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9157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49
提供一种发动机装置,其能够不降低支撑刚性而扩大壳体的内部空间。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发动机(2)具有:作为安装部的安装肋(11),其经由多个支撑部(81,82)安装在壳体(11)上,并且其中后下支撑部(82)作为支撑部之一安装在壳体(11)中;以及安装托架(91),其借助紧固螺栓(90)紧固至曲轴箱(46)的底部并安装在安装肋(11)上,其中紧固螺栓(90)插入穿过设置在安装托架(91)上的通孔(92a),并拧入在曲轴箱(46)的底部的角部沿斜向内方向形成的螺孔(46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发动机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包括发动机和容纳发动机的壳体的发动机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便携式发动机动力设备,其构造成使得发动机和由发动机驱动的动力设备容纳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中,并且在壳体的上部设置有搬运手柄(例如,专利文献1)。在该发动机动力设备中,发动机的曲轴箱、气缸体和气缸盖由护罩覆盖,并且发动机的气缸盖罩经由形成在护罩的上部中的开口暴露,以便由壳体的搬运手柄弹性地支撑。因此,当抓握搬运手柄并且提起发动机动力设备时,发动机和动力设备的负载直接作用在搬运手柄上。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2001-27127A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完成的任务然而,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发动机动力设备具有以下问题。发动机的曲轴箱在相对于曲轴的轴线倾斜的分型面上被分成前半部和后半部。前半部与气缸体和气缸盖一体形成,前半部和后半部通过螺栓连接。另一方面,发动机的下支撑结构构造成使得附接托架通过平行于曲轴的轴线延伸的两个螺栓接合到曲轴箱的后半部的下部,并且附接托架由壳体支撑。因此,在发动机的后侧需要用于提供下支撑结构的空间,因此,壳体内的空间可能减小或者壳体需要增大。鉴于现有技术的这种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不降低支撑刚度的情况下扩大壳体内的空间的发动机装置。完成任务的手段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装置(1),其包括:发动机(2);以及收纳该发动机的壳体(11),其中该发动机包括构成其下部的曲轴箱(46),并经由支撑部(81,82)附接至所述壳体,所述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支撑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安装部(11b)和通过紧固螺栓(90)紧固到所述曲轴箱的底部并附接到所述安装部的附接托架(91),并且所述紧固螺栓(90)穿过设置在所述附接托架中的通孔(92a)并拧入在所述曲轴箱的底部的角部处斜向内形成的螺孔(46e)中。根据该构造,紧固螺栓和附接托架向下移位,并且壳体内的空间相应地扩大。此外,由于螺孔形成在具有高刚度的曲轴箱的底部的角部处,所以支撑刚度不会降低。优选地,在上述构造中,所述曲轴箱(46)包括在相对于曲轴轴线倾斜地形成的界面(46b)上通过螺栓(52)彼此结合的第一半部(46c)和第二半部(46d),并且所述第二半部设置有螺孔(46e),并且所述螺孔与所述界面正交。根据该构造,如同用于将第二半部紧固到第一半部的螺栓的通孔与所述界面正交一样,所述螺孔的方向与所述界面正交,从而能够容易地形成螺孔。优选地,在上述构造中,所述附接托架(91)经由水平穿过设置在所述附接托架中的附接孔(93a)和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1b)中的支撑孔(11d)的安装轴向构件(95,96)附接到所述安装部,并且当沿所述紧固螺栓(90)的轴向方向观察时,所述安装轴向构件至少部分地与所述紧固螺栓重叠。根据该构造,经由紧固螺栓从发动机传递到附接托架的载荷被线性地传递到安装螺栓。因此,作用在附接托架上的弯曲力矩变小,并且作用在紧固螺栓和螺孔上的弯曲力矩也变小。因此,可以防止支撑刚度降低。优选地,在上述构造中,所述安装部(11b)设置在所述安装轴向构件(95,96)的两个端部中的每一端部处,所述附接托架(91)包括围绕所述安装轴向构件的在其所述两个端部之间的中间部的两个圆筒部(93),并且每个圆筒部经由设置在所述安装轴向构件(95,96)的外周和所述圆筒部的内周之间的橡胶衬套(94)由所述安装轴向构件支撑。根据该构造,可以防止发动机的振动被传递到壳体。优选地,在上述构造中,所述通孔(92a)设置在所述附接托架(91)的在所述两个圆筒部(93)之间的部分中。根据该构造,可以防止附接托架的尺寸增大。优选地,在上述构造中,所述安装轴向构件(95,96)包括安装螺栓(96)和围绕该安装螺栓的轴环(95)。根据该构造,可以防止在紧固安装螺栓时橡胶衬套被压靠在安装螺栓上。优选地,在上述构造中,所述发动机装置还包括消音器(61),该消音器容纳排气催化剂(62)并且设置在所述壳体(11)和所述发动机(2)的附接有所述附接托架(91)的那一侧之间限定的空间中。根据该构造,容纳排气催化剂的消音器设置在由于附接托架的上述布置而扩大的空间中,从而能够增大消音器的尺寸。因此,能够在不降低消音器的消音效果的情况下增大排气催化剂的尺寸,从而提高排气的净化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在不降低支撑刚度的情况下扩大壳体内的空间的发动机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发动机发电机的侧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箭头II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沿图2的线IV-IV剖切壳体的发动机发电机的内部的侧视图;图4是沿着图2的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图5是示出沿图3的线V-V的发动机的后部的剖视图;以及图6是图4的部分VI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发动机发电机1包括发动机2(见图3和图4)和作为由发动机2驱动的动力设备的发电机3(见图3和图4)。发动机发电机1是通过发动机2驱动发电机3发电的发动机动力设备。发动机2和发电机3构成作为动力单元的发电单元4,并且容纳在壳体11中。壳体11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限定发动机发电机1的外观。在该意义上,发动机发电机1是包括发动机2和壳体11的发动机装置。壳体11包括左侧盖12、右侧盖13、前盖14、后盖15和下盖16。左侧盖12和右侧盖13彼此一体地结合,并且用于搬运发动机发电机1的搬运手柄17形成在左侧盖12和右侧盖13的上部中。在搬运手柄17的内部形成有格子状的加强肋17a(见图3和图4)。左侧盖12设置有火花塞更换盖12a(见图1和图2),右侧盖13设置有维修盖13a(见图2)。前盖14设置有操作面板18、布置在操作面板18后面以控制发动机2和发电机3的操作的控制单元19、以及布置在控制单元19后面以控制发电机3的输出频率的逆变器单元20。此外,前盖14的下部设置有空气引入开口14a(见图3),用于将供应到发动机2的冷却空气和新鲜空气引入到壳体11中。后盖15设置有用于从壳体11排出冷却空气的冷却空气排出口15a和用于排出发动机2的燃烧气体的排气排出口15b。下盖16设置有四个橡胶支撑腿21,当发动机发电机1放置在地面或地板上时,这四个橡胶支撑腿21抵靠地面或地板。由FRP制成的左加强框架和右加强框架26(在图1和图3中仅示出左加强框架26)设置在壳体11的前部。每个加强框架26形成为倒L形。每个加强框架26的下端通过螺栓28固定到下盖16的侧表面。每个加强框架26从其下端沿相应的左侧盖12和右侧盖13的内表面在横向方向上向上和向内延伸。每个加强框架26的上端设置有向上弯曲的附接部分26a。左加强框架和右加强框架26整体上具有门状形状,并且在附接部26a彼此相对并且在搬运手柄17的前部处介于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装置,该发动机装置包括:/n发动机;以及/n容纳所述发动机的壳体,/n其中,所述发动机包括构成其下部的曲轴箱,并且经由支撑部附接到所述壳体,/n所述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支撑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安装部和通过紧固螺栓紧固到所述曲轴箱的底部并附接到所述安装部的附接托架,并且/n所述紧固螺栓穿过设置在所述附接托架中的通孔,并拧入在所述曲轴箱的底部的角部处斜向内形成的螺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发动机装置,该发动机装置包括:
发动机;以及
容纳所述发动机的壳体,
其中,所述发动机包括构成其下部的曲轴箱,并且经由支撑部附接到所述壳体,
所述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支撑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安装部和通过紧固螺栓紧固到所述曲轴箱的底部并附接到所述安装部的附接托架,并且
所述紧固螺栓穿过设置在所述附接托架中的通孔,并拧入在所述曲轴箱的底部的角部处斜向内形成的螺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中,所述曲轴箱包括在相对于曲轴轴线倾斜形成的界面上通过螺栓彼此结合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并且
所述第二半部设置有所述螺孔,并且所述螺孔与所述界面正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中,所述附接托架经由水平穿过设置在所述附接托架中的附接孔和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中的支撑孔的安装轴向构件附接到所述安装部,并且
当沿所述紧固螺栓的轴向观察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野昌平甲斐大志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