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及光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96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58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透镜驱动装置包括:盖;壳体,布置在盖的内部;线筒,布置在壳体的内部;磁体,布置在壳体中;第一线圈,布置在线筒中并面对磁体;第一基板,布置在壳体的下方并包括面对磁体的第二线圈;第二基板,布置在第一基板的下方;以及基座,布置在第二基板的下方,其中,基座包括主体和从主体向上突出的突起,第二基板的外侧布置成面对突起的内侧,并且突起的上表面位于与第一基板的上表面相同或比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低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及光学装置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和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教示总体上涉及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及光学装置。
技术介绍
本段落提供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背景信息,但不一定是现有技术。伴随着各种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的普遍化以及无线互联网服务的商业化,与移动终端有关的消费者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以使各种类型的外围装置安装在移动终端上。相机模块是捕获图片或视频中的对象的代表物之一。近来,已开发出这样的相机模块:通过安装有透镜驱动装置以响应于与对象的距离而自动地调节焦点,而配备有AF(自动聚焦)功能,或者这样的相机模块配备有OIS(光学图像稳定)功能,OIS(光学图像稳定)功能被配置为使透镜模块向垂直于光学方向的方向移动或倾斜以抵消由外力引起的从图像产生的振动(移动)。通常,透镜驱动装置具有在由盖和基座形成的内部空间内嵌入有各种部件的形状。因为对于减小相机模块的整体尺寸的要求,因此难以获得用于盖和基座的粘合空间(密封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示例性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获得盖和基座的粘合空间的透镜驱动装置。技术方案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包括:盖;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盖中;线筒,所述线筒设置在壳体中;磁体,所述磁体设置在壳体中;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线筒中并且面对磁体;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置在壳体的下方并且包括面对磁体的第二线圈;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的下方;以及基座,所述基座设置在第二基板的下方,其中,基座包括主体以及从主体向上突出的突起,第二基板的外侧设置成面对突起的内侧,并且突起的上表面位于与第一基板的上表面相同或更低的位置。突起的上表面与基座的主体的上表面之间的长度可以等于或短于从第一基板的上表面到第二基板的下表面的长度。突起的上表面可以与第二基板的上表面的高度相同。盖可以包括上板以及从上板向下延伸的侧板,其中,突起的外表面可以面对盖的侧板的内表面,并且粘合剂可以设置在突起的外表面与盖的侧板之间。基座的外部可以面对盖的侧板的内表面,并且基座的外部可以形成有台阶,并且台阶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有盖的侧板的下表面。突起的外部可以从基座的外表面向上延伸。台阶的上表面的宽度可以等于或大于盖的侧板的厚度。突起的高度可以大于0.1mm但小于0.5mm。突起的高度可以大于第二基板的厚度的80%。突起的上表面可以位于与第一基板的下表面相同或更低的位置。突起的上表面可以面对第一基板的下表面。粘合剂可以设置在突起的内表面与第二基板的外表面之间。基座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侧表面;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设置在第一侧表面的相对侧;第三侧表面,所述第三侧表面设置成垂直于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以及第四侧表面,所述第四侧表面设置在第三侧表面的相对侧,其中,突起可以包括从基座的第一侧表面向上延伸的第一突起、从基座的第二侧表面向上延伸的第二突起、从基座的第三侧表面向上延伸的第三突起以及从基座的第四侧表面向上延伸的第四突起。第二基板可以包括:第一连接基板,所述第一连接基板延伸到基座的第一侧表面;以及第二连接基板,所述第二连接基板延伸到基座的第二侧表面;其中,基座的第一侧表面可以包括设置有第一连接基板的第一容纳部,基座的第二侧表面可以包括设置有第二连接基板的第二容纳部,第一突起可以包括通过相互间隔开而设置在第一容纳部的一侧处的1-1突起,以及设置在第一容纳部的另一侧处的1-2突起,第二突起可以包括通过相互间隔开而设置在第二容纳部的一侧的2-1突起、以及设置在第二容纳部的另一侧处的2-2突起。盖可以包括上板和从上板向下延伸的第一侧板,并且基座可以进一步包括从第一侧表面向外突出用以支撑第一侧板的第一台阶。第一侧板的内部侧表面可以面对第一侧表面和第一突起的外部侧表面,并且粘合剂可以设置在第一侧板的内部侧表面与第一侧表面之间、以及第一侧板的内部侧表面与第一突起的外部侧表面之间。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包括:盖;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盖的内部;线筒,所述线筒设置在壳体的内部;透镜模块,所述透镜模块设置在线筒的内部;磁体,所述磁体设置在壳体上;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线筒上并且面对磁体;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设置在壳体的下方并且面对磁体;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的下方;基座,所述基座设置在第二基板的下方;主基板,所述主基板设置在基座的下方;以及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安装在主基板上,其中,基座可以包括主体和从主体向上突出的突起,第二基板的外部侧表面可以被设置为面对突起的内部侧表面,并且突起的上表面可以位于与第一基板的上表面相同或更低的位置。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包括:盖;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盖的内部;线筒,所述线筒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磁体,所述磁体设置在壳体上;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线筒上并且面对磁体;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设置在壳体的下方并且面对磁体;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的下方;以及基座,所述基座设置在第二基板的下方,其中,基座可以包括从边缘向上突出的突起,第一基板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二基板的宽度使得第一基板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可以从第二基板露出,突起的上表面可以与第一基板的露出的下表面在垂直方向上重叠,并且突起的外部侧表面可以面对盖,并且粘合剂可以设置在突起的外部侧表面与盖之间。有益效果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基座追加设置有突起,并且突起通过粘合剂耦接至盖的内部侧表面。为了确保用于布置基座的突起的空间,第二基板避让,并且基座的突起通过第二基板的避让而设置在备用空间上。因此,可以保持相机模块的整体尺寸以确保足够的密封面积。此外,当基座和第二基板被耦接时,基板可以通过突起被准确地引导。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沿着线A-A’截取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沿着线B-B’截取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盖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线筒、第一弹性构件、第二弹性构件、感测磁体和补偿磁体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壳体、磁体和第一传感器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基板、基座、第三弹性构件、第二线圈和第二传感器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基座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基板和基座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11是图10的侧视图。图12是由图11的立体图得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变型的基板和基座的侧视图。图13是由图11的立体图得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变型的基板和基座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n盖;/n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盖中;/n线筒,所述线筒设置在所述壳体中;/n磁体,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n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线筒上并且面对所述磁体;/n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方并且包括面对所述磁体的第二线圈;/n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下方;以及/n基座,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下方,/n其中,所述基座包括主体以及从所述主体向上突出的突起,/n其中,所述第二基板的外部侧表面面对所述突起的内部侧表面,并且/n其中,所述突起的上表面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相同的位置处或者比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低的位置处。/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30 KR 10-2017-0162974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
盖;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盖中;
线筒,所述线筒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磁体,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线筒上并且面对所述磁体;
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方并且包括面对所述磁体的第二线圈;
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下方;以及
基座,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下方,
其中,所述基座包括主体以及从所述主体向上突出的突起,
其中,所述第二基板的外部侧表面面对所述突起的内部侧表面,并且
其中,所述突起的上表面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相同的位置处或者比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低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突起的上表面与所述基座的所述主体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或短于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上表面到所述第二基板的下表面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突起的所述上表面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基板的上表面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盖包括上板以及从所述上板向下延伸的侧板,
其中,所述突起的外部侧表面面对所述盖的所述侧板的内部侧表面,并且
其中,粘合剂被设置在所述突起的所述外部侧表面与所述盖的所述侧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基座的外部侧表面面对所述盖的所述侧板的内部侧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基座包括形成在所述外部侧表面上的台阶,并且
其中,所述盖的所述侧板的下表面设置在所述台阶的上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台阶的所述上表面的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盖的所述侧板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突起的外部侧表面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基座的外部侧表面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突起的所述上表面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基板的下表面相同的位置处或者比所述第一基板的下表面低的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突起的所述上表面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下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粘合剂被设置在所述突起的所述内部侧表面与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外部侧表面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基座包括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的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
其中,所述突起包括从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一侧表面向上延伸的第一突起、从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二侧表面向上延伸的第二突起、从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三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泰真闵相竣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