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成崑专利>正文

便携式多功能绳索升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89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绳索升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转轴,所述壳体一侧还设置有蜗杆壳,所述蜗杆壳内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蜗杆上连接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安装有蜗轮和半圆绕线轮,所述转轴处于半圆绕线轮两侧分别套设有用于固定导向轮的扁钢,所述扁钢与半圆绕线轮径向平行,所述扁钢处于半圆绕线轮顶部之间设有用于改变钢丝绳方向及角度的第一导向轮,扁钢位于半圆绕线轮底部之间用于改变钢丝绳方向及角度的第二导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现有绕线轮上缠绕钢丝绳有限无法满足不同爬升高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受角度限制、可升降和水平爬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多功能绳索升降器
本技术属于升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绳索升降器。
技术介绍
在野外升降作业、高楼蜘蛛人、高空救援以及军事战术应用等领域中,常常会遇到人或机器沿着绳索做升降移动的情况,在已经公开的专利(CN206915632U)中,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蜗轮和绕线筒,所述壳体的一侧还设置有蜗杆壳,所述蜗杆壳内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蜗杆上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上连板和下连板,所述上连板和下连板之间设置有操作扶手。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主要由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从动链轮和主动链轮构成,所述从动锥齿轮安装在蜗杆的下部,所述蜗杆壳的底部还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安装有主动锥齿轮,另一端安装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蜗杆壳的上部还设置有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链条相连接,所述主动链轮上安装有曲柄,所述曲柄上安装有驱动手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锂电池和齿圈,所述驱动电机和锂电池均固定在壳体上,所述齿圈固定在主动链轮上,所述驱动电机与齿圈齿连接。所述壳体主要由左端盖、右端盖和防护罩构成,所述左端盖、右端盖之间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部设置有轴承和螺母,所述轴承安装在右端盖和防护罩之间。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置有连接卡扣、挂钩和导向轮。上述专利采用蜗轮和蜗杆驱动钢丝绳移动,绕线筒上的钢丝绳全部在绕线筒上,因此钢丝绳缠绕在绕线筒上的钢丝绳长度有限,若需爬升更高的高度,需要更换不同绕线筒。野外升降作业时,绕线筒携带不便且安装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绕线筒上缠绕钢丝绳有限无法满足不同爬升高度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受角度限制、可升降和水平爬行的便携式多功能绳索升降器。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绳索升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转轴,所述壳体一侧还设置有蜗杆壳,所述蜗杆壳内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蜗杆上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转轴上安装有蜗轮和半圆绕线轮,所述转轴上安装有蜗轮和半圆绕线轮,所述转轴处于半圆绕线轮两侧分别套设有用于固定导向轮的扁钢,所述扁钢纵向与半圆绕线轮径向平行,所述扁钢处于半圆绕线轮顶部之间设有用于改变钢丝绳方向及角度的第一导向轮,扁钢位于半圆绕线轮底部之间用于改变钢丝绳方向及角度的第二导向轮。本技术在使用时,先保持钢丝绳一端不动,将钢丝绳穿过第一导向轮后与半圆绕线轮垂直,钢丝绳在绕线轮上缠绕两三圈后,钢丝绳与半圆绕线轮垂直穿过第二导向轮后固定另一端,在升降或水平爬行时,保持钢丝绳不动,操作驱动装置,即可驱动半圆绕线轮正反转,使便携式多功能绳索升降器进行升降或水平爬行。进一步地,所述扁钢位于半圆绕线轮顶部之间横向固定有第一导向轮轴,扁钢位于半圆绕线轮底部之间横向固定有第二导向轮轴,所述第一导向轮轴及第二导向轮轴上分别套设有第一导向轮及第二导向轮。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轮轴及第二导向轮轴上还分别套设有使第一导向轮及第二导向轮处于不同侧的导向轴套管,经过第一导向轮的钢丝绳紧贴半圆绕线轮处于第一导向轮侧,经过第二导向轮的钢丝绳紧贴半圆绕线轮处于第二导向轮侧。优选的,所述半圆绕线轮及导向轮上用于钢丝绳缠绕的外圈面呈弧形,防止钢丝绳从绕线轮或导向轮上滑出。优选的,所述半圆绕线轮选用尼龙料,增加半圆绕线轮与钢丝绳的摩擦及阻力。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13的一端呈固定状,另一端呈固定状或自由状。所述钢丝绳处于垂直状时,钢丝绳顶端固定,底端加配重;钢丝绳处于非垂直状时,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固定,所述配重的重量为15kg-20kg。本技术中的半圆绕线轮转动时,钢丝绳随着进口的进入在半圆绕线轮槽内的角度下向出口移动和滑动(后进的钢丝绳紧贴着先进的钢丝绳向出口移动和滑动),则不会产生咬钢丝绳的现象,即后进钢丝绳不会和先进的钢丝绳缠绕在一起,它是有顺序的向出口移动和滑动,其它各种方法的绕线轮都会产生产咬钢丝绳的现象而不能转动,半圆绕线轮能够不咬钢丝绳的无限爬升,因其进口进多少钢丝绳出口就出多少钢丝绳,故可以沿着钢丝绳无限爬升及角度不限的升降。附图说明现在参考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半圆绕线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半圆绕线轮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转轴,3、蜗轮,4、蜗杆,5、半圆绕线轮,6、扁钢,7、第一导向轮轴,8、第二导向轮轴,9、第一导向轮,10、第二导向轮,11、导向轴套管,12、外圈面,13、钢丝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便携式多功能绳索升降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转轴2,所述壳体1一侧还设置有蜗杆壳,所述蜗杆壳内安装有蜗杆4,所述蜗杆4与蜗轮3相啮合,所述蜗杆4上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转轴2上安装有蜗轮3和半圆绕线轮5,所述转轴2处于半圆绕线轮5两侧分别套设有用于固定导向轮的扁钢6,所述扁钢6纵向与半圆绕线轮5径向平行,所述扁钢6位于半圆绕线轮5顶部之间设有用于改变钢丝绳方向及角度的第一导向轮9,扁钢6位于半圆绕线轮5底部之间用于改变钢丝绳方向及角度的第二导向轮10。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钢丝绳13一端固定,钢丝绳13另一端穿过第一导向轮9后与半圆绕线轮5垂直,钢丝绳在绕线轮上缠绕两三圈后,钢丝绳与半圆绕线轮5垂直穿过第二导向轮10后固定在最高点,在升降或水平爬行时,保持钢丝绳不动,操作驱动装置,即可驱动半圆绕线轮5正反转,使便携式多功能绳索升降器进行升降或水平爬行。进一步地,所述扁钢6位于半圆绕线轮5顶部之间横向固定有第一导向轮轴7,扁钢6位于半圆绕线轮5底部之间横向固定有第二导向轮轴8,所述第一导向轮轴7及第二导向轮轴8上分别套设有第一导向轮9及第二导向轮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轮轴7及第二导向轮轴8上还分别套设有使第一导向轮9及第二导向轮10处于不同侧的导线轴套管11,经过第一导向轮9的钢丝绳紧贴半圆绕线轮5处于第一导向轮9侧,经过第二导向轮10的钢丝绳紧贴半圆绕线轮5处于第二导向轮10侧。优选的,所述半圆绕线轮5及导向轮上用于钢丝绳缠绕的外圈面12呈弧形,防止钢丝绳从绕线轮或导向轮上滑出。优选的,所述半圆绕线轮5选用尼龙料,增加半圆绕线轮5与钢丝绳13的摩擦及阻力。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13的一端呈固定状,另一端呈固定状或自由状。所述钢丝绳13处于垂直状时,钢丝绳顶端固定,底端加配重;钢丝绳处于非垂直状时,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固定,所述配重的重量为15kg-20kg。需要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绳索升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转轴,所述壳体一侧还设置有蜗杆壳,所述蜗杆壳内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蜗杆上连接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安装有蜗轮和半圆绕线轮,所述转轴处于半圆绕线轮两侧分别套设有用于固定导向轮的扁钢,所述扁钢纵向与半圆绕线轮径向平行,所述扁钢处于半圆绕线轮顶部之间设有用于改变钢丝绳方向及角度的第一导向轮,扁钢位于半圆绕线轮底部之间用于改变钢丝绳方向及角度的第二导向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绳索升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转轴,所述壳体一侧还设置有蜗杆壳,所述蜗杆壳内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蜗杆上连接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安装有蜗轮和半圆绕线轮,所述转轴处于半圆绕线轮两侧分别套设有用于固定导向轮的扁钢,所述扁钢纵向与半圆绕线轮径向平行,所述扁钢处于半圆绕线轮顶部之间设有用于改变钢丝绳方向及角度的第一导向轮,扁钢位于半圆绕线轮底部之间用于改变钢丝绳方向及角度的第二导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绳索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钢位于半圆绕线轮顶部之间横向固定有第一导向轮轴,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崑
申请(专利权)人:李成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