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波导同轴转换装置及极化跟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2884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波导同轴转换装置及极化跟踪装置,其中圆波导同轴转换装置,包括圆形波导和同轴转换内芯,所述圆形波导的一端为圆波导端口,所述圆形波导的另一端为同轴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转换内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磁耦合部、至少一个第二电磁耦合部;所述第一电磁耦合部位于所述圆形波导的中心并与圆形波导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二电磁耦合部与所述圆形波导的径向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圆波导同轴转换装置的电磁耦合部和圆波导内的电场平行,可以将圆波导内的电场耦合为该耦合结构的表面电流,因而可以获得很好的匹配,因而带宽较宽。

A coaxial conversion device and polarization tracking device for circular wavegu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波导同轴转换装置及极化跟踪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通讯领域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将圆波导中电磁波信号转换为同轴传输线电磁信号的同轴转换。
技术介绍
圆波导是微波传输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波导形式,具有损耗小,双极化的优点,常用于天线馈电,微波信号传输等领域。是雷达系统设备、制导系统设备、微波通信设备和微波测试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传输媒介。用于将圆波导中电磁波信号转换为同轴或者微带传输线中信号的圆波导转同轴转换是圆波导系统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元件。波导同轴转换的设计要求:插损小,驻波低、带宽大、体积小。目前最常见的圆波导同轴转换采用正交的方式实现,采用该种方式的同轴输出端口位于圆波导的侧面,于微波系统集成结构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插损小、带宽大的圆波导同轴转换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度圆波导中的两个正交的极化跟踪装置。为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波导同轴转换装置,包括圆形波导和同轴转换内芯,所述圆形波导的一端为圆波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波导同轴转换装置,包括圆形波导和同轴转换内芯,所述圆形波导的一端为圆波导端口,所述圆形波导的另一端为同轴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转换内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磁耦合部、至少一个第二电磁耦合部;所述第一电磁耦合部位于所述圆形波导的中心并与圆形波导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二电磁耦合部与所述圆形波导的径向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波导同轴转换装置,包括圆形波导和同轴转换内芯,所述圆形波导的一端为圆波导端口,所述圆形波导的另一端为同轴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转换内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磁耦合部、至少一个第二电磁耦合部;所述第一电磁耦合部位于所述圆形波导的中心并与圆形波导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二电磁耦合部与所述圆形波导的径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波导同轴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转换内芯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电磁耦合部,所述第三电磁耦合部与圆形波导的轴向及圆形波导的径向均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波导同轴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磁耦合部与所述第一电磁耦合部及第二电磁耦合部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波导同轴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耦合部为一个,所述第二电磁耦合部为一个,所述第三电磁耦合部为一个,所述第一电磁耦合部通过所述第二电磁耦合部与所述第三电磁耦合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波导同轴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磁耦合部包括为一直线段或由具有不同斜率的两个或以上直线段相连而成,与所述第二电磁耦合部相连的直线段与圆形波导的轴向的夹角a为60°±10°。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顺喜殷实梁国春张丽玲项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贝孚德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