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成崑专利>正文

多功能绳索升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5591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绳索升降器,属于升降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传动效率高的多功能绳索升降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壳体内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蜗轮和绕线筒,壳体的一侧还设置有蜗杆壳,蜗杆壳内安装有蜗杆,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蜗杆上连接有驱动装置,壳体上还设置有上连板和下连板,上连板和下连板之间设置有操作扶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广泛用于野外升降作业、高楼蜘蛛人、高空救援、消防以及军事战术应用等领域中。

Multifunction rope hois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functional rope lift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ifting equipment, provides a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low production cost, multi-function rope lift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the technical scheme for the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shaft is installed on the worm wheel and the bobbin. One sid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worm worm shell, is installed in the shell of the worm, worm and worm gear meshing, the worm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device, shell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connecting plate and a lower connecting plate, an upper connecting plate and a lower plate between the handrail is connected with an operating set; the utility model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lifting operation, tall Spiderman, high-altitude rescue, fire and military tactical appl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绳索升降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绳索升降器,属于升降设备

技术介绍
在野外升降作业、高楼蜘蛛人、高空救援以及军事战术应用等领域中,常常会遇到人或机器沿着绳索做升降移动的情况,在已经公开的专利中,有多种称为“爬绳器”的装置,就可以实现沿着绳索升降的功能。但是这些“爬绳器”都是通过一套复杂的绳索驱动系统(包括:多个滑轮、驱动轮、压绳机构等)完成爬绳功能,这样的一套绳索驱动系统不但结构复杂,安全性较差,而且装绳麻烦,造价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传动效率高的多功能绳索升降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绳索升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蜗轮和绕线筒,所述壳体的一侧还设置有蜗杆壳,所述蜗杆壳内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蜗杆上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上连板和下连板,所述上连板和下连板之间设置有操作扶手。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主要由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从动链轮和主动链轮构成,所述从动锥齿轮安装在蜗杆的下部,所述蜗杆壳的底部还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安装有主动锥齿轮,另一端安装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蜗杆壳的上部还设置有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链条相连接,所述主动链轮上安装有曲柄,所述曲柄上安装有驱动手柄。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锂电池和齿圈,所述驱动电机和锂电池均固定在壳体上,所述齿圈固定在主动链轮上,所述驱动电机与齿圈齿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主要由左端盖、右端盖和防护罩构成,所述左端盖、右端盖之间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部设置有轴承和螺母,所述轴承安装在右端盖和防护罩之间。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置有连接卡扣、挂钩和导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蜗轮和蜗杆驱动钢丝绳移动,传动效率高,结构可靠,并且体积小,便于携带,制作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广泛适用于野外升降作业、高楼蜘蛛人、高空救援、消防以及军事战术应用等领域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多功能绳索升降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转轴2,转轴2上安装有蜗轮3和绕线筒4,壳体1的一侧还设置有蜗杆壳5,蜗杆壳5内安装有蜗杆6,蜗杆6与蜗轮3相啮合,蜗杆6上连接有驱动装置,壳体1上还设置有上连板7和下连板8,上连板7和下连板8之间设置有操作扶手9。驱动装置驱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绕线筒转动,这样即可实现绳索的自由升降,同时利用蜗轮蜗杆的自锁功能,能够在任意位置进行定位,使用方便,并且体积小,成本低廉。其中,驱动装置可以采用手动形式或电动形式的,其中采用手动结构时,主要包括从动锥齿轮10、主动锥齿轮11、从动链轮12和主动链轮13,从动锥齿轮10安装在蜗杆6的下部,蜗杆壳5的底部还设置有驱动轴14,驱动轴14的一端安装有主动锥齿轮11,另一端安装有从动链轮12,主动锥齿轮11和从动锥齿轮10相啮合,蜗杆壳5的上部还设置有主动链轮13,主动链轮13与从动链轮12链条相连接,主动链轮13上安装有曲柄15,曲柄5上安装有驱动手柄16。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操作驱动手柄,通过主动链轮驱动进行传动,传动效率高,并且传动可靠,操作也更加省力。通过手动操作升降速度能够达到4.5m/min。同时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齿轮、齿条、链条传动的结构。当采用电动驱动形式时,只需要在额外加装驱动电机17、锂电池18和齿圈19,驱动电机17和锂电池18均固定在壳体1上,齿圈19固定在主动链轮13上,驱动电机17与齿圈齿19连接。驱动电机通过齿圈驱动链轮转动,相比手动驱动操作更加便捷,升降安全速度可以达到20m/min。此外,壳体1主要由左端盖20、右端盖21和防护罩22构成,左端盖20、右端盖21之间安装有转轴2,转轴2的端部设置有轴承23和螺母24,轴承23安装在右端盖21和防护罩22之间。外表美观,容易携带。壳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连接卡扣25、挂钩26和导向轮27。连接卡扣可以用于人的捆绑;挂钩可以用于起吊重物;导向轮用于改变绳索的方向。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在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绳索升降器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绳索升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蜗轮和绕线筒,所述壳体的一侧还设置有蜗杆壳,所述蜗杆壳内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蜗杆上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上连板和下连板,所述上连板和下连板之间设置有操作扶手。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绳索升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蜗轮和绕线筒,所述壳体的一侧还设置有蜗杆壳,所述蜗杆壳内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蜗杆上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上连板和下连板,所述上连板和下连板之间设置有操作扶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绳索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主要由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从动链轮和主动链轮构成,所述从动锥齿轮安装在蜗杆的下部,所述蜗杆壳的底部还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安装有主动锥齿轮,另一端安装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蜗杆壳的上部还设置有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崑
申请(专利权)人:李成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