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调质用高效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26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泥调质用高效混合装置,包括有混合单元、絮凝剂导入单元、湍流单元、搅拌单元;混合单元沿进料方向依次设有进料口、第一混合管体、连接口、第二混合管体、出料口;絮凝剂导入单元包括有第一絮凝剂导入管和第二絮凝剂导入管;湍流单元设于第一混合管体内,并位于第一絮凝剂导入管接入口与连接口之间;搅拌单元设于第二混合管体内,并位于第二絮凝剂导入管接入口与出料口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泥调质用高效混合装置,其结构简单,采用导入絮凝剂与污泥进行混合,通过设置湍流单元和搅拌单元,实现剧烈紊流及机械搅拌,从而使液态污泥与混凝剂进行充分混合,使混合及絮凝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调质用高效混合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泥处理
,涉及一种污泥调质用高效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污水排放量和作为污水处理产物的污泥的产量急剧增加。一方面未经适当处理的污泥进入环境后,会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构成了严重威胁;另一方面污泥中的大量有益成分不善加利用又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有机结合是当今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的大势所趋。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这些污泥的含水率通常超过99%。高的污泥含水率伴随着大的污泥体积,导致污泥的运输费用高、运输难度大、占用大量的处理场地。在污泥处理过程中,通过向高含水率污泥投加混凝剂或絮凝剂以破坏溶胶的稳定性,使污泥胶体和悬浮物颗粒絮凝成较大的絮凝体而从水中分离出来,以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之为混凝沉淀法。由于混凝作用是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一般认为是由凝聚和絮凝两个作用过程组成。凝聚是指胶体颗粒脱稳并形成细小的凝聚体的过程;絮凝则指胶体脱稳后(或由于高分子物质的吸附架桥作用)聚结成大颗粒絮体的过程。凝聚是瞬间的,只需要将化学药剂扩散到全部液态污泥的时间即可;絮凝则需要一定时间去完成。水力条件对混凝效果有及其重要的影响。在混凝过程中,混合阶段的要求是使药剂迅速均匀的分散到全部液态污泥中,充分水解,使胶体脱稳,并借助水流紊动进行凝聚,因此需要剧烈的搅拌,为混凝创造最佳的水力条件。目前,混合设备应该满足3个条件:保证混凝剂均匀地扩散到整个液态污泥中;混合时间不宜长;能使液态污泥剧烈搅拌。常用的混合设备包括以下几种:水泵混合器、管道混合器、压力式多孔隔板混合器、机械混合器、涡流式混合器、桨板式机械混合器和射流混合器。但目前这些污泥处理设备结构复杂,整个结构占用空间大,絮凝剂与污泥水的混合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与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紊流剧烈、搅拌充分的污泥调质用高效混合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泥调质用高效混合装置,包括有混合单元、絮凝剂导入单元、湍流单元、搅拌单元;所述混合单元沿进料方向依次设有进料口、第一混合管体、连接口、第二混合管体、出料口,所述第一混合管体与第二混合管体之间经连接口固定连接;所述絮凝剂导入单元包括有第一絮凝剂导入管和第二絮凝剂导入管,所述第一絮凝剂导入管接入所述第一混合管体内,所述第二絮凝剂导入管接入所述第二混合管体内;所述湍流单元设于所述第一混合管体内,并位于第一絮凝剂导入管接入口与连接口之间;所述搅拌单元设于所述第二混合管体内,并位于第二絮凝剂导入管接入口与出料口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合管体与第二混合管体之间的连接口经法兰固定连接。从而使第一混合管体与第二混合管体之间经连接口密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合管体和第二混合管体的材质为不锈钢。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合管体和第二混合管体的形状为圆筒状。优选地,所述第一絮凝剂导入管的竖直轴线与第一混合管体的水平轴线垂直。优选地,所述第一絮凝剂导入管的出料端位于第一混合管体内,所述第一絮凝剂导入管的出料端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出药孔,所述第一絮凝剂导入管的进料端位于所述第一混合管体外。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出药孔为4~8个,相邻所述第一出药孔之间等距离分布。优选地,所述第二絮凝剂导入管的竖直轴线与第二混合管体的水平轴线垂直。优选地,所述第二絮凝剂导入管的出料端位于第二混合管体内,所述第二絮凝剂导入管的出料端顶部设有第二出药孔,所述第二絮凝剂导入管的进料端位于所述第二混合管体外。更优选地,所述第二出药孔位于所述第二混合管体的水平轴线上。优选地,经所述第一絮凝剂导入管流入第一混合管体的絮凝剂量大于经所述第二絮凝剂导入管流入第二混合管体的絮凝剂量。从而先使絮凝剂与液体污泥充分反应后,后续增加相对少量絮凝剂进一步提高絮凝效果。优选地,所述第一絮凝剂导入管和第二絮凝剂导入管中使用的絮凝剂为常规使用的絮凝剂,均可从市场上购买获得。优选地,所述湍流单元沿进料方向依次设有挡板、支架、多孔隔板,所述挡板呈圆锥形,所述挡板的圆锥形底面与所述支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另一端与所述多孔隔板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多孔隔板设于所述连接口上,所述多孔隔板上设有多个透孔。更优选地,所述挡板的锥角角度为90~120°。更优选地,所述挡板的圆锥形底面与所述支架一端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更优选地,所述支架另一端与所述多孔隔板可拆卸式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更优选地,所述多孔隔板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连接口上。所述固定件为螺栓。更优选地,所述多孔隔板呈圆形平板,所述多孔隔板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第二混合管体的内径,所述多孔隔板的厚度为50~150mm。更优选地,所述透孔的形状选自圆形或环形中的一种。更优选地,所述透孔的开孔率为50~80%。所述开孔率为透孔的开孔面积与多孔隔板的总面积之比的百分比。优选地,所述搅拌单元包括以下部件: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贯穿所述第二混合管体一侧侧壁;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位于所述第二混合管体内且与所述连接轴一端相连接;电机,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二混合管体外且与所述连接轴另一端相连接,用于驱动连接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桨旋转。更优选地,所述搅拌桨为中间部分加固的矩形板,所述搅拌桨的侧边呈直边、锯齿边或波浪边中的一种。更优选地,所述电机为常规使用的可变频调节的变频电机。所述电机可根据实际工况需求调整转速,从而调节搅拌桨转速。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泥调质用高效混合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泥调质用高效混合装置,其结构简单,采用全新的第一混合管体与第二混合管体的结构,实现对絮凝剂与污泥水的混合,其混合效率高、效果好,并且整个结构占用空间小。(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泥调质用高效混合装置,通过第一絮凝剂导入管和第二絮凝剂导入管,采用导入絮凝剂与污泥进行混合,其混合效果好、速度快,实现连续混合,效率高。(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泥调质用高效混合装置,通过设置湍流单元和搅拌单元,实现剧烈紊流及机械搅拌,从而使液态污泥与混凝剂进行充分混合。同时,其搅拌单元采用旋转电机提供动力,增大混合程度,设置螺旋状叶片,使混合器内絮凝剂能持续均匀与污泥颗粒接触,有效的增加了絮凝剂颗粒对胶体颗粒的架桥和吸附作用,使混合及絮凝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一种污泥调质用高效混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中第一混合管体与第二混合管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的湍流单元中第一絮凝剂导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的湍流单元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技术的湍流单元中多孔隔板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调质用高效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混合单元(1)、絮凝剂导入单元、湍流单元(3)、搅拌单元(4);所述混合单元(1)沿进料方向依次设有进料口(11)、第一混合管体(12)、连接口(15)、第二混合管体(13)、出料口(14),所述第一混合管体(12)与第二混合管体(13)之间经连接口(15)固定连接;所述絮凝剂导入单元包括有第一絮凝剂导入管(21)和第二絮凝剂导入管(22),所述第一絮凝剂导入管(21)接入所述第一混合管体(12)内,所述第二絮凝剂导入管(22)接入所述第二混合管体(13)内;所述湍流单元(3)设于所述第一混合管体(12)内,并位于第一絮凝剂导入管(21)接入口与连接口(15)之间;所述搅拌单元(4)设于所述第二混合管体(13)内,并位于第二絮凝剂导入管(22)接入口与出料口(14)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调质用高效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混合单元(1)、絮凝剂导入单元、湍流单元(3)、搅拌单元(4);所述混合单元(1)沿进料方向依次设有进料口(11)、第一混合管体(12)、连接口(15)、第二混合管体(13)、出料口(14),所述第一混合管体(12)与第二混合管体(13)之间经连接口(15)固定连接;所述絮凝剂导入单元包括有第一絮凝剂导入管(21)和第二絮凝剂导入管(22),所述第一絮凝剂导入管(21)接入所述第一混合管体(12)内,所述第二絮凝剂导入管(22)接入所述第二混合管体(13)内;所述湍流单元(3)设于所述第一混合管体(12)内,并位于第一絮凝剂导入管(21)接入口与连接口(15)之间;所述搅拌单元(4)设于所述第二混合管体(13)内,并位于第二絮凝剂导入管(22)接入口与出料口(1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调质用高效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管体(12)与第二混合管体(13)之间的连接口(15)经法兰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调质用高效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絮凝剂导入管(21)的出料端位于第一混合管体(12)内,所述第一絮凝剂导入管(21)的出料端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出药孔(211),所述第一絮凝剂导入管(21)的进料端位于所述第一混合管体(12)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泥调质用高效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药孔(211)为4~8个,相邻所述第一出药孔(211)之间等距离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调质用高效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絮凝剂导入管(22)的出料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文廖洪秀赵宁华阮燕霞唐秀华魏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申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