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矿产采集设备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取放岩心、且对岩心具有保护功能的岩心储存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岩心箱,所述岩心箱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之间设有若干岩心固定架,所述岩心固定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部呈U形结构,并在底座的上方设有截面呈弧形的夹板,夹板的一端与底座顶部的一侧端面相铰接,另一端与底座顶部的另一侧端面相固定,所述夹板外壁上设有拉环;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上方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贯穿安装腔上方的底座壁延伸至安装腔内,并在支撑柱的底端设有限位环面,所述支撑柱下方的安装腔内设有减震件;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设有截面呈弧形的支撑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心储存装置
本技术涉及矿产采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心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气勘探和开发前期,一般需要对地下数百米至数千米深、含油气地层的岩石进行取样、分析、研究和记录,其中所述取样得到的岩石样品称为岩心,取出来的岩心需要通过存储装置进行存放、标签记录,便于后期的运输、研究。现有技术中,储存岩心的岩心盒(箱)大多为固定尺寸的木质或塑料材质,箱内设有隔板,将岩心直接放置在隔板之间。现有的岩心箱不论是放入或取出岩心时,操作都不便利;并且,直接放置在岩心箱内,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被损坏,尤其是易碎类的岩心,更加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取放岩心、且对岩心具有保护功能的岩心存储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岩心储存装置,包括岩心箱,所述岩心箱内设有若干岩心固定架,所述岩心固定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部呈U形,并在底座的上方设有截面呈弧形的夹板,夹板的一端与底座顶部的一侧端面相铰接,另一端与底座顶部的另一侧端面锁接,所述夹板外壁上设有拉环;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上方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贯穿安装腔上方的底座壁延伸至安装腔内,并在支撑柱的底端设有限位环面,所述支撑柱下方的安装腔内设有减震件;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设有截面呈弧形的支撑板。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设有弧形挂槽,所述挂槽内均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放置在一个岩心固定架的弧形挂槽内,另一端放置另一个岩心固定架的弧形挂槽内;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沿连接杆长度方向延伸的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两侧为弧形挂钩状,且两侧内衬加强板,所述橡胶板的两侧钩挂在连接杆上。进一步的,所述夹板远离铰接端的一端设有上连接耳,所述底座另一侧的端面上设有下连接耳,所述下连接耳和下连接耳上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均设有竖槽,所述下连接耳的竖槽下部铰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卡设在竖槽内,并延伸至上连接耳的外部;所述连接柱的顶端铰接有卡板,所述卡板呈口哨状,所述卡板能卡设在上连接耳的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和夹板的下表面均设有橡胶垫。进一步的,所述减震件为减震垫或多个减震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本技术具有便于取放岩心、且对岩心具有保护功能。具体来讲,可将岩心固定架放置在岩心的两端和中部位置,先将岩心放置在支撑板上,由于夹板是铰接在底座上,夹板在进行固定时,可将岩心固定在支撑板和夹板之间,并且两者都是弧形结构,固定效果佳;在完成固定后,通过夹板上的拉环,将岩心和岩心固定架一起提起来,放入到岩心箱内;同时在需要对岩心取出时,也可通过拉环将其取出来;该方式结构简单、取放便捷。并且,底座的内部设有减震件,支撑板通过支撑柱位于减震件上,可有效避免岩心箱在运输的过程中因振动或碰撞而损坏岩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岩心安装架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结构中A-A向视图;图3是本技术橡胶板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岩心储存装置,包括岩心箱,所述岩心箱内设有隔板,岩心箱和内部的隔板在本领域属于现有结构,因此未在附图中画出;在本技术方案中,为了实现将岩心2放入或取出岩心箱的便捷性,所述岩心箱内设置有若干对岩心固定架,每一对岩心支架之间通过隔板进行分隔开;可将岩心2放置在岩心固定架上,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岩心的长度,每一对岩心固定架可使用2-3个岩心固定架,岩心2的长度较长时,可使用3个固定架,中间一个,两端分别一个;岩心2的长度较短时,只在两端各设置一个岩心固定架;所述岩心固定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部呈U形结构,并在底座1的上方设有截面呈弧形的夹板3,夹板3的一端与底座1顶部的一侧端面相铰接,另一端与底座1顶部的另一侧端面锁接,便于夹板3与底座1之间的锁定,所述夹板3外壁上设有拉环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件8可以为减震垫或多个减震弹簧。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安装腔5,所述安装腔5的上方设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底端贯穿安装腔5上方的底座1壁延伸至安装腔5内,并在支撑柱6的底端设有限位环面7,所述支撑柱6下方的安装腔5内设有减震件8;所述支撑柱6的顶端固定设有截面呈弧形的支撑板9;由于支撑板9和夹板3均是较硬的材质,所述支撑板9的上表面和夹板3的下表面均设有橡胶垫18,可避免支撑板9和夹板3在夹紧的过程中损坏岩心2。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夹板3打开,即绕着夹板3的铰接轴进行旋转;打开后,将岩心2放置在支撑板9上,由于支撑板9呈弧形,可适应岩心2的圆柱形结构;再将夹板3进行固定,即完成对岩心2的固定;同时,支撑柱6的下方设置有减震件8,减震件8的设置可有效避免岩心箱在运输的过程中因振动或碰撞而损坏岩心2。固定好之后的岩心2,通过拉环4将岩心2放入到岩心箱内,该方式操作简单、便捷。进一步的,在将岩心2的两端进行固定后,两个支架之间的岩心2处于悬空状态,为了避免易碎类的岩心2因自身的重力而发生断裂,因此在所述支撑板9的两侧均设有弧形挂槽10,也就是图1中支撑板9的左右两侧安装的挂槽10,所述挂槽10内均设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一端放置在一个固定架的弧形挂槽10内,另一端放置另一个固定架的弧形挂槽10内,也就是说连接杆11搭设在两个固定架之间;所述连接杆11之间设有沿连接杆11长度方向延伸的橡胶板12,如图3所示,所述橡胶板12的两侧为弧形挂钩状,所述橡胶板12的两侧钩挂在连接杆11上;在本实施例中,橡胶板12也为弧形结构,由于橡胶板12是软性类材质,本身强度不够,为了便于对橡胶板12的安装,所述橡胶板12两侧内衬有加强板13,加强板13也就是金属板,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可使橡胶板12稳定的钩挂在连接杆11上。为了便于夹板3与底座1之间的锁接,具体的,所述夹板3远离铰接端的一端设有上连接耳14,所述底座1另一侧的端面上设有下连接耳15,所述下连接耳15和下连接耳15上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均设有竖槽;所述下连接耳15和下连接耳15上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均设有竖槽,所述下连接耳15的竖槽下部铰接有连接柱16,所述连接柱16卡设在竖槽内,并延伸至上连接耳14的外部;所述连接柱16的顶端铰接有卡板17,所述卡板17呈口哨状,所述卡板17能卡设在上连接耳14的上表面。在图1中,此时,夹板3与底座1处于未固定状态,将连接柱16向上旋转,连接柱16可卡设在竖槽内,然后将卡板17逆时针旋转,由于卡板17呈口哨状,卡板17旋转到水平方向后,可挤压在上连接耳14的上表面,可使上连接耳14压紧在下连接耳15上,完成对夹板3与底座1之间的固定。该锁接方式操作简单,便捷。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个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一些步骤可以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心储存装置,包括岩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箱内设置有若干对岩心固定架,所述岩心固定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部呈U形,并在底座(1)的上方设有截面呈弧形的夹板(3),夹板(3)的一端与底座(1)顶部的一侧端面相铰接,另一端与底座(1)顶部的另一侧端面锁接,所述夹板(3)外壁上设有拉环(4);/n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安装腔(5),所述安装腔(5)的上方设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底端贯穿安装腔(5)上方的底座(1)壁延伸至安装腔(5)内,并在支撑柱(6)的底端设有限位环面(7),所述支撑柱(6)下方的安装腔(5)内设有减震件(8);所述支撑柱(6)的顶端固定设有截面呈弧形的支撑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心储存装置,包括岩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箱内设置有若干对岩心固定架,所述岩心固定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部呈U形,并在底座(1)的上方设有截面呈弧形的夹板(3),夹板(3)的一端与底座(1)顶部的一侧端面相铰接,另一端与底座(1)顶部的另一侧端面锁接,所述夹板(3)外壁上设有拉环(4);
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安装腔(5),所述安装腔(5)的上方设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底端贯穿安装腔(5)上方的底座(1)壁延伸至安装腔(5)内,并在支撑柱(6)的底端设有限位环面(7),所述支撑柱(6)下方的安装腔(5)内设有减震件(8);所述支撑柱(6)的顶端固定设有截面呈弧形的支撑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心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的两侧均设有弧形挂槽(10),所述挂槽(10)内均设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一端放置在一个岩心固定架的弧形挂槽(10)内,另一端放置在另一个岩心固定架的弧形挂槽(10)内;所述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方侣,娄渝明,李宸,
申请(专利权)人:曾方侣,娄渝明,李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