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890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45
本公开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及一种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与常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相比,通过使用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可以提供具有高发光效率和/或长寿命特性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及一种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小分子绿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OLED)是由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Kodak)的Tang等人于1987年通过使用由发光层和电荷传输层组成的TPD/Alq3双层首先开发的。此后,OLED的发展迅速受到影响并且OLED已经被商业化。OLED通过向有机发光材料施加电力而将电能转换为光,并且通常包含阳极、阴极和在这两个电极之间的有机层。为了提高OLED的效率和稳定性,它具有包含空穴传输区、发光层、电子传输区等的多层结构。另外,OLED的性能强烈取决于在每个区或层中包含的化合物。因此,大力进行对可以增强OLED的性能的新化合物的研究。例如,在OLED中,酞菁铜(CuPc)、4,4'-双[N-(1-萘基)-N-苯基氨基]联苯(NPB)、N,N'-二苯基-N,N'-双(3-甲基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TPD)、4,4',4"-三(3-甲基苯基苯基氨基)三苯胺(MTDATA)等用作在空穴传输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由下式1表示:/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28 KR 10-2017-0160254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由下式1表示:



其中
X1至X8各自独立地表示N或CR1;
R1表示氢或
L1和L2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3元至30元)亚杂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亚环烷基;
Ar1和A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3元至30元)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C1-C30)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C1-C30)烷基(C6-C30)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二(C6-C30)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C6-C30)芳基甲硅烷基、或或者可以与相邻的取代基连接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3元至30元)单环或多环的环;
L11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亚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3元至30元)亚杂芳基;
Ar11和Ar12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3元至30元)杂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并且
m、n、o和p各自独立地表示0至2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中,在Ar1、Ar2、L1、L2、L11、Ar11和Ar12中,所述取代的(C1-C30)(亚)烷基、所述取代的(C6-C30)(亚)芳基、所述取代的(3元至30元)(亚)杂芳基、所述取代的(C3-C30)(亚)环烷基、所述取代的(C1-C30)烷氧基、所述取代的三(C1-C30)烷基甲硅烷基、所述取代的二(C1-C30)烷基(C6-C30)芳基甲硅烷基、所述取代的(C1-C30)烷基二(C6-C30)芳基甲硅烷基、所述取代的三(C6-C30)芳基甲硅烷基、和所述取代的(3元至30元)单环或多环的环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至少一个:氘、卤素、氰基、羧基、硝基、羟基、(C1-C30)烷基、卤代(C1-C30)烷基、(C2-C30)烯基、(C2-C30)炔基、(C1-C30)烷氧基、(C1-C30)烷硫基、(C3-C30)环烷基、(C3-C30)环烯基、(3元至7元)杂环烷基、(C6-C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洪世李泰珍梁正恩YG·李
申请(专利权)人: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