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装置和充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和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大多数电子设备需要依赖电池以提供续航能力,而为电池充电的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图1所示,以无线耳机(负载)为例,无线耳机有左耳机L和右耳机R,每个耳机中具有电池和控制器。目前的无线耳机会配备充电装置(如充电盒)以为其充电,但是现在技术中,充电装置包括供电电池、微控制器MCU、充电控制单元以及信息检测单元,其中充电装置输出的充电电压为恒定值(通常为5V),因此当电池的电量较低时,充电效率会大大降低。无线耳机与充电盒之间除了正负电源线的连接之外,还配备另外的数据传输接口,以将耳机中的电池电力等充电状态传递给信息检测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检测负载的充电电流的变化情况,调节充电装置输出的充电电压以与电池电压相匹配,自动跟踪上负载实时的电池电压,从而提高充电效率,达到低发热、高效率的需求,延长充电装置的使用时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充电方法,包括: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每个待充电负载的充电电流;以及/n根据所述充电电流的变化情况调节所述负载接收的充电电压,使得所述充电电压跟踪所述负载实时的电池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每个待充电负载的充电电流;以及
根据所述充电电流的变化情况调节所述负载接收的充电电压,使得所述充电电压跟踪所述负载实时的电池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压接近所述负载的电池电压与充电回路上的压降的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充电电流判断所述负载是否接入充电回路进行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负载的充电电流大于第一阈值时,表征所述负载接入所述充电装置进行充电,并控制所述充电电压进入电压扫描阶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负载接入充电回路时,控制所述充电电压从初始值开始减小,直至所述负载的充电电流开始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压受控从初始值开始按预设步长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比较每个所述负载的充电电流与第二阈值,当所述负载的充电电流下降至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电压增大以跟随所述负载当前的电池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所述充电电流的变化情况判断所述负载中电池所处的工作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充电电压减小而所述负载的充电电流维持不变时,表明所述负载中电池处于恒流充电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充电电压受控增大而所述负载的充电电流减小时,表明所述负载中电池处于恒压充电模式,并控制所述充电电压维持于当前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充电负载为多个时,电池电压高的负载先处于恒压充电模式,其他负载在所述充电电压不变而对应的充电电流持续减小时,表明所述负载中电池也处于所述恒压充电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充电负载为多个时,所述充电电压受控跟踪最大的电池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每个待充电负载对应的充电电流均小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电压等于初始值,以使得所述充电装置进入待机状态。
14.一种用于充电装置中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根据每个待充电负载的充电电流的变化情况调节所述负载接收的充电电压,使得所述充电电压跟踪所述负载实时的电池电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压接近所述负载的电池电压与充电回路上的压降的和。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电路,被配置为获取每个负载的充电电流;
逻辑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子明,朱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