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面开门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85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面开门电梯,包括井道以及四面分别设有四个轿门的轿厢,所述井道的上侧设有曳引机,所述井道的第一组对角设置有导轨和固定所述导轨的导轨支架,所述井道的第二组对角布置有承载所述轿厢的轿厢架,所述轿厢架设有沿所述导轨滑动的轿厢固定架。上述四面开门电梯合理利用井道空间的同时,轿厢的四面开门以供乘客的进出换乘,解决了电梯门口拥堵的问题,节省了换乘电梯的时间,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面开门电梯
本技术涉及电梯
,特别涉及一种四面开门电梯。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梯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多层建筑必不可少的设备。尤其是在上下班期间,电梯达到使用的高峰期,在换乘电梯的过程中,人们在电梯门口聚集,进入电梯存在拥挤的问题。在现有的电梯设计制造中,电梯的开门结构通常为以下两种:第一种,单面开门结构,乘客换乘电梯从同一个门进出;第二种,对开门结构,即轿厢相对的两面同时开关门,乘客换乘电梯从两个门进出。现有的开门结构不能够最大限度上解决人们在换乘电梯时门口拥堵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解决人们在换乘电梯时门口拥堵的问题以节省换乘电梯的时间、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四面开门电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面开门电梯,合理利用井道空间的同时,轿厢的四面开门以供乘客的进出换乘,解决了电梯门口拥堵的问题,节省了换乘电梯的时间,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四面开门电梯,包括井道以及四面分别设有四个轿门的轿厢,所述井道的上侧设有曳引机,所述井道的第一组对角设置有导轨和固定所述导轨的导轨支架,所述井道的第二组对角布置有承载所述轿厢的轿厢架,所述轿厢架设有沿所述导轨滑动的轿厢固定架。优选地,所述轿厢架包括底架以及与所述底架通过一对立架相连的顶架,一对所述立架位于所述第一组对角内侧,所述轿厢固定架设于一对所述立架外侧,所述顶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组对角的连线方向相同。优选地,所述曳引机为钢带主机,还包括沿所述第二组对角的连线方向设于所述井道上侧两边的两组绳头装置,所述底架下侧设有轿底轮,所述钢带主机的钢带一端经由所述轿底轮与一组所述绳头装置相连、另一端经由对重与另一组所述绳头装置相连。优选地,所述轿底轮的数量为两个。优选地,所述井道的底侧设有朝向所述对重的缓冲座。优选地,所述井道的截面为方形,所述轿厢的截面为切去四角的八边形。优选地,所述井道具有多层,每层所述井道的四面设有与所述轿门对应的层门。优选地,所述井道具有两层,所述井道具有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四面分别设有四个所述层门。优选地,所述轿厢的四面分别设有驱动所述轿门的门机。优选地,所述井道包括井道主体,所述轿厢包括轿厢主体,所述井道主体和所述轿厢主体装设有透明的玻璃面板。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四面开门电梯包括井道以及设于井道之中的轿厢,轿厢的四面分别设有四个轿门,井道的上侧设有曳引机,井道的内部具有两组对角,其中的第一组对角设置有一对导轨支架,每个导轨支架上都设有导轨,第二组对角布置有承载轿厢的轿厢架,轿厢架的两侧设有沿导轨滑动的轿厢固定架,该四面开门电梯通过在轿厢不同的四面分别设置轿门以实现四面开门,通过设置曳引机以实现轿厢在井道中的上下运动,通过设置导轨支架以实现导轨的固定,通过设置导轨以及与导轨配套的轿厢固定架以实现轿厢在井道中沿轨的上升或下降,该四面开门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四个轿门可同时开启以供使用者的进出换乘,进入电梯的换客量增大,有效解决了电梯门口拥堵的问题,节省了换乘电梯的时间,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且还巧妙利用了井道的两组对角,合理利用了井道空间,该四面开门电梯可适用于特殊建筑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四面开门电梯的井道立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四面开门电梯的井道平面示意图。其中:1-绳头装置、2-导轨、3-曳引机、4-轿厢架、5-轿厢、6-轿底轮、7-对重、8-缓冲座、9-门套、10-层门、11-轿门、12-钢带、13-轿厢固定架、14-导轨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四面开门电梯的井道立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四面开门电梯的井道平面示意图。在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四面开门电梯包括井道,井道中设置有轿厢5,井道的上侧设置有曳引机3,井道内部具有两组对角,其中的第一组对角的两个对角设置有一对导轨支架14,导轨支架14位于轿厢5的外侧,导轨支架14朝向轿厢5的内侧均设置有导轨2,另外的第二组对角方向布置有轿厢架4,轿厢架4承载轿厢5,轿厢架4设有与导轨2滑动的轿厢固定架13。在本实施例中,曳引机3的底座固定在井道上侧并牵引轿厢5,曳引机3为轿厢5在井道中的上下运动提供驱动力,导轨支架14对导轨2起到支撑与固定的作用,一对分别设置在一对导轨支架14内侧的导轨2沿竖直方向延伸布置,轿厢固定架13与导轨2一一对应以带动轿厢架4中的轿厢5在井道中的沿轨运动,综上,轿厢5在曳引机3的牵引作用下、轿厢固定架13的承载作用下以及导轨2的限位作用下实现在井道中的上升与下降。其中,巧妙利用了井道的两组对角进行结构组件的设置与布置,合理利用了井道空间,该四面开门电梯可适用于特殊建筑物。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轿厢5的四面分别设有四个轿门11,具体而言,四个轿门11可同时实现开启与关闭,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单开门与对开门,四个轿门11的设置方式极大程度上扩展了轿厢5的开闭条件,使得单位时间内足够多的使用者能够进出并换乘电梯,有效解决了电梯门口拥堵的问题,节省了换乘电梯的时间,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本实施例中,轿厢架4包括底架以及与底架通过一对立架相连的顶架,一对立架位于第一组对角的内侧,轿厢固定架13设置在一对立架外侧,顶架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组对角的连线方向相同。具体而言,轿厢5设置在轿厢架4中,也就是说,底架位于轿厢5下侧,一对立架位于轿厢5外侧,顶架位于轿厢5上侧,立架连接底架和顶架以保持结构的完整稳定,立架与轿厢固定架13一一对应进一步与导轨2一一对应以实现轿厢架4承载轿厢5在井道中的沿轨滑动。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曳引机3为具有钢带12的钢带主机,2:1的钢带主机具有体积较小、稳定可靠和环保节能的特点,四面开门电梯还包括两组绳头装置1和对重7,两组绳头装置1沿第二组对角的连线方向设置在井道上侧的两边,轿厢架4的下侧也即底架的下侧设置有轿底轮6,对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面开门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井道以及四面分别设有四个轿门(11)的轿厢(5),所述井道的上侧设有曳引机(3),所述井道的第一组对角设置有导轨(2)和固定所述导轨(2)的导轨支架(14),所述井道的第二组对角布置有承载所述轿厢(5)的轿厢架(4),所述轿厢架(4)设有沿所述导轨(2)滑动的轿厢固定架(13),所述轿厢架(4)包括底架以及与所述底架通过一对立架相连的顶架,一对所述立架位于所述第一组对角内侧,所述轿厢固定架(13)设于一对所述立架外侧,所述顶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组对角的连线方向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面开门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井道以及四面分别设有四个轿门(11)的轿厢(5),所述井道的上侧设有曳引机(3),所述井道的第一组对角设置有导轨(2)和固定所述导轨(2)的导轨支架(14),所述井道的第二组对角布置有承载所述轿厢(5)的轿厢架(4),所述轿厢架(4)设有沿所述导轨(2)滑动的轿厢固定架(13),所述轿厢架(4)包括底架以及与所述底架通过一对立架相连的顶架,一对所述立架位于所述第一组对角内侧,所述轿厢固定架(13)设于一对所述立架外侧,所述顶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组对角的连线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面开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3)为钢带主机,还包括沿所述第二组对角的连线方向设于所述井道上侧两边的两组绳头装置(1),所述底架下侧设有轿底轮(6),所述钢带主机的钢带(12)一端经由所述轿底轮(6)与一组所述绳头装置(1)相连、另一端经由对重(7)与另一组所述绳头装置(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面开门电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向明项国林聂全东谭玉林陈敢陈世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德力通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