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充电桩自适应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4467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充电桩自适应充电系统,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交流插头、转接装置、控制盒和交流充电枪,所述转接装置中,设有一辨识装置,所述交流插头和转换装置组成一个组件,所述组件可替换,不同组件对应不同的插头类型和允许的最大输出电流,所述控制盒通过预设与不同组件对应的识别参数来识别不同组件,然后将该组件类型允许的最大输出电流信息传输给接受充电的设备端以让接受充电的设备端做出相应调整,同时控制盒本身还做出相对于该最大输出电流相适应的充电保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充电系统结构简洁巧妙,既能灵活地根据需要更换并识别插头,又能确保充电的过程安全,适应性好,实用性强,尤其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等设备的安全充电,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充电桩自适应充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充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充电桩自适应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全球各国的家用和工业插座规格不一,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也不一样,这样对于便携式充电桩来说,就需要用户去设置充电电流,这样会有设置错误,导致过温的隐患,严重时可以引起火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充电桩自适应充电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自动辨别不同国家的家用插座、工业插座,进而控制充电电流的导引控制信号输出,实现在充电系统内允许最大输出电流的切换,保障充电安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便携式充电桩自适应充电系统,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交流插头、转接装置、控制盒和交流充电枪,所述交流插头和转换装置组成一个组件,所述组件可替换,不同组件对应不同的插头类型和允许的最大输出电流,所述控制盒通过预设与不同组件对应的识别参数来识别不同组件,然后将该组件类型允许的最大输出电流信息传输给接受充电的设备端以让接受充电的设备端做出相应调整,同时控制盒本身还做出相对于该最大输出电流相适应的充电保护。所述组件为可替换的装置,以根据使用地点地区需要换上匹配的交流插头来满足各国不同规格的供电系统的插座需求,不同组件具有不同识别参数以便于控制盒识别。作为优选,所述转接装置中设有一辨识装置,所述控制盒通过预先设置与不同辨识装置对应的识别参数来识别带有该辨识装置的组件。更优地,所述辨识装置为识别电阻。此时,不同地区及其额定电流会对应有不同阻值的识别电阻,即含有不同交流插头的组件中的识别电阻阻值是相区别的,以让控制盒能识别出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内包含分压电阻,所述分压电阻和所述识别电阻串联分压,不同识别电阻阻值对应不同的分压电压值,进而实现控制盒对各种插头的识别分辨。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内包含MCU单片机控制模块和电压采集装置。作为优选,所述转换装置设置在交流输入线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充电系统结构简洁巧妙,可以自动辨别不同国家的家用插座、工业插座的允许的最大输出电流,然后控制充电电流的导引控制信号输出,实现在充电系统内切换充电电流,保障充电安全能,同时可进行一些过压保护等,具体是:控制盒识别到插头种类和功率进而获知其最大输出电流后,通过交流充电枪向接受充电的设备如汽车发送本便携式充电桩能供应的最大输出电流的数据信号,若是汽车要求的充电电流超过该最大输出电流,控制盒通过过流保护设置等可以切断交流充电枪对汽车充电的供应,若是汽车要求的充电电流小于等于该最大输出电流,则控制盒在充电系统内切换充电电流,控制交流充电枪对汽车进行正常状态下的充电;故本专利技术既能灵活地根据需要更换并识别插头,又能确保充电的过程安全,适应性好,实用性强,尤其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等设备的安全充电,值得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辨识系统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反应逻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便携式充电桩自适应充电系统,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交流插头1、转接装置2、控制盒3和交流充电枪4,所述转接装置2中,设有一辨识装置,所述交流插头1和转换装置2组成一个组件,所述组件可替换,不同组件对应不同的插头类型和允许的最大输出电流,所述控制盒3通过预设与不同组件对应的识别参数来识别不同组件,然后将该组件类型允许的最大输出电流信息传输给接受充电的设备端以让接受充电的设备端做出相应调整,同时控制盒本身还做出相对于该最大输出电流相适应的充电保护。所述组件为可替换的装置,以根据使用地点地区需要换上匹配的交流插头来满足各国不同规格的供电系统的插座需求,不同组件具有不同识别参数以便于控制盒识别。所述转接装置中设有一辨识装置,所述控制盒通过预先设置与不同辨识装置对应的识别参数来识别带有该辨识装置的组件。所述辨识装置为一颗识别电阻R2。所述控制盒内包含分压电阻R1,所述分压电阻R1和所述识别电阻R2串联分压,不同识别电阻阻值对应不同的分压电压值,进而实现控制盒对各种插头的识别分辨。所述控制盒3内包含MCU单片机控制模块和电压采集装置。所述转换装置1设置在交流输入线上。控制盒内控制板上的MCU单片机控制模块可以侦测出阻值,由此识别出接入的插头种类具体是哪个国家或地区、家用或工业及其功率,以此识别出其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通过交流充电枪的信号端与待充电设备端通讯,通过控制盒中相应的软件设置控制盒中当前的允许充电电流的导引控制信号,实现在充电系统中的充电电流切换,具体还可管控一些其他保护参数,如过流、电压、频率等。具体地:控制盒根据其连接到组件后控制盒内的电压信号的不同来识别出识别电阻和其阻值,该识别电阻的阻值跟控制盒中预先设定的识别连接各国家或地区的家用或工业插头对应的识别阻值相匹配,由此识别出该组件上的插头种类。例如,组件中的识别电阻R2,分压电阻R1,则控制盒中采集到的弱电电压会是(R2/(R1+R2))*VCC,识别出此为国家A、家用插座;若是组件中的识别电阻R2’,分压电阻R1,则控制盒中采集到的弱电电压会是(R2’/(R1+R2’))*VCC,识别出此为国家B、工业插座。使用时,根据实际地点,选择相应匹配的组件,组件通过交流插头连接电网,组件通过转接端口与控制盒连接,控制盒中的电压采集装置进行电压采集,根据电压的数值来计算出识别电阻R2的阻值,根据R2阻值与预先设定的识别阻值进行比较判断组件的类型,识别出其接入的插头种类具体是哪个国家或地区、家用或工业及相应功率,以此识别出其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通过交流充电枪的信号端与待充电设备端通讯,通过控制盒中相应的软件设置当前的允许充电电流导引控制信号,实现在充电系统中充电电流的切换,具体还可管控一些其他保护参数,如过流、电压、频率等。本专利技术的充电系统结构简洁巧妙,可以自动辨别不同国家的家用插座、工业插座的允许的最大输出电流,然后控制充电电流的导引控制信号输出,实现在充电系统内切换充电电流,保障充电安全能,同时可进行一些过压保护等,具体是:控制盒识别到插头种类和功率进而获知其最大输出电流后,通过交流充电枪向接受充电的设备如汽车发送本便携式充电桩能供应的最大输出电流的数据信号,若是汽车要求的充电电流超过该最大输出电流,控制盒通过过流保护设置等可以切断交流充电枪对汽车充电的供应,若是汽车要求的充电电流小于等于该最大输出电流,则控制盒在充电系统内切换充电电流,控制交流充电枪对汽车进行正常状态下的充电;故本专利技术既能灵活地根据需要更换并识别插头,又能确保充电的过程安全,适应性好,实用性强,尤其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等设备的安全充电,值得推广。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充电桩自适应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交流插头、转接装置、控制盒和交流充电枪,所述交流插头和转换装置组成一个组件,所述组件可替换,不同组件对应不同的插头类型和允许的最大输出电流,所述控制盒通过预设与不同组件对应的识别参数来识别不同组件,然后将该组件类型允许的最大输出电流信息传输给接受充电的设备端以让接受充电的设备端做出相应调整,同时控制盒本身还做出相对于该最大输出电流相适应的充电保护。/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充电桩自适应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交流插头、转接装置、控制盒和交流充电枪,所述交流插头和转换装置组成一个组件,所述组件可替换,不同组件对应不同的插头类型和允许的最大输出电流,所述控制盒通过预设与不同组件对应的识别参数来识别不同组件,然后将该组件类型允许的最大输出电流信息传输给接受充电的设备端以让接受充电的设备端做出相应调整,同时控制盒本身还做出相对于该最大输出电流相适应的充电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充电桩自适应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装置中设有一辨识装置,所述控制盒通过预先设置与不同辨识装置对应的识别参数来识别带有该辨识装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峰刘亚军顾静军李东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信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