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数码印花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20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面数码印花布,涉及布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数码印花布不具有抗菌性能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棉麻层,棉麻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内层,内层包括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均为仿真丝,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一上一下相间交织,相邻第一经线之间编织有抗菌纱线,抗菌纱线包括第一单纱、第二单纱以及第三单纱,第一单纱为竹炭纤维,第二单纱为银纤维,第三单纱为棉纤维,第一单纱和第二单纱以捻绕方式结合成双股线,第三单纱缠绕于第一单纱与第二单纱的外侧,棉麻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大大提高该布料的抗菌性能,避免细菌滋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数码印花布
本技术涉及布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面数码印花布。
技术介绍
数码印花布采用电脑数码印花设备将花型印在纺织面料上面,目前,由纤维组成的数码印花布,由于其多孔式物体形状和高分子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利于微生物附着,成为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良好寄生体,寄生体除了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之外,还会污染纤维,影响纤维的性能,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双面数码印花布。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面数码印花布,包括棉麻层,所述棉麻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内层,所述内层包括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所述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均为仿真丝,所述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一上一下相间交织,相邻所述第一经线之间编织有抗菌纱线,所述抗菌纱线包括第一单纱、第二单纱以及第三单纱,所述第一单纱为竹炭纤维,所述第二单纱为银纤维,所述第三单纱为棉纤维,所述第一单纱和第二单纱以捻绕方式结合成双股线,所述第三单纱缠绕于第一单纱与第二单纱的外侧,所述棉麻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纱线中的竹炭纤维具有抗菌防臭和吸湿透气等优点,银纤维具有强力的抗菌除臭等优点,将两者结合,进一步提高抗菌纱线的抗菌防臭性能,而且在竹炭纤维和银纤维外侧缠绕有棉纤维,使得棉纤维处于抗菌纱线的最外层,有利于改善抗菌纱线的触感,增加抗菌纱线的舒适性与透气性,同时由于第三单纱在缠绕时有一定的间隙,使得纳米银纤维与竹炭纤维可以起到很好的抗菌除臭作用,进而能提高该布料的抗菌性能;选择仿真丝作为内层的原料,不仅保证内层的布面光洁亮丽,美观大方,更能达到防皱抗皱的功能,提高使用价值。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第一纬线之间编织有导电纱线,所述导电纱线为不锈钢金属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电纱线,能在摩擦产生静电时快速将静电进行分散,避免静电集中现象的产生,减少灰尘颗粒的吸附,提高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棉麻层由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线为棉纤维,所述第二纬线为圣麻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性,圣麻纤维是一种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抑螨物质,且有较好的吸湿性和导湿性,两者配合编织形成棉麻层,能提高该布料的吸湿性和抗菌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棉麻层的下表面设有若干等间距排列的透气槽,所述棉麻层的上表面设有与透气槽导通的透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透气槽和透气孔,能大大增强该布料的透气性能,保证该布料的干爽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由第三经线和第三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三经线和第三纬线均为涤纶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涤纶纤维编织而成的外层,涤纶纤维具有强度高和耐磨性好等优点,提高该面料的牢固度和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上编织有加强纱线,所述加强纱线包括第四单纱和螺旋缠绕在第四单纱外侧的第五单纱,所述第四单纱为棉纤维,所述第五单纱为玻璃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强纱线,能进一步提高该布料的强度和耐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棉麻层和外层之间涂覆有金属微粉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金属微粉层,能够有效地防止紫外线,并能使布料保持形状,提高布料的垂感,具有良好的褶皱恢复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经线的密度为72根/cm,所述第一纬线的密度为36根/cm。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抗菌纱线,能提高该布料的抗菌性能,而且选择仿真丝作为内层的原料,不仅保证内层的布面光洁亮丽,美观大方,更能达到防皱抗皱的功能,提高使用价值。2.通过设置导电纱线,能在摩擦产生静电时快速将静电进行分散,避免静电集中现象的产生,减少灰尘颗粒的吸附,提高实用性。3.通过设置透气槽和透气孔,能大大增强该布料的透气性能,保证该布料的干爽性能。4.通过设置金属微粉层,能够有效地防止紫外线,并能使布料保持形状,提高布料的垂感,具有良好的褶皱恢复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面数码印花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双面数码印花布中内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双面数码印花布中抗菌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双面数码印花布中棉麻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双面数码印花布中外层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双面数码印花布中加强纱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内层;2、棉麻层;3、透气槽;4、透气孔;5、金属微粉层;6、外层;7、第一经线;8、抗菌纱线;81、第一单纱;82、第二单纱;83、第三单纱;9、第一纬线;10、导电纱线;11、第二经线;12、第二纬线;13、第三经线;14、第三纬线;15、加强纱线;151、第四单纱;152、第五单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一种双面数码印花布,包括内层1,内层1包括第一经线7和第一纬线9,第一经线7和第一纬线9均为仿真丝,仿真丝为涤纶DTY加弹丝,使得该布料具有手感顺滑、弹性佳和悬垂性好的优点,第一经线7和第一纬线9一上一下相间交织,采用该种织法能提高内层1的表面平整度,并且使得内层1的耐磨性和透气性较好,第一经线7的密度为72根/cm,第一纬线9的密度为36根/cm,相邻第一经线7之间编织有抗菌纱线8,抗菌纱线8包括第一单纱81、第二单纱82以及第三单纱83,第一单纱81为竹炭纤维,第二单纱82为银纤维,第三单纱83为棉纤维,第一单纱81和第二单纱82以捻绕方式结合成双股线,第三单纱83缠绕于第一单纱81与第二单纱82的外侧,相邻第一纬线9之间编织有导电纱线10,所述导电纱线10为不锈钢金属纤维,内层1的上表面通过热熔胶粘接有棉麻层2,棉麻层2由第二经线11和第二纬线12编织而成,第二经线11为棉纤维,第二纬线12为圣麻纤维,棉麻层2的下表面设有若干等间距排列的透气槽3,棉麻层2的上表面设有与透气槽3导通的透气孔4,棉麻层2的上表面涂覆有金属微粉层5,金属微粉层5的上表面热压有外层6,外层6由第三经线13和第三纬线14编织而成,第三经线13和第三纬线14均为涤纶纤维,外层6上编织有加强纱线15,加强纱线15包括第四单纱151和螺旋缠绕在第四单纱151外侧的第五单纱152,第四单纱151为棉纤维,第五单纱152为玻璃纤维。通过选择仿真丝作为内层1的原料,不仅保证内层1的布面光洁亮丽,美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数码印花布,包括棉麻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棉麻层(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内层(1),所述内层(1)包括第一经线(7)和第一纬线(9),所述第一经线(7)和第一纬线(9)均为仿真丝,所述第一经线(7)和第一纬线(9)一上一下相间交织,相邻所述第一经线(7)之间编织有抗菌纱线(8),所述抗菌纱线(8)包括第一单纱(81)、第二单纱(82)以及第三单纱(83),所述第一单纱(81)为竹炭纤维,所述第二单纱(82)为银纤维,所述第三单纱(83)为棉纤维,所述第一单纱(81)和第二单纱(82)以捻绕方式结合成双股线,所述第三单纱(83)缠绕于第一单纱(81)与第二单纱(82)的外侧,所述棉麻层(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层(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数码印花布,包括棉麻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棉麻层(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内层(1),所述内层(1)包括第一经线(7)和第一纬线(9),所述第一经线(7)和第一纬线(9)均为仿真丝,所述第一经线(7)和第一纬线(9)一上一下相间交织,相邻所述第一经线(7)之间编织有抗菌纱线(8),所述抗菌纱线(8)包括第一单纱(81)、第二单纱(82)以及第三单纱(83),所述第一单纱(81)为竹炭纤维,所述第二单纱(82)为银纤维,所述第三单纱(83)为棉纤维,所述第一单纱(81)和第二单纱(82)以捻绕方式结合成双股线,所述第三单纱(83)缠绕于第一单纱(81)与第二单纱(82)的外侧,所述棉麻层(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数码印花布,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纬线(9)之间编织有导电纱线(10),所述导电纱线(10)为不锈钢金属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数码印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棉麻层(2)由第二经线(11)和第二纬线(12)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线(11)为棉纤维,所述第二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达英祁正丽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柯桥冠准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