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主轴锁紧结构及具有其的天车车轮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87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天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轮主轴锁紧结构及具有其的天车车轮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车轮主轴锁紧结构包括依次设于车轮主轴上的第一轴承单元、轮毂和第二轴承单元,第一轴承单元和第二轴承单元与轮毂之间均设有轴套,还包括第一限位单元和第二限位单元,用于对车轮主轴轴向的限定。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车轮主轴锁紧结构,限位单元可以以轴承单元的背向轮毂的平面为锁紧面与车轮主轴两端配合,使得车轮主轴和轴承单元结合为一个整体,防止了车轮主轴和轴承单元发生轴向窜动,同时轴套也可以在轮毂和轴承单元之间实现定位和紧固,同样防止了车轮主轴的轴向窜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轮主轴锁紧结构及具有其的天车车轮组
本技术属于天车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车轮主轴锁紧结构及具有其的天车车轮组。
技术介绍
目前,冶金行业挡渣车使用过程中,由于16吨和20吨桥式起重机小车轮组均使用Φ350的车轮组(单轮缘与双轮缘)运行。起重机在大车启动和停止时由于惯性作用会使小车车轮组受到相反的轴向力,并且需要长时间作业,很容易造成车轮组主轴与轴承发生轴向串动现象。目前消除隐患的方法为更换新车轮组,但是每更换一个小车轮组需要2-3小时,这样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车轮组主轴与轴承发生轴向串动现象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轮主轴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于车轮主轴上的第一轴承单元、轮毂和第二轴承单元,所述第一轴承单元和所述第二轴承单元与所述轮毂之间均设有轴套;还包括第一限位单元和第二限位单元,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以所述第一轴承单元的背向所述轮毂的平面为第一锁紧面与所述车轮主轴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单元以所述第二轴承单元的背向所述轮毂的平面为第二锁紧面与所述车轮主轴的另一端配合连接,用于对所述车轮主轴轴向的限定。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车轮主轴锁紧结构,限位单元可以以轴承单元的背向轮毂的平面为锁紧面与车轮主轴两端配合,使得车轮主轴和轴承单元结合为一个整体,防止了车轮主轴和轴承单元发生轴向窜动,同时轴套也可以在轮毂和轴承单元之间实现定位和紧固,同样防止了车轮主轴的轴向窜动。<br>另外,根据本技术的车轮主轴锁紧结构,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轮主轴的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均设有螺纹,所述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限位单元或者所述第二限位单元进行固定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轮主轴的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还设有止退槽。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单元和所述第二限位单元均为圆螺母,所述圆螺母配合所述螺纹进行锁紧。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螺母和所述螺纹之间设有止退垫。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单元还包括轴承、轴承箱、闷盖和通盖,所述轴承固定于所述轴承箱内,所述通盖设置于所述轴承箱的朝向所述轮毂的一侧,所述闷盖设置于所述轴承箱的背向所述轮毂的一侧。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闷盖包括凸起部和固定部,所述凸起部内设有容纳所述圆螺母的容纳腔,所述固定部设有通孔,用于所述闷盖在所述轴承箱上的固定。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相对于固定部沿所述闷盖的轴线方向凸起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圆螺母的高度。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承单元也设有一组所述轴承、所述轴承箱、所述闷盖和所述通盖。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天车车轮组,该天车车轮组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轮主轴锁紧结构。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轮主轴锁紧结构的整体剖面结构图;图2为图1中闷盖的剖面结构图。10:车轮主轴;20:第一轴承单元、201:第一锁紧面、21:轴承、22:轴承箱、23:闷盖、231:凸起部、232:固定部、24:通盖;30:第二轴承单元、301:第二锁紧面;40:轮毂;50:轴套;60:第一限位单元、61:圆螺母;70:第二限位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轮主轴锁紧结构的整体剖面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轮主轴锁紧结构及具有其的天车车轮组。本技术中的车轮主轴锁紧结构包括依次设于车轮主轴10上的第一轴承单元20、轮毂40和第二轴承单元30,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0和所述第二轴承单元30与所述轮毂40之间均设有轴套50,还包括第一限位单元60和第二限位单元70,所述第一限位单元60以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0的背向所述轮毂40的平面为第一锁紧面201与所述车轮主轴10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单元70以所述第二轴承单元30的背向所述轮毂40的平面为第二锁紧面301与所述车轮主轴10的另一端配合连接,用于对所述车轮主轴10轴向的限定。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车轮主轴锁紧结构,限位单元可以以轴承单元的背向轮毂40的平面为锁紧面与车轮主轴10两端配合,使得车轮主轴10和轴承单元结合为一个整体,防止了车轮主轴10和轴承单元发生轴向窜动,同时轴套50也可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轮主轴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依次设于车轮主轴上的第一轴承单元、轮毂和第二轴承单元,所述第一轴承单元和所述第二轴承单元与所述轮毂之间均设有轴套;/n还包括第一限位单元和第二限位单元,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以所述第一轴承单元的背向所述轮毂的平面为第一锁紧面与所述车轮主轴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单元以所述第二轴承单元的背向所述轮毂的平面为第二锁紧面与所述车轮主轴的另一端配合连接,用于对所述车轮主轴轴向的限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主轴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设于车轮主轴上的第一轴承单元、轮毂和第二轴承单元,所述第一轴承单元和所述第二轴承单元与所述轮毂之间均设有轴套;
还包括第一限位单元和第二限位单元,所述第一限位单元以所述第一轴承单元的背向所述轮毂的平面为第一锁紧面与所述车轮主轴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单元以所述第二轴承单元的背向所述轮毂的平面为第二锁紧面与所述车轮主轴的另一端配合连接,用于对所述车轮主轴轴向的限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主轴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主轴的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均设有螺纹,所述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限位单元或者所述第二限位单元进行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主轴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主轴的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还设有止退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主轴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和所述第二限位单元均为圆螺母,所述圆螺母配合所述螺纹进行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华葛继放徐永贺张树良
申请(专利权)人:乌海市包钢万腾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