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管程空冷器改变管内流通截面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4355 阅读:6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单管程空冷器改变管内流通截面积的方法,是在翅片管制造完成后,从翅片管基管的流体流动方向末端插入一管件,管件形状可为柱体、锥体或其他形状,其长度根据空冷器的构、蒸汽流量、温度等因素决定,用于液体在冷却阶段减小流通面积、增加流速。管件的两端密封,管件的最大横截面直径或横截面上最大尺寸小于基管内径,管件与基管之间固接有定距柱,用于固定管件且保持管件和基管之间一定的流通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于单管程空冷器管内介质先冷凝后冷却的热交换场合,可以提高流体冷却阶段的流速,提高传热系数,增强传热效率,从而减少传热面积,节省材料,减小空冷器的体积,并使得空气的流量减小,得驱动空气流动的风机功率减小,起到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单管程空冷器,具体涉及到管内介质先冷凝后冷却的单管程空冷器在冷却阶 段通过改变管内流通截面积提高传热效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空冷器是热交换器的一种,它是利用空气作为冷却流体,对另外一种较高温度的流体进 行冷却或冷凝的热交换器。单管程是指管内流体一次性从一侧管箱流向另一侧管箱后流出空 冷器。管内流体一般先被冷凝,然后再被冷却,冷凝是指将气体冷为液体,流体发生了相变, 冷却则是指将温度较高的液体冷却为温度较低的液体。在冷却阶段因为液体密度比气体大得 多,如果管内的流通截面积不变的话,液体的流速会比气体小很多,严重影响了液体被冷却 阶段的传热效率。因此,对于管内流体要求先被冷凝然后冷却时,往往需要改变管内流通截 面积,以提高传热效率。对于多管程空冷器改变管内流通截面积较容易实现,它可以给冷凝 阶段的第一程或前几程多安排一些管子,给冷却阶段的后一程或几程少安排一些管子,这样, 可使冷却阶段的流通面积小于冷凝阶段的流通面积。这种变管内流通截面积的方法,可提高 液体的流速,增强传热,从而节省传热面积,节省材料,还可减小风机的功率,达到节能的 目的。然而,有的工艺流体不允许有折弯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单管程空冷器改变管内流通截面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翅片管制造完成后,从翅片管基管的流体流动方向末端插入一管件,管件的两端密封,管件的长度小于基管管子的长度,管件的最大横截面直径或横截面上最大尺寸小于基管内径,管件与基管之间固接有定距柱,用于固定管件且保持管件和基管之间一定的流通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新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