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式清罐油泥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022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式清罐油泥处理设备,包括车载系统、两相分离罐、溢油储油箱、初步处理箱、初步过滤箱、吸入装置,所述初步处理箱固定在车载系统的后顶端,所述吸入装置连接在初步处理箱的顶部,所述溢油储油箱连接在初步处理箱的侧面,所述初步过滤箱设立在初步处理箱的顶部,所述两相分离箱连接在初步处理箱的前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既优化污油处理设备的设计,改变传统的清污船的设计,提高了清污的能力,增加清污的负重量,另外设备所采用物液分离的两相分离罐,能够将深化处理污泥,增设采用的处理药剂,能够使得污泥的处理得到进一步的净化,设备所采用的均为不锈钢材料,耐腐蚀耐用,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式清罐油泥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清罐油泥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式清罐油泥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清罐油泥一般由水、泥、油类有机物组成,清罐油泥主要特征有:含水量高,总体积大;含大量有机物,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属于危险废物,有害成分多数超标,会造成严重污染,在石油资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有效回收清罐油泥中的原油、不仅可节约宝贵的石油资源、消除环境污染,同时可产生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式清罐油泥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式清罐油泥处理设备,包括车载系统、两相分离罐、溢油储油箱、初步处理箱、初步过滤箱、吸入装置,所述初步处理箱固定在车载系统的后顶端,所述吸入装置连接在初步处理箱的顶部,所述溢油储油箱连接在初步处理箱的侧面,所述初步过滤箱设立在初步处理箱的顶部,所述两相分离箱连接在初步处理箱的前侧,所述初步处理箱由药剂投放装置、溶剂箱、搅拌装置、加热装置组成,所述溶剂箱顶部开设有入料口和入药口,所述药剂投放装置设立在溶剂箱顶侧的入药口,所述搅拌装置设立在溶剂箱的中间,所述加热装置设立在溶剂箱的内底侧,所述两相分离罐和初步处理箱之间设立有离心式输送装置。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两相分离罐由分离罐、内层分离滤网、清污螺纹杆、滤网电机、螺纹杆电机组成,所述内层分离滤网设在分离罐的内部,所述清污螺纹杆设在内层分离滤网的内部,且紧贴在内层分离滤网的内壁,所述螺纹杆电机连接在清污螺纹杆的后端,所述内层分离滤网前端设有传动连接轮,所述滤网电机通过传动皮带连接在内层分离滤网前端的传动连接轮上。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吸入装置由管道和离心泵组成,所述离心泵连接在管道的中间,所述管道连接在溶剂箱顶部的入料口。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溶剂箱由不锈钢板焊接制成,所述分离罐由不锈钢管制成,所述内层分离滤网由不锈钢丝编织制成,所述清污螺纹杆由碳钢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利既优化污油处理设备的设计,改变传统的清污船的设计,提高了清污的能力,增加清污的负重量,另外设备所采用物液分离的两相分离罐,能够将深化处理污泥,增设采用的处理药剂,能够使得污泥的处理得到进一步的净化,设备所采用的均为不锈钢材料,耐腐蚀耐用,宜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体平面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初步处理箱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两相分离罐平面示意图。图中:1-车载系统,2-两相分离罐,3-溢油储油箱,4-初步处理箱,5-初步过滤箱,6-吸入装置,7-药剂投放装置,8-溶剂箱,9-搅拌装置,10-加热装置,11-入料口,12-入药口,13-离心式输送装置,14-分离罐,15-内层分离滤网,16-清污螺纹杆,17-滤网电机,18-螺纹杆电机,19-传动连接轮,20-传动皮带,21-管道,22-离心泵,23-放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一种车载式清罐油泥处理设备,包括车载系统1、两相分离罐2、溢油储油箱3、初步处理箱4、初步过滤箱5、吸入装置6,所述初步处理箱4固定在车载系统1的后顶端,所述吸入装置6连接在初步处理箱4的顶部,所述溢油储油箱3连接在初步处理箱4的侧面,所述初步过滤箱5设立在初步处理箱4的顶部,所述两相分离箱2连接在初步处理箱4的前侧,所述初步处理箱4由药剂投放装置7、溶剂箱8、搅拌装置9、加热装置10组成,所述溶剂箱8顶部开设有入料口11和入药口12,所述药剂投放装置7设立在溶剂箱8顶侧的入药口11,所述搅拌装置9设立在溶剂箱8的中间,所述加热装置10设立在溶剂箱8的内底侧,所述两相分离罐2和初步处理箱4之间设立有离心式输送装置13。所述两相分离罐2由分离罐14、内层分离滤网15、清污螺纹杆16、滤网电机17、螺纹杆电机18组成,所述内层分离滤网15设在分离罐14的内部,所述清污螺纹杆16设在内层分离滤网15的内部,且紧贴在内层分离滤网15的内壁,所述螺纹杆电机18连接在清污螺纹杆16的后端,所述内层分离滤网15前端设有传动连接轮19,所述滤网电机17通过传动皮带20连接在内层分离滤网15前端的传动连接轮19上。所述吸入装置6由管道21和离心泵22组成,所述离心泵22连接在管道的中间,所述管道21连接在溶剂箱8顶部的入料口11。所述溶剂箱8由不锈钢板焊接制成,所述分离罐14由不锈钢管制成,所述内层分离滤网15由不锈钢丝编织制成,所述清污螺纹杆16由碳钢材料制成。本技术工作原理:设备的吸入装置从河道内吸出污泥油,将污泥油吸入到设备的初步过滤箱内,在初步过滤箱内,可以将吸入的大型颗粒、杂物进行简单过滤,并且分离出来,其次在经过初步过滤箱后,流入到初步处理箱内,在箱内由于加热装置的加热作用,使得污油泥内的油质进行析出,并且在初步处理箱侧面的溢油储油箱进行收集,并且剩余的污油泥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使得搅拌均匀,达到饱和状态,并由离心式输送装置输送至两相分离罐内,在两相分离罐内,首先对污油泥进行脱水处理,将污油泥的水分从内层分离滤网留到分离罐内,并且从分离罐的底面的放水口流出,剩余的污油泥撑位类似固体的糊状物,在清污螺纹杆的作用下,将糊状污油泥从内层分离滤网内通过螺纹杆的螺纹绞出,并且完成一次处理。以上所述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式清罐油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系统(1)、两相分离罐(2)、溢油储油箱(3)、初步处理箱(4)、初步过滤箱(5)、吸入装置(6),所述初步处理箱(4)固定在车载系统(1)的后顶端,所述吸入装置(6)连接在初步处理箱(4)的顶部,所述溢油储油箱(3)连接在初步处理箱(4)的侧面,所述初步过滤箱(5)设立在初步处理箱(4)的顶部,所述两相分离箱(2)连接在初步处理箱(4)的前侧,所述初步处理箱(4)由药剂投放装置(7)、溶剂箱(8)、搅拌装置(9)、加热装置(10)组成,所述溶剂箱(8)顶部开设有入料口(11)和入药口(12),所述药剂投放装置(7)设立在溶剂箱(8)顶侧的入药口(11),所述搅拌装置(9)设立在溶剂箱(8)的中间,所述加热装置(10)设立在溶剂箱(8)的内底侧,所述两相分离罐(2)和初步处理箱(4)之间设立有离心式输送装置(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式清罐油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系统(1)、两相分离罐(2)、溢油储油箱(3)、初步处理箱(4)、初步过滤箱(5)、吸入装置(6),所述初步处理箱(4)固定在车载系统(1)的后顶端,所述吸入装置(6)连接在初步处理箱(4)的顶部,所述溢油储油箱(3)连接在初步处理箱(4)的侧面,所述初步过滤箱(5)设立在初步处理箱(4)的顶部,所述两相分离箱(2)连接在初步处理箱(4)的前侧,所述初步处理箱(4)由药剂投放装置(7)、溶剂箱(8)、搅拌装置(9)、加热装置(10)组成,所述溶剂箱(8)顶部开设有入料口(11)和入药口(12),所述药剂投放装置(7)设立在溶剂箱(8)顶侧的入药口(11),所述搅拌装置(9)设立在溶剂箱(8)的中间,所述加热装置(10)设立在溶剂箱(8)的内底侧,所述两相分离罐(2)和初步处理箱(4)之间设立有离心式输送装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式清罐油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分离罐(2)由分离罐(14)、内层分离滤网(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庆赵云张道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创源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