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体育中心选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4705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体育中心选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手机信令、基站点以及城市小区边界数据;清洗数据,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简化人的行为,并划定行为考察时间段;求解各基站覆盖区域,识别出居住属性的基站区域;对剩余两类基站进行区分,选取出娱乐休闲类基站区域;重新划定考察时段并计算区域日均流量和人均停留时长,并对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得到选区热力图;对所得结果进行差集修正;建立选址指标体系,计算栅格得分;利用卷积算法求解出最优区域;对所得区域进行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手机信令数据为主体,综合多项指标对体育中心进行选址,可避免人的主观判断和体育中心选址的常见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体育中心选址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体育中心选址方法,属于选址规划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近来,我国的体育事业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新一轮体育中心建设热潮的推动下,大型体育建筑的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中心的选址问题一直以来都在深刻影响着体育中心甚至整个城市的未来发展。如何选择合适的基地,使体育中心做到与城市发展和谐共生,使其使用效率和经济利益最大化,依旧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规划问题。在过去的研究中,已建体育中心的选址问题可以被理性客观地总结出来,但是吸取经验教训并将其应用到往后的建设当中,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现行的体育中心选址规划大多还是依据人的主观判断,虽然能够避免一些已有的规划问题,但仍然很难做到理性客观。城乡规划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传统的静态数据很难实现对人的活动的动态分析。城镇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海量多元的大数据逐渐成为城乡规划的重要手段。手机信令数据可以动态反映人的时空活动,并且由于其极高的覆盖率,能够实现对人群活动全面、连续和长期的追踪。现有手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体育中心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获取手机信令数据、基站点经纬度数据和城市小区边界数据;/n步骤二、对步骤一中的三种数据进行清洗,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n步骤三、利用人的行为特征将行为简化为居住、工作和娱乐休闲三大类,并划定工作和娱乐休闲行为的考察时间段,为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八个小时;/n步骤四、求解出各基站的覆盖区域,利用基站点和城市小区边界数据识别出居住属性的基站区域;/n步骤五、利用层次聚类算法对剩余基站区域的考察时段进行分析,区别出工作与娱乐休闲两类基站区域,并选取出娱乐休闲属性的基站区域;/n步骤六、根据选址所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体育中心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手机信令数据、基站点经纬度数据和城市小区边界数据;
步骤二、对步骤一中的三种数据进行清洗,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
步骤三、利用人的行为特征将行为简化为居住、工作和娱乐休闲三大类,并划定工作和娱乐休闲行为的考察时间段,为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八个小时;
步骤四、求解出各基站的覆盖区域,利用基站点和城市小区边界数据识别出居住属性的基站区域;
步骤五、利用层次聚类算法对剩余基站区域的考察时段进行分析,区别出工作与娱乐休闲两类基站区域,并选取出娱乐休闲属性的基站区域;
步骤六、根据选址所在城市大型体育建筑客流情况重新定义步骤五中选取出的娱乐休闲属性的基站区域的考察时段;
步骤七、在考察时段内计算各区域的日均人流量和人均停留时长,并对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得到选区热力图;
步骤八、利用城市地形数据对选区热力图进行差集处理,得到修正后的结果;
步骤九、选取影响体育中心选址的要素建立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要素的权重,利用加权求和计算每一栅格的得分;
步骤十、将体育中心所需用地面积转化为栅格集合,利用卷积算法求解出最优区域;
步骤十一、对所得区域进行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体育中心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四中,利用基站点和城市小区边界数据识别出居住属性的基站区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一、将基站点和城市小区边界数据导入ArcGis软件中;
步骤一二、在ArcGis软件中,利用泰森多边形算法求解出基站的覆盖区域;
步骤一三、在基站的覆盖区域中,提取出基站点位于小区边界范围内的基站,然后获得该基站服务区域面积和该基站范围内小区总面积,计算小区总面积占该基站服务区域面积的比例,将大于等于70%的基站选出,该基站覆盖区域即所定义的居住属性的基站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体育中心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五中,所述利用层次聚类算法对剩余基站区域的考察时段进行分析,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五一、定义某人在考察时间段内在A基站服务区域内总停留时间TA计算规则:获取某人首次在A基站区域内的手机信令发生时间ta1和进入下一基站B的手机信令发生时间tb1,两个时间点之差Δt1即为某人首次在A基站的停留时间,然后依次计算下一次在A基站停留的时间Δt2,Δt3......则所要计算的总停留时间
步骤五二、计算各基站服务区域内的人均停留时长,取值区间为(0,8),单位为小时;
步骤五三、根据欧式距离公式和步骤五二所得各基站服务区域内的人均停留时长计算创建各基站点人均停留时长的欧氏距离矩阵;步骤二所获得数据为一维数据,因而y值为零,将欧式距离公式简化为
步骤五四、根据欧式距离矩阵获得最高相似度的两个基站点,并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莹孙澄王欢黄丽蒂董琪甄蒙梁静杨阳孙适唐征征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