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图像;在第一图像上确定参考线;根据第一图像中位于参考线的第一侧的第一子图像,得到镜像图像;将第一图像中位于参考线的第二侧的第二子图像替换为镜像图像,得到第二图像;显示第二图像。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以自动生成倒影图像,实现倒影图像的模拟生成,减少拍摄过程中对环境或道具以及拍摄技巧的依赖,降低拍摄困难度,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
,尤其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各种电子设备在摄影程序中提供了丰富的拍摄模式,比如,美食模式、建筑模式、人像模式等。现有这些拍摄模式通常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识别出图像中的主体,对照片图像元素参数做增强和衰减,从而达到优化的效果。然而,现有的拍摄模式都是针对某张图像的优化,当用户需要呈现倒影效果的图像时,现有拍摄模式便无法满足使用需求,要么需要亲临水域环境中拍摄,要么得借助于镜面工具拍摄。而且,都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拍摄技巧才能保证良好的倒影效果。因此,目前在拍摄形成倒影图像时,用户通常要依赖于环境或道具以及拍摄技巧才能实现良好的倒影效果,操作复杂且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目前拍摄倒影图像对环境或道具以及拍摄技巧重度依赖,操作复杂且难度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图像;在所述第一图像上确定参考线;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位于所述参考线的第一侧的第一子图像,得到镜像图像;将所述第一图像中位于所述参考线的第二侧的第二子图像替换为所述镜像图像,得到第二图像;显示第二图像。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图像;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图像上确定参考线;镜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位于所述参考线的第一侧的第一子图像,得到镜像图像;替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中位于所述参考线的第二侧的第二子图像替换为所述镜像图像,得到第二图像;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第二图像。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步骤。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步骤。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图像上确定参考线,根据第一图像中位于参考线的第一侧的第一子图像,得到镜像图像,将参考线的第二侧的第二子图像替换为第一子图像的镜像图像,得到第二图像,即可以显示一个包括第一子图像及其镜像图像的第二图像。从而,可以自动生成倒影图像,实现倒影图像的模拟生成,减少拍摄过程中对环境或道具以及拍摄技巧的依赖,降低拍摄困难度,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参考线的示意图;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镜像图像的示意图;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参考线的示意图;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种水面类型的示意图;图7-1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模糊度的效果图;图7-2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模糊度的效果图;图8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图9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图10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实施例一参见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的步骤如下:步骤101,获取第一图像。对于图像的处理,首先需要具有提供给用户预览的图像。该图像为电子设备获取到的第一图像。可以理解的是,这样的第一图像可以是用户通过其他设备拍摄,通过存储卡或者无线方式从其他设备传输至当前进行图像处理的设备中,也可以为当前进行图像处理的电子设备自行拍摄获得的。具体的,步骤101中对于第一图像的获取,可通过如下方式一或者方式二的方法实现。方式一:在电子设备执行拍照操作时获取。当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可以通过点击屏幕上的拍照应用图标,启动拍照应用,电子设备通过显示屏向用户展示实时预览画面,当预览画面的拍摄方位、角度和呈现的画面元素符合心理预期效果时,电子设备通过接收用户的快门触发操作,将图像保存。从而用户可以在执行拍照操作时获取第一图像。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技术中,具备拍摄功能的各类电子设备通常为用户提供了美食模式、建筑模式、人像模式等专门类别的拍摄模式,在拍摄时,通过图像识别,自动判断出被摄主体对象的类别,进行相应的图像优化。类似的,在实施本方案时,可以将用于产生倒影图像的功能内置为与美食模式、建筑模式、人像模式等并列的一种倒影模式。一种进入倒影模式的方法为:可以在拍照程序中将倒影模式设定为默认的拍摄模式,即用户打开拍照应用之后,首屏默认展示倒影模式,无需额外操作步骤,极为简便。另外一种进入倒影模式的方法为:用户打开拍照应用之后,由用户在显示界面上选择切换至倒影模式。在第二种方法中,为了提高切换效率,还可以根据各种拍摄模式的使用频率高低、累计使用时间长短和最近一次使用时间的远近等条件,对各个模式进行排序。比如,将使用频率高的拍摄模式展示在无需用户滑动操作可以直接选择的位置,将使用频率低的拍摄模式展示在需要用户滑动操作才能唤出的位置。从而,基于用户使用习惯出发,可以提高用户操作便利性。方式二:从其它电子设备中获取。在实施本申请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时,除了对当前设备实时拍摄得到的图像进行处理,还可以借助于存储卡、U盘等移动存储介质,或者蓝牙、WiFi、移动通信网络等无线方式访问其他目标设备。比如,其它手机、电脑、服务器等。通过读取目标设备的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图像,可以对当前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的图像进行处理,以生成倒影图像。步骤102,在所述第一图像上确定参考线。当获取到第一图像后,电子设备通过显示屏向用户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第一图像的画面内容。如图2所示,需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第一图像;/n在所述第一图像上确定参考线;/n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位于所述参考线的第一侧的第一子图像,得到镜像图像;/n将所述第一图像中位于所述参考线的第二侧的第二子图像替换为所述镜像图像,得到第二图像;/n显示所述第二图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图像;
在所述第一图像上确定参考线;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位于所述参考线的第一侧的第一子图像,得到镜像图像;
将所述第一图像中位于所述参考线的第二侧的第二子图像替换为所述镜像图像,得到第二图像;
显示所述第二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图像上确定参考线,具体包括:
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确定所述参考线在所述第一图像上的位置和/或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位于所述参考线的第一侧的第一子图像,得到镜像图像,具体包括:
接收用户的第二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入,确定目标水面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目标水面类型,得到所述镜像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位于所述参考线的第一侧的第一子图像,得到镜像图像,具体包括:
接收用户的第三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三输入,确定所述镜像图像的模糊度;
根据所述第一子图像和所述模糊度,得到所述镜像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所述第二图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的第四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四输入,确定第二水面类型,并将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所述镜像图像调整至与所述第二水面类型相对应;
和/或,
接收用户的第五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五输入,调整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所述镜像图像的模糊度。
6.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启刚,邓啟安,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