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线路板处理的垂直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69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线路板处理的垂直输送装置,包括下架板和上架板,所述的下架板上沿输送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轴承座,所述的轴承座上安装有与输送方向垂直的输送转轴,所述的输送转轴上套接有输送轮,所述的输送轮的中部开设有与线路板配合的环形凹口,所述的轴承座和上架板之间设置有与线路板前后侧配合的限位杆;所述的输送转轴连接有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线路板处理的垂直输送装置,能够实现厚度达到一定规格的线路板垂直输送,进而可以消除掉水池效应,使板面均匀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线路板处理的垂直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路板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线路板处理的垂直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线路板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结构,在线路板的加工过程中,湿流程处理是必不可少的流程,大体包括药水处理、水洗和烘烤几个工序;现有的湿流程处理过程中,必然需要用到线路板的输送装置,现有的输送装置大多都是使线路板平放进行水平输送,但是水平输送配合水洗阶段的喷淋设备时,可能会产生水池效应(当药水喷淋到板面是会被板面原有的(残留的)药液所阻碍,而不是直接与板面(铜或膜)接触产生化学反应,这就是水池效应了),导致上板面均匀性差,精密线路成型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线路板处理的垂直输送装置,能够实现厚度达到一定规格的线路板垂直输送,进而可以消除掉水池效应,使板面均匀性好。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线路板处理的垂直输送装置,包括下架板和上架板,所述的下架板上沿输送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轴承座,所述的轴承座上安装有与输送方向垂直的输送转轴,所述的输送转轴上套接有输送轮,所述的输送轮的中部开设有与线路板配合的环形凹口,所述的轴承座和上架板之间设置有与线路板前后侧配合的限位杆;所述的输送转轴连接有驱动装置。优选的,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下架板上的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且驱动轴通过传动齿轮驱动所有的输送转轴。优选的,所述的限位杆上套接有可自由转动的限位轮,且通过限位轮对线路板的前后侧进行限位。优选的,前侧和后侧的限位轮之间的间距为线路板厚度的1.5-3倍。优选的,所述的输送轮上的弧形凹口宽度大于前后侧限位轮之间的间距,且前后侧的限位轮关于弧形凹口的中心对称。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线路板处理的垂直输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线路板处理的垂直输送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A的具备放大图。图中所示文字表示为:7、线路板;11、下架板;12、轴承座;13、输送转轴;14、输送轮;15、限位杆;16、限位轮;17、上架板;18、驱动轴;19、传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结构为:一种用于线路板处理的垂直输送装置,包括下架板11和上架板17,所述的下架板11上沿输送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轴承座12,所述的轴承座12上安装有与输送方向垂直的输送转轴13,所述的输送转轴13上套接有输送轮14,所述的输送轮14的中部开设有与线路板7配合的环形凹口,所述的轴承座12和上架板17之间设置有与线路板前后侧配合的限位杆15;所述的输送转轴13连接有驱动装置。具体操作如下,先将线路板7放置到相邻的两个环形凹口内,然后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输送转轴13转动,进而带动输送轮14转动,由于线路板本身重力(线路板的厚度一般在1mm以上)的作用,会带动线路板沿着输送方向进行输送,在输送过程中,限位杆15会对线路板进行限位,避免线路板倾倒,同时也不会影响到线路板的药水处理和喷淋水洗,并且在输送过程中,线路板需要处理的前后板面均没有处于夹持状态,因此可以确保整个板面都能够被作用,没有死角,在喷淋水洗的过程中也杜绝了水洗效应。如图1-2所示,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下架板11上的驱动轴18,所述的驱动轴18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且驱动轴18通过传动齿轮19驱动所有的输送转轴13。驱动装置的具体操作如下,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18转动,进而通过传动齿轮19带动所有的输送转轴13同步转动,进而使所有的输送轮14同步转动,实现线路板的输送,通过此结构,可以实现线路板的平稳输送。如图1-2所示,所述的限位杆15上套接有可自由转动的限位轮16,且通过限位轮16对线路板7的前后侧进行限位。通过限位轮16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减少限位部分与线路板可能的接触区域,进而确保线路板在输送的过程中减少损伤的可能性。如图3所示,前侧和后侧的限位轮之间的间距为线路板7厚度的1.5-3倍。前侧和后侧限位轮之间的间距设计,可以避免出现线路板与限位轮硬摩擦的情况,相比现有的采用滚轮式的输送模式,可以避免板面污点,压痕,印子等缺陷,同时又能够确保线路板处于基本垂直状态(线路板的长宽比厚度大得多,因此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如图1-3所示,所述的输送轮14上的弧形凹口宽度大于前后侧限位轮之间的间距,且前后侧的限位轮关于弧形凹口的中心对称。弧形凹口的宽度设计,以及前后侧的限位轮关于弧形凹口中心对称的设计,可以避免线路板的前后侧面与弧形凹口的口壁相互摩擦,进一步减少板面的污点、压痕和印子等缺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应视为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线路板处理的垂直输送装置,包括下架板(11)和上架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架板(11)上沿输送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轴承座(12),所述的轴承座(12)上安装有与输送方向垂直的输送转轴(13),所述的输送转轴(13)上套接有输送轮(14),所述的输送轮(14)的中部开设有与线路板(7)配合的环形凹口,所述的轴承座(12)和上架板(17)之间设置有与线路板前后侧配合的限位杆(15);所述的输送转轴(13)连接有驱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线路板处理的垂直输送装置,包括下架板(11)和上架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架板(11)上沿输送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轴承座(12),所述的轴承座(12)上安装有与输送方向垂直的输送转轴(13),所述的输送转轴(13)上套接有输送轮(14),所述的输送轮(14)的中部开设有与线路板(7)配合的环形凹口,所述的轴承座(12)和上架板(17)之间设置有与线路板前后侧配合的限位杆(15);所述的输送转轴(13)连接有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线路板处理的垂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下架板(11)上的驱动轴(18),所述的驱动轴(18)通过驱动电机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南海刘永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达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