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伸缩探针结构的阻抗匹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387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伸缩探针结构的阻抗匹配装置,属于电磁场和微波电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阻抗匹配装置,利用伸缩探针结构,使探针长度连续可调,从而可以通过调节探针深入矩形波导内的长短,改变矩形波导内的结构,这些结构都是良导体,会影响波导内电磁场的分布,且影响波导与谐振腔之间的阻抗匹配状态,从而调节阻抗匹配装置与谐振腔的耦合状态,起到了调节阻抗,实现阻抗匹配的目的;此外,该装置采用矩形波导结构,在矩形波导中导行电磁波以TE10模式传播,因此激发出的谐振腔模式更加单一,能有效避免简并模的产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阻抗匹配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稳定性好,且对于不同的样品可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伸缩探针结构的阻抗匹配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场和微波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伸缩探针结构的阻抗匹配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任何的微波器件或电路,阻抗匹配都是必要的,对于谐振腔也一样。当被用作储能结构时,谐振腔只有与传输线或波导之间实现阻抗匹配,才能储存最多的微波能量,反射最少的微波功率,实现临界耦合。在电子顺磁共振(ESR)和铁磁共振(FMR)这两种微波光谱测试技术中,谐振腔都被用作测试夹具。在容纳着样品的前提下,谐振腔要实现与传输线的阻抗匹配,提供大的微波电磁场。然而在ESR与FMR实验中,研究人员经常需要对不同的样品进行测试。这些样品的体积都十分微小,样品的介电常数,电导率,磁导率等参数都是不相同的,那么容纳着不同样品的谐振腔就显示出不同的阻抗。因此为了实现谐振腔与传输线的阻抗匹配,人们必须要设计出阻抗可变的耦合结构。目前常用的三种耦合方式为:探针耦合,如图1(a)所示,磁环耦合,如图1(b)所示和孔耦合,如图1(c)所示。前两种耦合方法主要应用于谐振腔28和同轴线101的连接,孔耦合主要应用于谐振腔28与矩形波导6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伸缩探针结构的阻抗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波导结构(1)、伸缩探针结构(2)和SMA接头(3);/n所述矩形波导结构(1)包括具有第一开口(4)的第一法兰(5)、矩形波导(6)和分别位于所述矩形波导(6)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第一突起结构(7)和第二突起结构(8),所述第一突起结构(7)和第二突起结构(8)相对设置;所述矩形波导(6)的后端面具有第二开口(9),所述后端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5)上,且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上;/n所述伸缩探针结构(2)和所述SMA接头(3)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突起结构(7)和第二突起结构(8)上,且所述伸缩探针结构(2)通过所述第一突起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伸缩探针结构的阻抗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波导结构(1)、伸缩探针结构(2)和SMA接头(3);
所述矩形波导结构(1)包括具有第一开口(4)的第一法兰(5)、矩形波导(6)和分别位于所述矩形波导(6)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第一突起结构(7)和第二突起结构(8),所述第一突起结构(7)和第二突起结构(8)相对设置;所述矩形波导(6)的后端面具有第二开口(9),所述后端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5)上,且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上;
所述伸缩探针结构(2)和所述SMA接头(3)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突起结构(7)和第二突起结构(8)上,且所述伸缩探针结构(2)通过所述第一突起结构(7)和所述第一侧面上的第一通孔(19)伸入所述矩形波导(6)内,所述SMA接头(3)通过所述第二突起结构(8)和所述第二侧面上的第二通孔(20)伸入所述矩形波导(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伸缩探针结构的阻抗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探针结构(2)包括支撑座(10)、支撑体(11)和探针(12),所述支撑体(11)位于所述支撑座(10)上,所述支撑体(11)和所述支撑座(10)上具有开口;
所述探针(12)包括直径相同的第一部分(13)和第二部分(14),第一部分(13)和第二部分(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3)具有外螺纹,所述支撑体(11)的开口中具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相配合,使探针(12)通过所述支撑体(11)和所述支撑座(10)上的开口以及所述第一通孔(19)可伸缩地伸入所述矩形波导(6)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伸缩探针结构的阻抗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MA接头(3)包括第二法兰(15)、外导体(16)、介质材料(17)和内导体(18);
所述外导体(16)位于所述第二法兰(15)的第一表面;所述介质材料(17)位于所述第二法兰(15)的第二表面,且通过所述第二法兰(15)延伸至所述外导体(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旭张晓宇汪伦张万里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