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全地形车方向操纵装置与车架的装配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474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型全地形车方向操纵装置与车架的装配结构,包括车架以及方向操纵装置,前支撑段通过第一弯曲部连接上横梁段,上横梁段通过第二弯曲部连接后支撑段,其中,前支撑段向上横梁段的前斜下方延伸,后支撑段向上横梁段的后斜上方延伸,第一弯曲部向上主梁的外侧弯曲,第二弯曲部向上主梁的内侧弯曲;前支撑管通过第三弯曲部与下横梁段连接,下横梁段通过第四弯曲部与后支撑管连接,其中,第三弯曲部向下主梁的外侧弯曲,第四弯曲部向下主梁的外侧弯曲,前支撑管向下横梁段的前斜上方延伸后与前支撑段焊接,后支撑管向下横梁段的后斜上方延伸后与后支撑段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刚性好、不易变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型全地形车方向操纵装置与车架的装配结构
本技术涉及全地形车
,具体涉及一种轻型全地形车方向操纵装置与车架的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全地形车是指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驶的车辆,在普通车辆难以行驶的地形上行走自如,在中国俗称沙滩车。因其结构与摩托车十分相似,且许多部件与摩托车通用,所以也有人称其为四轮摩托车。该种车型具有多种用途,且不受道路条件的限制,在北美和西欧应用较广,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全地形车上,方向操纵装置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的全地形车车架设计中,因为强度的要求,车架一般都是整体式的焊接结构,这种设计较为复杂,而且在焊接工装夹具的设计上就更为复杂,成本投入相对加大,制造精度也不容易保证。全地形车所要适应的道路条件极为苛刻。目前全地形车使用的车架结构复杂,不易维护;抗扭刚度小,容易产生变形;车架内部空间小,不利于车架内部元件布置和装配。另外,现有方向操纵装置包括包括方向把、手把管座、方向轴、下连接座,方向把与手把管座固定连接,手把管座与方向轴的一端固定;下连接座配置在方向轴的下端,下连接座用以安装车架上,下连接座对方向轴进行支撑,方向轴另一端用于连接转向总成。操作者转动手把管,带动方向轴下端连接的转向总成工作。方向轴仅仅依靠下连接座支撑,方向轴上部和下部的受力不均匀,导致摩擦阻力较大,驾驶沙滩车时转向不灵活,驾驶员转向的手感沉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容易装配的轻型全地形车方向操纵装置与车架的装配结构。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轻型全地形车方向操纵装置与车架的装配结构,包括车架以及方向操纵装置,所述车架包括上主梁、下主梁、脚踏架、托架、方向轴支座、保持组件安装部、前摇架支撑管、前摇架支座、防撞架连接部、前减震支座、后减震支座、后摇架安装部,脚踏架与托盘分别与下主梁固定,所述上主梁包括前支撑段、第一弯曲部、上横梁段、第二弯曲部、后支撑段,前支撑段通过第一弯曲部连接上横梁段,上横梁段通过第二弯曲部连接后支撑段,其中,前支撑段向上横梁段的前斜下方延伸,后支撑段向上横梁段的后斜上方延伸,第一弯曲部向上主梁的外侧弯曲,第二弯曲部向上主梁的内侧弯曲;保持组件安装部安装在上横梁段上;所述方向操纵装置分别与方向轴支座和保持组件安装部连接;下主梁包括前支撑管、第三弯曲部、下横梁段、第四弯曲部、后支撑管,前支撑管通过第三弯曲部与下横梁段连接,下横梁段通过第四弯曲部与后支撑管连接,其中,第三弯曲部向下主梁的外侧弯曲,第四弯曲部向下主梁的外侧弯曲,前支撑管向下横梁段的前斜上方延伸后与前支撑段焊接,后支撑管向下横梁段的后斜上方延伸后与后支撑段焊接,在上主梁与下主梁之后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托架的一部分位于容纳空间中并与下横梁段连接,所述方向轴支座固定于前支撑管上,前摇架支撑管以及前摇架支座分别与所述前支撑段焊接固定,防撞架连接部与前摇架支撑管焊接固定,前减震支座固定于前支撑段,后减震支座固定于后支撑段,后摇架安装部与后支撑管固定。本技术的优点为:本技术中的上主梁和下主梁只有在两端有焊接部,因此,由上主梁和下主梁构成车架的主体部分具有刚性高以及精度高的优点,使车架不弯容易产生变形。并且简化了车架的结构,使制造难度降低且容易装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轻型全地形车方向操纵装置与车架的装配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轻型全地形车车架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轻型全地形车车架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轻型全地形车车架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操纵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方向轴与手把管座以及下连接座的装配图;图7为沿图6中A—A线的剖视图;图8为图5中的I部放大图;图9为图5中的P部放大图;附图中的标记:1为前支撑段,2为第一弯曲部,3为上横梁段,4为第二弯曲部,5为后支撑段,6为前支撑管,7为第三弯曲部,8为下横梁段,9为第四弯曲部,10为后支撑管,11为容纳空间,12为脚踏架,13为托架,14为方向轴支座,14a为保持组件安装部,15为前摇架支撑管,16为前摇架支座,17为防撞架连接部,18为前减震支座,19为后减震支座,20为后摇架安装部,21为加强撑管,22为控制器安装板;23为方向把,24为手把管座,25为方向轴,25a为第一装配槽,25b为限位台阶,26为下连接座,27为加强筋,28为夹座,29为紧固螺栓,30为第一密封套,30a为第一凸起,30b为第二凸起,31为第二密封套,32为轴向限位部件,33为保持架,33a为凸缘,34为第一密封部件,35为盖板、36为压板,37为间隔套,38为螺栓,39为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轻型全地形车方向操纵装置与车架的装配结构,包括车架以及方向操纵装置,下面分别对车架以及方向操纵装置进行说明:如图2至图4所示,车架包括上主梁、下主梁、脚踏架12、托架13、方向轴支座14、保持组件安装部14a、前摇架支撑管15、前摇架支座16、防撞架连接部17、前减震支座18、后减震支座19、后摇架安装部20,下面分别对每部分以及各部分之前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上主梁包括前支撑段1、第一弯曲部2、上横梁段3、第二弯曲部4、后支撑段5,前支撑段1通过第一弯曲部2连接上横梁段3,上横梁段3通过第二弯曲部4连接后支撑段5,其中,前支撑段1向上横梁段3的前斜下方延伸,后支撑段5向上横梁段3的后斜上方延伸,第一弯曲部2向上主梁的外侧弯曲,第二弯曲部4向上主梁的内侧弯曲;本实施例中,上横梁段3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在上横梁段3一端弯曲形成第一弯曲部2和前支撑段1,以及在上横梁段3的另一端经弯曲形成第二弯曲段4和后支撑段5后形成所述上主梁。即上主梁是一个经过两次弯曲成型的整体件。上横梁段3的轴向与后支撑段5的轴向形成的夹角为100°。保持组件安装部14a安装在上横梁段3上;所述方向操纵装置分别与方向轴支座14和保持组件安装部14a连接。如图2至图4所示,下主梁包括前支撑管6、第三弯曲部7、下横梁段8、第四弯曲部9、后支撑管10,前支撑管6通过第三弯曲部7与下横梁段8连接,下横梁段8通过第四弯曲部9与后支撑管10连接,其中,第三弯曲部7向下主梁的外侧弯曲,第四弯曲部9向下主梁的外侧弯曲,在下横梁段8一端弯曲形成第三弯曲部7和前支撑管6,以及在下横梁段8另一端经弯曲形成第四弯曲部9和后支撑管10后形成所述下主梁。即下主梁是一个经过两次弯曲成型的整体件。前支撑管6的轴向与下横梁段8的轴向形成的夹角为17°,下横梁段8的轴向与后支撑管10的轴向形成的夹角为100°。如图2至图4所示,前支撑管6向下横梁段8的前斜上方延伸后与前支撑段1焊接,后支撑管10向下横梁段8的后斜上方延伸后与后支撑段5焊接,从而在上主梁与下主梁之后形成容纳空间11。上主梁和下主梁只有在两端有焊接部,因此,由上主梁和下主梁构成车架的主体部分具有刚性高以及精度高的优点。如图2至图4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轻型全地形车方向操纵装置与车架的装配结构,包括车架以及方向操纵装置,所述车架包括上主梁、下主梁、脚踏架、托架、方向轴支座、保持组件安装部、前摇架支撑管、前摇架支座、防撞架连接部、前减震支座、后减震支座、后摇架安装部,脚踏架与托盘分别与下主梁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梁包括前支撑段、第一弯曲部、上横梁段、第二弯曲部、后支撑段,前支撑段通过第一弯曲部连接上横梁段,上横梁段通过第二弯曲部连接后支撑段,其中,前支撑段向上横梁段的前斜下方延伸,后支撑段向上横梁段的后斜上方延伸,第一弯曲部向上主梁的外侧弯曲,第二弯曲部向上主梁的内侧弯曲;保持组件安装部安装在上横梁段上;所述方向操纵装置分别与方向轴支座和保持组件安装部连接;/n下主梁包括前支撑管、第三弯曲部、下横梁段、第四弯曲部、后支撑管,前支撑管通过第三弯曲部与下横梁段连接,下横梁段通过第四弯曲部与后支撑管连接,其中,第三弯曲部向下主梁的外侧弯曲,第四弯曲部向下主梁的外侧弯曲,前支撑管向下横梁段的前斜上方延伸后与前支撑段焊接,后支撑管向下横梁段的后斜上方延伸后与后支撑段焊接,在上主梁与下主梁之后形成容纳空间;/n所述托架的一部分位于容纳空间中并与下横梁段连接,所述方向轴支座固定于前支撑管上,前摇架支撑管以及前摇架支座分别与所述前支撑段焊接固定,防撞架连接部与前摇架支撑管焊接固定,前减震支座固定于前支撑段,后减震支座固定于后支撑段,后摇架安装部与后支撑管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轻型全地形车方向操纵装置与车架的装配结构,包括车架以及方向操纵装置,所述车架包括上主梁、下主梁、脚踏架、托架、方向轴支座、保持组件安装部、前摇架支撑管、前摇架支座、防撞架连接部、前减震支座、后减震支座、后摇架安装部,脚踏架与托盘分别与下主梁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梁包括前支撑段、第一弯曲部、上横梁段、第二弯曲部、后支撑段,前支撑段通过第一弯曲部连接上横梁段,上横梁段通过第二弯曲部连接后支撑段,其中,前支撑段向上横梁段的前斜下方延伸,后支撑段向上横梁段的后斜上方延伸,第一弯曲部向上主梁的外侧弯曲,第二弯曲部向上主梁的内侧弯曲;保持组件安装部安装在上横梁段上;所述方向操纵装置分别与方向轴支座和保持组件安装部连接;
下主梁包括前支撑管、第三弯曲部、下横梁段、第四弯曲部、后支撑管,前支撑管通过第三弯曲部与下横梁段连接,下横梁段通过第四弯曲部与后支撑管连接,其中,第三弯曲部向下主梁的外侧弯曲,第四弯曲部向下主梁的外侧弯曲,前支撑管向下横梁段的前斜上方延伸后与前支撑段焊接,后支撑管向下横梁段的后斜上方延伸后与后支撑段焊接,在上主梁与下主梁之后形成容纳空间;
所述托架的一部分位于容纳空间中并与下横梁段连接,所述方向轴支座固定于前支撑管上,前摇架支撑管以及前摇架支座分别与所述前支撑段焊接固定,防撞架连接部与前摇架支撑管焊接固定,前减震支座固定于前支撑段,后减震支座固定于后支撑段,后摇架安装部与后支撑管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全地形车方向操纵装置与车架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横梁段一端弯曲形成第一弯曲部和前支撑段,以及在上横梁段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原施冬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劲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