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桥梁底部维修检测用的滑动式工装,包括透水面层,弧形边,挡板,透水孔,路肩石,透水混凝土层和鹅卵石蓄水层;所述挡板通过胶合连接于透水面层的上表面,且弧形边加工于透水面层的右端;所述透水孔均匀分布于透水面层的表面上,且透水面层安装于透水混凝土层的上方;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下方有鹅卵石蓄水层,且路肩石安装在透水混凝土层的上方,在透水面层的右侧加工有弧形边,可以方便将透水面层与路肩石之间夹角处的垃圾和泥土清扫,避免灰尘聚集,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比现有的海绵城市道路路肩结构改变了面板接缝处的结构,可降低野草生长的几率,改变了面板的边缘,使面板与路肩石之间的夹缝更容易清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底部维修检测用的滑动式工装
本技术属于桥梁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桥梁底部维修检测用的滑动式工装。
技术介绍
完工的桥梁在使用后避免不了破损,而位于桥梁表面的破损痕迹方便施工,对于桥底的破损往往会被忽略,桥底由于存在高度大,并且多数建造在河流上,因此施工十分不方便,并且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比如专利号为CN201821719224.8的中国技术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桥梁检测用安全防护装置,其基本描述为:该装置包括桥梁检测小车、防护吊篮和伸缩栏杆,所述桥梁检测小车的车身上安装有移动梁,所述移动梁远离桥梁检测小车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通过转盘转动安装有防护吊篮,所述防护吊篮的顶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上安装有放置槽,所述防护吊篮的底部安装有加强承载板,所述防护吊篮的四周安装有防护栏,所述桥梁检测小车的车尾开设有滑槽。基于上述专利描述,可以看出,类似于这一专利中的桥梁检测装置使用时,需将维修车停在桥上一侧,妨碍交通,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体积过大,实用性较差。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桥梁底部维修检测用的滑动式工装,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桥梁底部维修检测用的滑动式工装,以解决类似于这一专利中的桥梁检测装置使用时,需将维修车停在桥上一侧,妨碍交通,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体积过大,实用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一种桥梁底部维修检测用的滑动式工装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桥梁底部维修检测用的滑动式工装,包括桥梁夹,横向滑轨,横向滑轮,纵向滑轨,纵向滑轮,轮轴,轴承,操作台,梯子和站板;所述横向滑轨通过焊接连接于桥梁夹的底端,且梯子通过焊接连接于桥梁夹上;所述站板通过焊接连接于梯子的上表面;所述横向滑轮通过轴承连接于纵向滑轨的两端轮架上,且横向滑轮通过滚动连接安装于横向滑轨的导轨上;所述纵向滑轮通过滚动连接安装于纵向滑轨上,且纵向滑轮通过焊接连接于轮轴上;所述轮轴通过过盈配合安装于轴承的内圈,且操作台的支架通过焊接连接于轴承的外圈上。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滑轨为长方体长条,且横向滑轨的上表面开有导轨。进一步的,所述桥梁夹为F形结构的钢板,且桥梁夹的开口朝里。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滑轨为两条两端通过支架连接的平行的长条,且纵向滑轨的上表面开有导轨。进一步的,所述站板为长方形板,且站板连接梯子末端的位置靠近站板的右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设计在现有的一种桥梁底部维修检测用的滑动式工装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上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在本结构的桥梁夹的下端安装有横向滑轨,滑轮在横向滑轨上滑动,各组导轨和滑轮配合可实现操作台的移动,桥梁夹体积较小,占用桥上车道的面积较小,较少在维修桥梁时造成交通堵塞的情况,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比现有的桥梁检测装置减小了体积,维修桥梁时不需要维修车辆占用桥梁上车道,减小维修时造成交通堵塞的情况,可根据桥梁长度宽度选择合适的滑轨进行拼接使用,方便拆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纵向滑轨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桥梁夹;2、横向滑轨;3、横向滑轮;4、纵向滑轨;5、纵向滑轮;6、轮轴;7、轴承;8、操作台;9、梯子;10、站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桥梁底部维修检测用的滑动式工装,包括桥梁夹1,横向滑轨2,横向滑轮3,纵向滑轨4,纵向滑轮5,轮轴6,轴承7,操作台8,梯子9和站板10;所述横向滑轨2通过焊接连接于桥梁夹1的底端,且梯子9通过焊接连接于桥梁夹1上;所述站板10通过焊接连接于梯子9的上表面;所述横向滑轮3通过轴承7连接于纵向滑轨4的两端轮架上,且横向滑轮3通过滚动连接安装于横向滑轨2的导轨上;所述纵向滑轮5通过滚动连接安装于纵向滑轨4上,且纵向滑轮5通过焊接连接于轮轴6上;所述轮轴6通过过盈配合安装于轴承7的内圈,且操作台8的支架通过焊接连接于轴承7的外圈上。其中,所述横向滑轨2为长方体长条,且横向滑轨2的上表面开有导轨,此结构的横向滑轨2如图1所示,将横向滑轨2安装在桥梁的两侧,横向滑轮3在滑轨上滚动,实现纵向滑轨4在横向滑轨2上滑动,使操作台8可以实现横向运动。其中,所述桥梁夹1为F形结构的钢板,且桥梁夹1的开口朝里,此结构的桥梁夹1如图1所示,将桥梁夹1的开口夹住小型桥梁,在桥梁夹1的下端安装上横向滑轨2,起到支撑横向滑轨2的作用,且体积较小不妨碍交通,拆装较方便。其中,所述纵向滑轨4为两条两端通过支架连接的平行的长条,且纵向滑轨4的上表面开有导轨,此结构的纵向滑轨4如图3所示,纵向滑轨4为两条相互平行的长条支撑,使纵向滑轮5可在两条导轨上滚动,使操作台8纵向运动平稳。其中,所述站板10为长方形板,且站板10连接梯子9末端的位置靠近站板10的右侧,此结构的站板10如图1所示,在操作人员沿着梯子9向下爬到站板10上后,将身体向左移动可更方便工作人员进入操作台8,提高安全性。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技术中,将桥梁夹1安装在桥梁的侧面,从桥的下方安装好纵向滑轨4和横向滑轨2,将操作台8安装好后,工作人员沿梯子9向下移动,在站到站板10上后身体向左移动,可移动到梯子9的后侧,方便进入操作台8上,踏进操作台8后可用手推动纵向滑轨4进行操作台8的纵向定位,纵向定位后推动横向滑轨2可使操作台8进入桥底进行滑动方便对桥梁底部的检测,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比现有的桥梁检测装置减小了体积,维修桥梁时不需要维修车辆占用桥梁上车道,减小维修时造成交通堵塞的情况,可根据桥梁长度宽度选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底部维修检测用的滑动式工装,其特征在于:该一种桥梁底部维修检测用的滑动式工装包括桥梁夹(1),横向滑轨(2),横向滑轮(3),纵向滑轨(4),纵向滑轮(5),轮轴(6),轴承(7),操作台(8),梯子(9)和站板(10);所述横向滑轨(2)通过焊接连接于桥梁夹(1)的底端,且梯子(9)通过焊接连接于桥梁夹(1)上;所述站板(10)通过焊接连接于梯子(9)的上表面;所述横向滑轮(3)通过轴承(7)连接于纵向滑轨(4)的两端轮架上,且横向滑轮(3)通过滚动连接安装于横向滑轨(2)的导轨上;所述纵向滑轮(5)通过滚动连接安装于纵向滑轨(4)上,且纵向滑轮(5)通过焊接连接于轮轴(6)上;所述轮轴(6)通过过盈配合安装于轴承(7)的内圈,且操作台(8)的支架通过焊接连接于轴承(7)的外圈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底部维修检测用的滑动式工装,其特征在于:该一种桥梁底部维修检测用的滑动式工装包括桥梁夹(1),横向滑轨(2),横向滑轮(3),纵向滑轨(4),纵向滑轮(5),轮轴(6),轴承(7),操作台(8),梯子(9)和站板(10);所述横向滑轨(2)通过焊接连接于桥梁夹(1)的底端,且梯子(9)通过焊接连接于桥梁夹(1)上;所述站板(10)通过焊接连接于梯子(9)的上表面;所述横向滑轮(3)通过轴承(7)连接于纵向滑轨(4)的两端轮架上,且横向滑轮(3)通过滚动连接安装于横向滑轨(2)的导轨上;所述纵向滑轮(5)通过滚动连接安装于纵向滑轨(4)上,且纵向滑轮(5)通过焊接连接于轮轴(6)上;所述轮轴(6)通过过盈配合安装于轴承(7)的内圈,且操作台(8)的支架通过焊接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艺萌,郭瑞龙,陈果,
申请(专利权)人:姚艺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