输送管;5、隔板;6、支杆;7、毛刷杆;8、出水管;9、第一水泵;10、密封盖;11、进水管;12、台面;13、桌脚;14、蜗轮;15、电机;16、蜗杆;17、第二水泵;18、排污管;19、轴承座;20、轴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控制雨污分流装置,包括储水桶1,储水桶1顶端中部设置有密封盖10,密封盖10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桶2,通过第一过滤桶2对污水进行一个粗过滤,隔离部分的杂质,储水桶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5,有隔板5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第二过滤桶3,通过第二过滤桶3再进行第二次过滤,隔板5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4且输送管4的底端贯穿隔板5的底端中部,第一过滤桶2内部的水通
过输送管4送入到储水桶1的中下部,储水桶1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台面12,台面12的底端中部右侧靠后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15,电机15的转轴固定连接在蜗杆16的右端,台面1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轴杆20,轴杆20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蜗轮14的中部,轴杆20的一端上下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6,支杆6的末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毛刷杆7的两端,残余在第二过滤桶3的外壁的杂质可以通过蜗轮14的转动带动毛刷杆7进行清洁,防止杂质堆积堵塞进水孔,处理完的污水杂质通过排污管18进行排除。
[0029]密封盖10的顶端中部设置有进水管11,可以通过进水管11将污水吸入到储水桶1中,台面12的底端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桌脚13,储水桶1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9,第一水泵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8,过滤完的水通过出水管8将水吸出到桶外,蜗轮14的后端与蜗杆16的前端啮合相连,台面12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17,第二水泵17输入端贯穿台面12和储水桶1底端并延伸至第二过滤桶3内部,第二水泵17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排污管18,可以将处理完的污水杂质通过排污管18进行排除出去,蜗杆16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轴承座19且轴承座19与台面12固定连接,可以是蜗轮14稳定的高速旋转,保证稳定性。
[0030]工作原理:首先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雨污分流装置,包括储水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桶(1)顶端中部设置有密封盖(10),所述密封盖(10)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桶(2),所述储水桶(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5),所述有隔板(5)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第二过滤桶(3),所述隔板(5)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4)且输送管(4)的底端贯穿隔板(5)的底端中部,所述储水桶(1)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台面(12),所述台面(12)的底端中部右侧靠后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转轴固定连接在蜗杆(16)的右端,所述台面(1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轴杆(20),所述轴杆(20)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蜗轮(14)的中部,所述轴杆(20)的一端上下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6),所述支杆(6)的末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毛刷杆(7)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0)的顶端一侧设置有进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锋徐永逸何俊鹏熊厚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