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远距离拾音的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630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实现远距离拾音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机壳;声道壳,所述声道壳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相对设置,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之间,所述底壁铰接于所述机壳上,以使所述声道壳能相对于所述机壳在初始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转动;所述顶壁开设有第一声孔,所述侧壁开设有第二声孔组,所述声道壳内形成有拾音通道,所述第一声孔和所述第二声孔组均与所述拾音通道连通,所述拾音通道内远离所述第一声孔的一端收容有麦克风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移动终端不仅可以实现远距离拾音,具体可以拾取5m~10m内的声音,还可根据用户需要拾取不同方向的声音,满足用户的需求,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实现远距离拾音的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拾音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远距离拾音的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比如手机、平板等已经成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手机作为日常的通讯工具,其通话质量的高低尤为重要,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现有的手机,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其抗噪声能力较弱,往往只能实现近距离语音通话,即只能拾取近距离,比如距离为1m~2m内的声音,而无法拾取远距离,比如距离为5m以上的声音,另外,现有的手机不能拾取不同方向的声音,不能满足用户日益提高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实现远距离拾音的移动终端,旨在解决现有的移动终端不能拾取远距离声音及不能拾取不同方向声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实现远距离拾音的移动终端,包括:机壳;声道壳,所述声道壳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相对设置,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之间,所述底壁铰接于所述机壳上,以使所述声道壳能相对于所述机壳在初始位置和极限位置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远距离拾音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n机壳;/n声道壳,所述声道壳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相对设置,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之间,所述底壁铰接于所述机壳上,以使所述声道壳能相对于所述机壳在初始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转动;/n所述顶壁开设有第一声孔,所述侧壁开设有第二声孔组,所述声道壳内形成有拾音通道,所述第一声孔和所述第二声孔组均与所述拾音通道连通,所述拾音通道内远离所述第一声孔的一端收容有麦克风模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远距离拾音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机壳;
声道壳,所述声道壳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相对设置,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之间,所述底壁铰接于所述机壳上,以使所述声道壳能相对于所述机壳在初始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转动;
所述顶壁开设有第一声孔,所述侧壁开设有第二声孔组,所述声道壳内形成有拾音通道,所述第一声孔和所述第二声孔组均与所述拾音通道连通,所述拾音通道内远离所述第一声孔的一端收容有麦克风模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远距离拾音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声孔组包括多个第二声孔,多个所述第二声孔沿所述声道壳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声道壳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远距离拾音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道壳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二声孔为条形孔,所述第二声孔沿所述声道壳的厚度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实现远距离拾音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道壳的两个所述侧壁均开设有所述第二声孔组,两个所述第二声孔组共同连通一个所述拾音通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远距离拾音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壳壁和后壳壁,所述前壳壁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底壁铰接于所述后壳壁,所述后壳壁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声道壳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声道壳相对所述机壳转动至所述初始位置与所述极限位置之间时或转动至所述极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超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