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及电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856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以及电梯,所述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包括第一、第二折弯板,所述第一、第二折弯板均具有侧板和底板,所述第一、第二折弯板的侧板相对扣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壁铺设有消音材料,所述消音材料围设成供曳引钢丝绳通过的通口,所述第一、第二折弯板的底板均通过底面紧固件固定在机房地面上;所述电梯包括所述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以及电梯,由第一、第二折弯板扣合形成容纳腔,安装拆卸方便,可根据钢丝绳孔的大小选择不同尺寸的两个折弯板扣合以形成合适大小的容纳腔并铺设消音材料形成通口,可以吸收曳引机运行时的声波震动,降低噪音的传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及电梯
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及电梯。
技术介绍
机房与井道间由一层楼板隔开,楼板上开有钢丝绳通过的开孔,机房噪音会通过开孔传递至轿厢,引起乘客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以及拆卸方便,能够有效降低曳引机运行时噪音的传导,提升轿厢运行的舒适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包括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所述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均具有侧板和底板,所述第一折弯板的侧板和第二折弯板的侧板相对扣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壁铺设有消音材料,所述消音材料围设成供曳引钢丝绳通过的通口,所述第一折弯板的底板和第二折弯板的底板均通过底面紧固件固定在机房地面上。由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扣合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壁铺设消音材料,消音材料能够吸收曳引机运行时的声波震动,大大降低噪音的传导,提升轿厢运行的舒适性,容纳腔由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扣合形成,结构简单,安装以及拆卸方便,且各折弯板的底板折弯用于与机房地面连接,结构设计合理,可根据钢丝绳孔的具体大小选择不同尺寸的两个折弯板相对扣合以形成合适大小的容纳腔。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弯板的侧板围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折弯板的底板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折弯板的侧板围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折弯板的底板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拼合形成所述的容纳腔。第一折弯板与第二折弯板的侧板的开口方向均与其底板的延伸方向相反,以使各折弯板的侧板围成容纳腔并在容纳腔内壁铺设消音材料后形成通口供曳引钢丝绳通过,而沿各开口反方向延伸的底板用于与机房地面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弯板的侧板包括第一中心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中心面两侧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中心面和所述第一侧面围成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折弯板的侧板包括第二中心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中心面两侧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中心面和第二侧面围成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侧面与相应第二侧面之间通过多个侧面紧固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拼合成所述容纳腔。第一折弯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折弯板的第二侧面之间通过多个侧面紧固件连接,使得第一折弯板与第二折弯板的固定更加牢固,提供一个稳定的容纳腔。上述技术方案中,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侧面紧固件沿所述第一折弯板的侧板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侧面紧固件沿第一折弯板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可以更加牢固地固定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防止由于外力而分开,从而保证容纳腔内消音材料的密封性而保证其消音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位于相应的第二侧面的内侧。第一侧面位于第二侧面的内侧且两者相互贴合,再通过侧面紧固件将两者固定。上述技术方案中,还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消音材料铺设于所述第一中心面、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中心面的内壁。由于采用第一侧面贴合于第二侧面内部的设计结构,因而第一侧面、第一中心面以及第二中心面地内壁均铺设消音材料即可实现所构成的容纳腔内铺设消音材料。上述技术方案中,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侧面紧固件为自攻螺钉,所述底面紧固件为膨胀螺栓。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通口与所述机房地面的钢丝绳孔相适配。根据钢丝绳孔的尺寸,分别设置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的尺寸大小结合消音材料的厚度,使两者扣合后形成的通口与曳引钢丝绳孔相适配以供曳引钢丝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消音材料为消音棉。消音棉具有较好的消音降噪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曳引钢丝绳运行时噪音的传导。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梯,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电梯由于安装了上述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从而也具有能够有效降低曳引机运行时噪音的传导,提升轿厢运行的舒适性的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的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由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扣合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壁铺设消音材料后形成供曳引钢丝绳通过的通口,消音材料能够吸收曳引机运行时的声波震动,大大降低噪音的传导,提升轿厢运行的舒适性,容纳腔由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扣合形成,结构简单,安装以及拆卸方便,且各折弯板的底板折弯用于与机房地面连接,结构设计合理,可根据钢丝绳孔的具体大小选择不同尺寸的两个折弯板相对扣合以形成合适大小的容纳腔和通口。本技术的电梯,由于包括了上述的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同样具有能够有效降低曳引机运行时噪音的传导,提升轿厢运行的舒适性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中铺设有消音棉的第一折弯板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中铺设有消音棉的第一折弯板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中铺设有消音棉的第二折弯板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中铺设有消音棉的第二折弯板的正视图;其中:第一折弯板-1,第一折弯板侧板-11,第一中心面-111,第一侧面-112,第一侧面安装小孔-1121,第一折弯板底板-12,第一底面安装小孔-121,第二折弯板-2,第二折弯板侧板-21,第二中心面-211,第二侧面-212,第二侧面安装小孔-2121,第二折弯板底板-22,第二底面安装小孔-221,消音棉-3,曳引钢丝绳-4,通口-5,自攻螺钉-6,膨胀螺栓-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包括轿厢、对重、曳引系统等,以上等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而本实施例的电梯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包括一种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图1-图6,其包括第一折弯板1和第二折弯板2,其中,第一折弯板1包括第一折弯板侧板11和第一折弯板底板12,第一折弯板侧板11包括第一中心面111以及位于第一中心面111两侧的第一侧面112,第一中心面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所述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均具有侧板和底板,所述第一折弯板的侧板和第二折弯板的侧板相对扣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壁铺设有消音材料,所述消音材料围设成供曳引钢丝绳通过的通口,所述第一折弯板的底板和第二折弯板的底板均通过底面紧固件固定在机房地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所述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均具有侧板和底板,所述第一折弯板的侧板和第二折弯板的侧板相对扣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壁铺设有消音材料,所述消音材料围设成供曳引钢丝绳通过的通口,所述第一折弯板的底板和第二折弯板的底板均通过底面紧固件固定在机房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板的侧板围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折弯板的底板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折弯板的侧板围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折弯板的底板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拼合形成所述的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房地面钢丝绳孔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板的侧板包括第一中心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中心面两侧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中心面和所述第一侧面围成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折弯板的侧板包括第二中心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中心面两侧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中心面和第二侧面围成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侧面与相应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峥嵘李洋吕亮亮谢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