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68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包括通信信号源、第一定位基站、合/分路器和漏泄单元,所述通信信号源和所述第一定位基站通过所述合/分路器接入所述漏泄单元的输入端,通信信号通过所述漏泄单元传输和室内覆盖来实现终端和通信服务器的信息交互,第一定位信号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定位基站的位置交互信息解算出的相对位置得到,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定位信号进行导航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应用于室内的兼具通信和导航定位功能的一体化网络,无需重新布置一套室内定位网络,降低了室内布线网络的空间压力,有效减少室内建设的成本,并且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
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定位
,特别是指一种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
技术介绍
随着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线用户数每年成倍增长,网络热点区域越来越多,但用户密集的高层办公室内、一般住宅屋内以及大型商场等室内环境对无线信号覆盖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室内分布系统为天线+馈线方式,存在信号盲区、电磁污染大以及无法隐蔽安装的问题。而漏泄电缆具有覆盖均匀、无信号死角和隐蔽安装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关注,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大型商务建筑、大型枢纽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当人们在室内活动时,尤其是当人们进入大型超市、商场、展览馆、地下停车场等大型室内场所时,由于其面积较大,空间布局结构复杂,通道走廊交叉分布,人们难以较快得知自身的位置和周边的情况。因此,人们对室内场所的定位需求日渐迫切,结合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和硬件技术的成熟,室内定位技术得到关注。常规的室内定位技术有WiFi定位、RFID定位、超宽带定位、蓝牙定位、红外定位、超声波定位、惯性导航技术等。这些定位技术实现方式不同且各有利弊。目前室内通信系统以及室内定位导航系统为两个独立的网络,这大大增加了室内布线的复杂度和空间压力,增加了建设成本。虽然已经在隧道场景中通过在漏缆两端加入GPS或北斗信号或者RFID信号,来实现隧道内定位,但是由于GPS、北斗和RFID的定位体制设计和带宽约束,使得其定位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包括通信信号源、第一定位基站、合/分路器和漏泄单元,所述通信信号源和所述第一定位基站通过所述合/分路器接入所述漏泄单元的输入端,通信信号通过所述漏泄单元传输和室内覆盖来实现终端和通信服务器的信息交互,第一定位信号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定位基站的位置交互信息解算出的相对位置得到,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定位信号进行导航定位。其中,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定位基站的位置交互信息通过漏泄单元传输交互,或直接交互,所述终端基于脉冲进行飞行时间测距或者根据相位进行测距。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基站包括第一UWB基站或/和第一蓝牙基站,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定位基站的位置交互信息来得到两者的相对位置,从而解算所述第一定位信号。进一步的,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定位信号传送至云端存储和分享。进一步的,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定位基站的位置交互信息发送至定位服务器,所述第一定位信号从所述定位服务器获取。进一步的,所述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还包括集成于所述漏泄单元上的位置模块,所述位置模块包括位置载体,所述位置载体包括RFID标签、蓝牙信标、第二UWB基站、WiFi基站、ZigBee信标中一种或多种,其中第二定位信号基于终端与所述位置载体的位置交互信息得到。进一步的,所述位置模块还包括定位网关,所述定位网关通过合/分路器连接至漏泄单元的输入端,其中终端与位置载体的位置交互信息通过漏泄单元或位置载体传输至定位网关,定位网关传递给定位服务器,所述第二定位信号从所述定位服务器获取。进一步的,所述位置载体包括位置载体本体和供能模块,所述供能模块用以供电给位置载体本体运行,包括电源线或内置于位置载体本体的电池或内置于位置载体本体的无线供能模块。进一步的,所述位置载体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以实现对位置载体本体的管理和/或将终端与位置载体本体的位置交互信息传递给漏泄单元或定位网关,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线或内置于位置载体本体的射频控制模块。进一步的,所述漏泄单元包括连接于合/分路器的若干漏泄载体和连接于若干漏泄载体末端的负载或天线,其中所述漏泄载体为漏泄波导或漏泄同轴电缆,包括开设有缝隙的导体和设于所述导体外的护套。进一步的,所述位置载体本体与所述电源线、所述控制线中至少一者直接相连,设置于护套与导体之间,或集成在护套内。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线或所述控制线设置于护套与导体之间,或集成在护套内,且设置有外露的接头插口与所述位置载体本体的接头匹配,所述位置载体本体安装在护套上或护套外。进一步的,内置有电池的所述位置载体本体安装在护套上。进一步的,内置有无线供能模块和射频控制模块的位置载体本体、或内置有无线供能模块的位置载体本体设置于护套内、护套和导体之间、或安装在护套上。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供能模块能够感应所述漏泄载体或所述终端的场强而激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应用于室内的兼具通信和导航定位功能的一体化网络,基于漏泄单元的室内分布基础,融合定位技术,将室内分布与室内定位集成在同一网络,无需重新布置一套室内定位网络,降低了室内布线网络的空间压力,有效减少室内建设的成本,并且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漏泄波导或漏泄同轴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a)漏泄波导,(b)漏泄同轴电缆。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的结构示意图。元件符号标记说明:漏泄单元10位置模块30终端80导体11护套13缝隙1定位网关300通信信号源100第一定位基站200合/分路器101漏泄载体105位置载体301位置载体本体301a电源线301b控制线301c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是应用于室内的兼具通信和导航定位功能的一体化网络。如图1所示,该网络包括通信信号源、第一定位基站、合/分路器和漏泄单元,所述通信信号源和所述第一定位基站通过所述合/分路器接入所述漏泄单元的输入端,通信信号通过所述漏泄单元传输和室内覆盖来实现终端和通信服务器的信息交互,第一定位信号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定位基站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信号源(100)、第一定位基站(200)、合/分路器(101)和漏泄单元(10),所述通信信号源(100)和所述第一定位基站(200)通过所述合/分路器(101)接入所述漏泄单元(10)的输入端,通信信号通过所述漏泄单元(10)传输和室内覆盖来实现终端(80)和通信服务器的信息交互,第一定位信号基于所述终端(80)与所述第一定位基站(200)的位置交互信息解算出的相对位置得到,所述终端(80)基于所述第一定位信号进行导航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信号源(100)、第一定位基站(200)、合/分路器(101)和漏泄单元(10),所述通信信号源(100)和所述第一定位基站(200)通过所述合/分路器(101)接入所述漏泄单元(10)的输入端,通信信号通过所述漏泄单元(10)传输和室内覆盖来实现终端(80)和通信服务器的信息交互,第一定位信号基于所述终端(80)与所述第一定位基站(200)的位置交互信息解算出的相对位置得到,所述终端(80)基于所述第一定位信号进行导航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基站(200)包括第一UWB基站或/和第一蓝牙基站,所述终端(80)基于所述终端(80)与所述第一定位基站(200)的位置交互信息来得到两者的相对位置,从而解算所述第一定位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80)将所述第一定位信号传送至云端存储和分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80)与所述第一定位基站(200)的位置交互信息发送至定位服务器,所述第一定位信号从所述定位服务器获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还包括集成于所述漏泄单元(10)上的位置模块(30),所述位置模块(30)包括位置载体(301),所述位置载体(301)包括RFID标签、蓝牙信标、第二UWB基站、WiFi基站、ZigBee信标中一种或多种,其中第二定位信号基于终端(80)与所述位置载体(301)的位置交互信息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模块(30)还包括定位网关(300),所述定位网关(300)通过合/分路器(101)连接至漏泄单元(10)的输入端,其中终端(80)与位置载体(301)的位置交互信息通过漏泄单元(10)或位置载体(301)传输至定位网关(300),定位网关(300)传递给定位服务器,所述第二定位信号从所述定位服务器获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通导一体化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载体(301)包括位置载体本体(301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垄龙王斌裴玉奎徐宗铭蓝燕锐赵瑞静何浩杨保锋许波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广州土圭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