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动式车灯角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374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磁动式车灯角度控制装置,包括:灯泡、灯罩、弹性件、永磁体、电磁铁组、球形底座、支座、处理器、电源;所述灯泡卡合于灯罩的开口中,所述的支座呈碗状,所述的支座的上部通过弹性件与灯罩上部连接,所述支座的下部通过球形底座与灯罩下部连接,灯罩能够以球形底座为支点转动;所述灯罩的背部中心设有永磁体;所述的电磁铁组设于支座正对永磁体的内侧,所述的电磁铁组包括矩阵方式排列的多个电磁铁,所述的永磁体、电磁铁相对一侧的极性相反。该角度控制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缺陷,具有结构合理、控制便捷、运行稳定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动式车灯角度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灯控制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动式车灯角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照明装置,在实际的使用中,传统的前照灯系统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灯具的壳体固定于车体上无转动功能,因此前照灯的照射方向与汽车车身保持一致。车辆在转弯行驶时,特别是在路侧较危险的山区道路或夜晚无路灯的城市道路转弯时,由于车灯无法调节照明角度,通常无法照射到弯道内侧;尤其是遇到雨雾天气,前方弯道路况照明情况更是模糊不清,无法转动的车灯极大的威胁了驾驶员夜间行车安全;并且汽车在上下坡时,车灯不能很好地照射路面,也会存在许多潜在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磁动式车灯角度控制装置,该随动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缺陷,具有结构合理、控制便捷、运行稳定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磁动式车灯角度控制装置,包括:灯泡、灯罩、弹性件、永磁体、电磁铁组、球形底座、支座、处理器、电源;所述灯泡固定设于灯罩内,所述的支座为后端为底板封闭,并且前端开口的圆筒,所述支座的右端下部的内壁边沿处设有球形底座,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动式车灯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泡(1)、灯罩(2)、弹性件(3)、永磁体(4)、电磁铁组、球形底座(5)、支座(6)、处理器、电源;/n所述灯泡(1)固定设于灯罩(2)内,所述的支座(6)为后端为底板封闭,并且前端开口的圆筒,所述支座(6)的右端下部的内壁边沿处设有球形底座(5),所述的灯罩(2)的下部的外侧壁下侧设有安装座(8),所述的安装座(8)上设有对应球形底座(5)的圆头紧扣槽(9),所述的安装座(8)通过圆头紧扣槽(9)套装于球形底座(5)上,灯罩(2)能够以球形底座(5)为支点转动;所述的支座(6)的上部右端内侧壁的边沿上设有弹性件(3),所述的弹性件(3)的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动式车灯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泡(1)、灯罩(2)、弹性件(3)、永磁体(4)、电磁铁组、球形底座(5)、支座(6)、处理器、电源;
所述灯泡(1)固定设于灯罩(2)内,所述的支座(6)为后端为底板封闭,并且前端开口的圆筒,所述支座(6)的右端下部的内壁边沿处设有球形底座(5),所述的灯罩(2)的下部的外侧壁下侧设有安装座(8),所述的安装座(8)上设有对应球形底座(5)的圆头紧扣槽(9),所述的安装座(8)通过圆头紧扣槽(9)套装于球形底座(5)上,灯罩(2)能够以球形底座(5)为支点转动;所述的支座(6)的上部右端内侧壁的边沿上设有弹性件(3),所述的弹性件(3)的下端与下部的外侧壁上侧连接;所述灯罩(2)底板的背部中心设有永磁体(4);所述的支座(6)的底板内底面上设有多组均匀排布的电磁铁(7),所述的永磁体(4)和电磁铁(7)相对一侧的极性相反,永磁体(4)与电磁铁(7)之间不相接触,且在电磁铁(7)接通产生磁力的情况下,永磁体(4)与电磁铁(7)之间也不相接触;
所述的处理器用于根据使用者发来的角度调节信号发送控制信号至各个电磁铁(7);所述的电磁铁组中的各个电磁铁(7)用于在接收到处理器的控制信号后接通产生磁力,所述的电磁铁组、处理器均与电源电连接,由电源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动式车灯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支座(6)的底板内底面上的永磁体(4)成矩形均匀间隔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动式车灯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磁铁(7)设有三十五个,按照五行七列的方式均匀排布,从左边开始,由上往下依次编号,分为区块一至区块三十五,其中区块十八正对永磁体(4);所述的区块一、区块五、区块三十一、区块三十五分别位于四个角上,区块一、区块五、区块三十一、区块三十五分别与永磁体(4)之间的连线,与区块十八所在的底板内底面的垂面之间的角度均为43°;区块一、区块五、区块三十一、区块三十五分别与永磁体(4)之间的连线,与区块十八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28°。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动式车灯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处理器包括控制器U1、译码器U2-U6,所述的控制器U1包括二十二个引脚,所述的译码器U2-U6为同样结构,均包括四个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江云吴方圆王娟覃溪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