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段梁运输滑移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15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桥梁上部结构工程中节段梁运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节段梁运输滑移小车,包括小车车体,所述小车车体通过其底面均布设置的移动滚轮滑动设于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前后侧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钢轨,每一个限位钢轨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导轮槽;所述底座和两个所述限位钢轨之间形成导轨槽,所述小车车体的底部置于所述导轨槽内。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节段梁运输滑移小车中,通过小车车体在甲板上的前后移动,能够有效的控制节段梁的前后移动,减少架桥机在吊梁过程中的行走距离,有效减少了吊装工序,保证了工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段梁运输滑移小车
本技术涉及属于桥梁上部结构工程中节段梁运输
,具体是一种节段梁运输滑移小车。
技术介绍
公路桥梁工程是指公路跨越水域、山谷及一切交通通道的构造物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等全部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公路桥梁事业的突飞猛进,为我国桥梁施工技术创造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工程建设要求装配的快速化,如何节约时间,减少装配过程中的二次操作,成为了施工中的重中之重。目前,由于海上桥梁施工大多都采用全栈桥施工,原有运输节段梁的方法,运输效率低,严重影响架设效率,耗费运输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稳定性差,增加了运输风险,从而影响节段梁吊装工期与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段梁运输滑移小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段梁运输滑移小车,包括小车车体,所述小车车体通过其底面均布设置的移动滚轮滑动设于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前后侧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钢轨,每一个限位钢轨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导轮槽;所述底座和两个所述限位钢轨之间形成导轨槽,所述小车车体的底部置于所述导轨槽内。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小车车体包括载物板和底板,所述载物板的两端与所述底板的两端之间分别通过一个第二支撑板支撑连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载物板、第二支撑板和底板的连接处均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底板的侧壁上安装有用于推动限位导轮嵌入所述导轮槽内的推动组件。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侧壁上的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的底板上固定安装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均驱动连接有支撑丝杆,两个支撑丝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方式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块上;两个所述支撑丝杆上均通过螺纹方式套接有运动螺套,所述运动螺套上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限位导轮转动架设在两个第一支撑板的端部。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载物板的顶面对称设置有定位件,通过设置的定位件,以对载物板上的节段梁进行定位。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小车车体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滚轮转动的移动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节段梁运输滑移小车中,通过小车车体在甲板上的前后移动,能够有效的控制节段梁的前后移动,减少架桥机在吊梁过程中的行走距离,有效减少了吊装工序,保证了工效;其中,在导轨槽内移动的小车车体,通过接入电源并启动的调节电机能够驱动支撑丝杆旋转,从而推动运动螺套运动至限位导轮嵌入导轮槽内,从而保证小车车体在底座上运动时的稳定性,具有安全可靠、稳定性强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节段梁运输滑移小车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节段梁运输滑移小车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节段梁运输滑移小车的局部结构立体图。图中:1-底座,2-限位钢轨,3-小车本体,4-定位件,5-移动电机,6-移动滚轮,7-运动螺套,8-导轨槽,9-调节电机,10-支撑丝杆,11-限位导轮,12-固定块,13-第一支撑板;21-导轮槽,31-载物板,32-第二支撑板,33-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在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节段梁运输滑移小车,包括小车车体3,所述小车车体3通过其底面均布设置的移动滚轮6滑动设于底座1上;所述底座1的前后侧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钢轨2,每一个限位钢轨2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导轮槽21;所述底座1和两个所述限位钢轨2之间形成导轨槽8,所述小车车体3的底部置于所述导轨槽8内。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小车车体3包括载物板31和底板33,所述载物板31的两端与所述底板33的两端之间分别通过一个第二支撑板32支撑连接,所述载物板31、第二支撑板32和底板33的连接处均为一体成型结构,小车车体3包括的两个第二支撑板32之间为空腔结构,使得小车车体3在具有较大尺寸的情况下具有较轻的质量;请继续参阅图1-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底板33的侧壁上安装有用于推动限位导轮11嵌入所述导轮槽21内的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33侧壁上的两个固定块12,两个固定块12之间的底板33上固定安装有调节电机9,所述调节电机9的两个输出轴上均驱动连接有支撑丝杆10,两个支撑丝杆10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方式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块12上;两个所述支撑丝杆10上均通过螺纹方式套接有运动螺套7,所述运动螺套7上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3;所述限位导轮11转动架设在两个第一支撑板13的端部。更进一步的,所述载物板31的顶面对称设置有定位件4,通过设置的定位件4,以对载物板31上的节段梁进行定位。且所述小车车体3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滚轮6转动的移动电机5。综上所述,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节段梁运输滑移小车中,通过滑移小车在甲板上的前后移动,能够有效的控制节段梁的前后移动,减少架桥机在吊梁过程中的行走距离,有效减少了吊装工序,保证了吊装工效;其中,在导轨槽8内移动的小车车体3,通过接入电源并启动的调节电机9能够驱动支撑丝杆10旋转,从而推动运动螺套7运动至限位导轮11嵌入导轮槽21内,从而保证小车车体3在底座1上运动时的稳定性,具有安全可靠、稳定性强的优点。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段梁运输滑移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车体(3),所述小车车体(3)通过其底面均布设置的移动滚轮(6)滑动设于底座(1)上;所述底座(1)的前后侧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钢轨(2),每一个限位钢轨(2)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导轮槽(21);所述底座(1)和两个所述限位钢轨(2)之间形成导轨槽(8),所述小车车体(3)的底部置于所述导轨槽(8)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段梁运输滑移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车体(3),所述小车车体(3)通过其底面均布设置的移动滚轮(6)滑动设于底座(1)上;所述底座(1)的前后侧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钢轨(2),每一个限位钢轨(2)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导轮槽(21);所述底座(1)和两个所述限位钢轨(2)之间形成导轨槽(8),所述小车车体(3)的底部置于所述导轨槽(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段梁运输滑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车体(3)包括载物板(31)和底板(33),所述载物板(31)的两端与所述底板(33)的两端之间分别通过一个第二支撑板(32)支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段梁运输滑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板(31)、第二支撑板(32)和底板(33)的连接处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节段梁运输滑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3)的侧壁上安装有用于推动限位导轮(11)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文朝夏雷戴东利薄勇方志强孙星李满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