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雪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164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扫雪机,包括:主机,至少包括用于使扫雪机在地面上行走的行走轮组;操作组件,与主机连接;主机还包括:扫雪桨,包括用于扫雪的扫雪桨叶;壳体,形成有用于容纳至少部分扫雪桨的第一容纳空间和与第一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二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还定义有一个出雪口;抛雪桨,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容纳空间内且能将雪抛向出雪口;第一电机,用于驱动行走轮组转动;主机还包括:第二电机,驱动扫雪桨以第一轴线为轴转动并驱动抛雪桨以第二轴线为轴转动;操作组件包括:操作把手,供用户握持;第一扳机,用于控制第一电机;第二扳机,用于控制第二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操作更加方便的扫雪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扫雪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园林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扫雪机。
技术介绍
扫雪机作为一种手推式的动力工具,其能作为冬季除雪的重要设备,它有着高效、经济、环保等重大优势,随着经济日益增强、社会不断进步,扫雪机也在国内外逐步推广使用。根据动力来源可以将扫雪机分为引擎驱动和电机驱动两大类。根据扫雪结构,可将扫雪机分为一阶扫雪机和二阶扫雪机。对于电机驱动的自走式的二阶扫雪机,由于供用户操作的开关有很多,因此如何进行各个开关的排布影响到用户操作的方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更加方便的扫雪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扫雪机,包括:主机,至少包括用于使扫雪机在地面上行走的行走轮组;操作组件,与主机连接;主机还包括:扫雪桨,包括用于扫雪的扫雪桨叶;壳体,形成有用于容纳至少部分扫雪桨的第一容纳空间和与第一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二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还定义有一个出雪口;抛雪桨,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容纳空间内且能将雪抛向出雪口;第一电机,用于驱动行走轮组转动;主机还包括:第二电机,驱动扫雪桨以第一轴线为轴转动并驱动抛雪桨以第二轴线为轴转动;操作组件包括:操作把手,供用户握持;第一扳机,用于控制第一电机;第二扳机,用于控制第二电机;安全开关,与第二扳机连接;第一调速开关,调节第一电机的转速;第二调速开关,调节第二电机的转速。进一步地,操作把手形成有供用户握持的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第一扳机连接至第一握持部,第二扳机连接至第二握持部。进一步地,操作组件还包括:操作台;安全开关、第一调速开关和第二调速开关均设置于操作台,其中,安全开关设置于第一调速开关和第二调速开关之间。进一步地,在扫雪机位于与水平面平行的地面时,第一握持部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等于10度且小于等于40度。进一步地,扫雪机还包括:后拉把手,供用户操作以向后拉动扫雪机;后拉把手安装至操作台;在扫雪机位于与水平面平行的地面时,后拉把手在一个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内的投影沿第一直线方向延伸,第一握持部在该平面内的投影沿第二直线方向延伸,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相交且形成的角度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等于80度。进一步地,第一调速开关转动的轴线与第二调速开关转动的轴线相互平行。进一步地,第一调速开关具有前进挡和后退挡;在第一调速开关位于前进挡时,打开第一扳机,扫雪机前进;在第一调速开关位于后退挡时,打开第一扳机,扫雪机后退。进一步地,扫雪机还包括:控制电路,与第一扳机、第一调速开关以及第一电机电连接;在第一扳机被触发后第一调速开关由前进挡切换至后退挡时,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电机停止转动。进一步地,扫雪机还包括:抛雪部,围绕形成有半封闭的通道且定义有开口,抛雪部的一端转动连接至出雪口以连通第二容纳空间和外界;出雪部,转动连接至抛雪部的另一端;操作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向把手,连接至抛雪部以调节开口的朝向;第二转向把手,连接至抛雪部以调节出雪部相对于抛雪部的位置。进一步地,抛雪部相对于壳体构成以第三轴线为轴的转动连接;出雪部相对于抛雪部构成以第四轴线为轴的转动连接;第三轴线垂直于第四轴线。进一步地,抛雪部和出雪部构成的整体与壳体构成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转向把手相对于操作台构成以第五轴线为轴的转动连接;第二转向把手相对于操作台构成以第六轴线为轴的转动连接;第五轴线垂直于第三轴线;当开口的朝向平行于扫雪机的前进方向时,第六轴线平行于第四轴线。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中的扫雪机由于对各个操作开关的位置排布进行了集成和优化,从而使得扫雪机操作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扫雪机的正视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扫雪机的立体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扫雪机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的扫雪机的能源系统的爆炸图;图5是图1中的电池包壳体以及偏压件的立体图;图6图1的扫雪机的扫雪系统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图1中的扫雪机的扫雪系统的爆炸图;图8是图1中的扫雪系统和传动系统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图9是图1中的扫雪机的扫雪桨和第一驱动轴的平面图;图10是图1中的抛雪桨的立体图;图11是图1中的抛雪桨和抛雪桨壳体的平面图;图12是图1中的扫雪机的行走轮组的立体图;图13是图1中的扫雪机的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图14是图1中的扫雪机的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部分结构的平面图;图15是图14中的第二电机以及第一减速组件和第二减速组件拆去箱壳后的示意图;图16是图1中的扫雪机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图17是图1中的扫雪机的壳体的立体图;图18是图1中的扫雪机的抛雪桨壳体、凸起部以及第二驱动轴的立体图;图19是图1中的扫雪机的扫雪桨壳体、连接件以及部分第一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中的扫雪机的操作组件的俯视图;图21是图1中的扫雪机的操作组件的侧视图;图22是图1中的扫雪机的操作组件的侧视立体图;图23是图1中扫雪机的抛雪系统的立体图;图24是图1中的扫雪机的电池包壳体、第一电机壳体、第二电机壳体以及电路板壳体的立体图;图25是图1中的扫雪机的电池包壳体、第一电机壳体、第二电机壳体以及电路板壳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26是图1中的扫雪机的电路板组件和电路板壳体的立体图;图27是图1中的扫雪机的第一电机壳体和第二电机壳体立体图;图28是图1中的扫雪机的壳体、第一照明组件和导线罩的立体图;图29是图1中的扫雪机的第一照明组件拆除部分壳体后的后视图;图30是图1中的扫雪机的第一照明组件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扫雪机100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扫雪机100包括主机10和操作组件20,主机10至少包括用于使扫雪机100在地面上行走的行走轮组16,操作组件20与主机10连接。主机10还包括主机壳体11和能源系统12、动力系统13、传动系统14和扫雪系统15。传动系统14用于将动能从动力系统13传递至扫雪系统15。为方便说明,根据一般工况下扫雪机100的行进方向,设定如图1所示的前后、上下方向。操作组件20包括上连接杆,主机10包括下连接杆,上连接杆至少部分位于下连接杆的上方。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通过螺钉螺母等紧固件连接从而实现主机10和操作组件20的连接,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构成可伸缩连接以调节操作组件20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本实施例中,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通过U形槽构成滑动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能源系统12包括电池包121,电池包121可以是单电池包121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包121,本实施例中能源系统12包括双电池包且优选直流锂电池。主机壳体11包括用于容纳电池包121的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扫雪机,包括:/n主机,至少包括用于使所述扫雪机在地面上行走的行走轮组;/n操作组件,与所述主机连接;/n所述主机还包括:/n扫雪桨,包括用于扫雪的扫雪桨叶;/n壳体,形成有用于容纳至少部分所述扫雪桨的第一容纳空间和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还定义有一个出雪口;/n抛雪桨,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且能将雪抛向所述出雪口;/n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轮组转动;/n其特征在于:/n所述主机还包括:/n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扫雪桨以第一轴线为轴转动并驱动所述抛雪桨以第二轴线为轴转动;/n所述操作组件包括:/n操作把手,供用户握持;/n第一扳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n第二扳机,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机;/n安全开关,与所述第二扳机连接;/n第一调速开关,调节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n第二调速开关,调节所述第二电机的转速。/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22 CN 20181095873681.一种扫雪机,包括:
主机,至少包括用于使所述扫雪机在地面上行走的行走轮组;
操作组件,与所述主机连接;
所述主机还包括:
扫雪桨,包括用于扫雪的扫雪桨叶;
壳体,形成有用于容纳至少部分所述扫雪桨的第一容纳空间和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还定义有一个出雪口;
抛雪桨,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且能将雪抛向所述出雪口;
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轮组转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还包括:
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扫雪桨以第一轴线为轴转动并驱动所述抛雪桨以第二轴线为轴转动;
所述操作组件包括:
操作把手,供用户握持;
第一扳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
第二扳机,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机;
安全开关,与所述第二扳机连接;
第一调速开关,调节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
第二调速开关,调节所述第二电机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雪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把手形成有供用户握持的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扳机连接至第一握持部,所述第二扳机连接至第二握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雪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组件还包括:
操作台;
所述安全开关、所述第一调速开关和所述第二调速开关均设置于所述操作台,其中,所述安全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调速开关和所述第二调速开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雪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扫雪机位于与水平面平行的地面时,所述第一握持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等于10度且小于等于40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雪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雪机还包括:
后拉把手,供用户操作以向后拉动所述扫雪机;
所述后拉把手安装至所述操作台;
在所述扫雪机位于与水平面平行的地面时,所述后拉把手在一个与所述水平面平行的平面内的投影沿第一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握持部在该平面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冈敏成钱椿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