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商业化的电动汽车智能识别充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4156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商业化的电动汽车智能识别充电方法,包括:采集底线图像;判断车位底线是否被覆盖,是则采集车辆位置信息及轮廓图像;采集红外图像,提取发热位置和发热特征;识别并获得车辆类型;判断车辆类型是否为电动汽车,是则进行充电,否则进行驱离;检测流通路口的车辆信息,获取流向信息;判断停车位是否存在车辆;计算出车辆的离地高度;计算停车密度,并判断是否达到预设车密度,是则对车辆流通数量统计,在车辆流通数量达到预设车流量的路径推送广告推送信息一;判断离地高度的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高度差,是则向车载人员发送广告推送信息二。本发明专利技术防占用,利用率高,便于电动汽车充电,广告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商业化的电动汽车智能识别充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
的一种充电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商业化的电动汽车智能识别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停车充电站用于向电动汽车提供充电设备,例如提供大量的停车位以及充电桩,其具体形式种类多样。一种是专用充电站,由于需要占用大量场地和需要专用电网,投资巨大且难以收回成本,很难进行商业推广,而电动汽车普及的前提是先拥有充电站网络。第二种直流充电站(快充),是采用储能装置的箱式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第三种交流充电站(慢充),是采用投币式壁挂电动自行车充电站。目前,电动汽车停车充电站中车位一般仅仅向电动汽车提供,但是现有的停车位经常会被非电动汽车占据,例如燃油车和其他非机动车,这样就会造成大量的充电桩未被使用,产生资源浪费,同时也会导致部分电动汽车无法充电。而且,向电动汽车停车充电站(停车场)中推送广告的形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通过单一的显示屏幕进行广告播送,而在大部分情况下,停车场中人员密度并不是很大,而仅仅只会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会存在较大的人员流动性,例如,在上下班高峰期或假期。因此,在其他时间段中,如果持续在停车场中投送广告,这样会产生大量的电能损耗,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缩短广告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不能够将广告准确及时地传递到客需求户,广告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电动汽车停车充电站停车位被非电动汽车占用而导致资源浪费,并造成部分电动汽车无法充电,而且推送广告时推送效率低,浪费电能资源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商业化的电动汽车智能识别充电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智能商业化的电动汽车智能识别充电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实时采集各个停车位的底线图像;判断所述底线图像中车位底线是否被所述停放车辆覆盖;在所述车位底线被所述停放车辆覆盖时,采集所述停车车辆的车辆位置信息以及轮廓图像;根据所述车辆位置和所述轮廓图像,采集所述车辆位置处的轮廓范围内的红外图像;提取所述红外图像中的发热位置以及所述发热位置的发热特征;根据所述发热位置与所述发热特征,在一个预设车辆识别系统中对所述停放车辆进行识别,以获得所述停放车辆的车辆类型;其中,所述发热位置与所述发热特征在所述预设车辆识别系统中对应唯一的一个车辆类型;判断所述车辆类型是否为电动汽车;在所述车辆类型为非电动汽车时,对所述停放车辆进行驱离;在所述车辆类型为电动汽车时,对所述停放车辆进行充电;检测通过所有流通路口的车辆信息,并根据同一车辆产生的车辆信息,获取所述车辆的流向信息;判断各个停车位上是否存在车辆,并在所述停车位上存在所述车辆时识别所述车辆的车型;向位于停车位上的车辆发射超声波并同步计时,并根据计时时间计算出所述车辆距离对应的停车位的地面的离地高度;先获取所述停车场的停车数量,再计算出所述停车场的停车密度,最后判断所述停车密度是否达到一个预设车密度;在所述停车密度达到所述预设车密度时,先根据各个车辆的流向信息,对各个流通路径上的车辆流通数量进行统计并排序,再选取所述车辆流通数量达到一个预设车流量的至少一条流通路径以作为广告推送路径,最后在所述广告推送路径上推送一个广告推送信息一;在所述停车位上存在所述车辆时,判断所述离地高度的变化值是否大于一个预设高度差;在所述变化值大于所述预设高度差时,根据所述车辆的停车位置,向所述车载人员发送一个广告推送信息二。本专利技术通过先采集停车位的底线图像,再判断出车位底线是否被覆盖,是则采集停车车辆的位置信息和轮廓图像,然后提取红外图像中的发热位置以及发热特征,再然后在预设车辆识别系统中对停放车辆进行识别,获得车辆类型,再然后判断车辆类型是否为电动汽车,是则对停放车辆进行充电,否则直接对停放车辆进行驱离,再然后检测各个流通路口的车辆信息,并通过分析每辆车所运动的所路过的流通路口而确定车辆的流向信息,再然后检测各个停车位上是否停有车辆,并且检测其车型,再然后向车辆发送超时波并计时,利用超声波的往返时间计算车辆与地面的距离以作为离地高度,通过停车数量判断停车场的停车密度,在停车密度达到预设车密度后,进一步根据流向信息对每条流通路径上的车流量进行排序统计,这样在车辆流通数量达到预设车流量的流通路径上推送广告,可以使广告准确及时地发送至需求客户,而停车密度和车辆流通数量不足时则不会推送广告,可以防止电能大量损耗,延长广告设备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的电动汽车停车充电站停车位被非电动汽车占用而导致资源浪费,并造成部分电动汽车无法充电,而且推送广告时推送效率低,浪费电能资源的技术问题,得到了防占用,设备资源利用率高,同时便于电动汽车充电,电能资源利用率高,设备使用寿命长,而且广告效果好的技术效果。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地高度的计算公式为:其中,H为所述离地高度,C为超声波传播速度,T为所述计时时间,D为发射所述超声波的设备的发射端与接收端的距离。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停车密度的计算公式为:PD=(X+Y1-Y2)/Z其中,PD为所述停车密度,X为存在车辆的停车位的数量,Y1为进入所述停车场的车辆数量,Y2为离开对应的停车位且还位于所述停车场的车辆数量,Z为所述停车场的停车位数量。进一步地,进入所述停车场的车辆数量的计算公式为:Y1=y1-y2其中,y1为一个预设时间内检测的车辆数量,y2为所述预设时间内位于所有停车位上和通过流通路口的车辆总数量,且满足Y2=y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动汽车智能识别充电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对应的流通路径上是否存在流通人员;根据各个所述热红外人体感应器的检测信息,统计所述停车场中的流通人员总数量;判断所述流通人员总数量是否大于一个预设客户数量;在所述流通人员总数量大于所述预设客户数量时,在相应的流通路径上设置所述广告推送信息一。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汽车智能识别充电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统计各个流通路径上的流通人员路径数量;对所述流通人员路径数量进行排序;将流通人员路径数量最大的流通路径推送所述广告推送信息一。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动汽车智能识别充电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红外图像中的背景灰度值和最亮灰度值,并作为所述发热特征;计算所述最亮灰度值与所述背景灰度值的灰度差值;判断所述灰度差值是否大于一个预设灰度值一;在所述灰度差值大于所述预设灰度值一时,判定所述车辆类型为非电动汽车;在所述灰度差值不大于所述预设灰度值一时,判定所述车辆类型为电动汽车。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提取所述发热位置以及所述发热特征之前,还对所述红外图像进行噪声处理,且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红外图像中所述停放车辆的驾驶位置区域和乘客位置区域;判断所述驾驶位置区域或乘客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商业化的电动汽车智能识别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n实时采集各个停车位的底线图像;/n判断所述底线图像中车位底线是否被所述停放车辆覆盖;/n在所述车位底线被所述停放车辆覆盖时,采集所述停车车辆的车辆位置信息以及轮廓图像;/n根据所述车辆位置和所述轮廓图像,采集所述车辆位置处的轮廓范围内的红外图像;/n提取所述红外图像中的发热位置以及所述发热位置的发热特征;/n根据所述发热位置与所述发热特征,在一个预设车辆识别系统中对所述停放车辆进行识别,以获得所述停放车辆的车辆类型;其中,所述发热位置与所述发热特征在所述预设车辆识别系统中对应唯一的一个车辆类型;/n判断所述车辆类型是否为电动汽车;/n在所述车辆类型为非电动汽车时,对所述停放车辆进行驱离;/n在所述车辆类型为电动汽车时,对所述停放车辆进行充电;/n检测通过所有流通路口的车辆信息,并根据同一车辆产生的车辆信息,获取所述车辆的流向信息;/n判断各个停车位上是否存在车辆,并在所述停车位上存在所述车辆时识别所述车辆的车型;/n向位于停车位上的车辆发射超声波并同步计时,并根据计时时间计算出所述车辆距离对应的停车位的地面的离地高度;/n先获取所述停车场的停车数量,再计算出所述停车场的停车密度,最后判断所述停车密度是否达到一个预设车密度;/n在所述停车密度达到所述预设车密度时,先根据各个车辆的流向信息,对各个流通路径上的车辆流通数量进行统计并排序,再选取所述车辆流通数量达到一个预设车流量的至少一条流通路径以作为广告推送路径,最后在所述广告推送路径上推送一个广告推送信息一;/n在所述停车位上存在所述车辆时,判断所述离地高度的变化值是否大于一个预设高度差;/n在所述变化值大于所述预设高度差时,根据所述车辆的停车位置,向所述车载人员发送一个广告推送信息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商业化的电动汽车智能识别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采集各个停车位的底线图像;
判断所述底线图像中车位底线是否被所述停放车辆覆盖;
在所述车位底线被所述停放车辆覆盖时,采集所述停车车辆的车辆位置信息以及轮廓图像;
根据所述车辆位置和所述轮廓图像,采集所述车辆位置处的轮廓范围内的红外图像;
提取所述红外图像中的发热位置以及所述发热位置的发热特征;
根据所述发热位置与所述发热特征,在一个预设车辆识别系统中对所述停放车辆进行识别,以获得所述停放车辆的车辆类型;其中,所述发热位置与所述发热特征在所述预设车辆识别系统中对应唯一的一个车辆类型;
判断所述车辆类型是否为电动汽车;
在所述车辆类型为非电动汽车时,对所述停放车辆进行驱离;
在所述车辆类型为电动汽车时,对所述停放车辆进行充电;
检测通过所有流通路口的车辆信息,并根据同一车辆产生的车辆信息,获取所述车辆的流向信息;
判断各个停车位上是否存在车辆,并在所述停车位上存在所述车辆时识别所述车辆的车型;
向位于停车位上的车辆发射超声波并同步计时,并根据计时时间计算出所述车辆距离对应的停车位的地面的离地高度;
先获取所述停车场的停车数量,再计算出所述停车场的停车密度,最后判断所述停车密度是否达到一个预设车密度;
在所述停车密度达到所述预设车密度时,先根据各个车辆的流向信息,对各个流通路径上的车辆流通数量进行统计并排序,再选取所述车辆流通数量达到一个预设车流量的至少一条流通路径以作为广告推送路径,最后在所述广告推送路径上推送一个广告推送信息一;
在所述停车位上存在所述车辆时,判断所述离地高度的变化值是否大于一个预设高度差;
在所述变化值大于所述预设高度差时,根据所述车辆的停车位置,向所述车载人员发送一个广告推送信息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商业化的电动汽车智能识别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地高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H为所述离地高度,C为超声波传播速度,T为所述计时时间,D为发射所述超声波的设备的发射端与接收端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商业化的电动汽车智能识别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PD=(X+Y1-Y2)/Z
其中,PD为所述停车密度,X为存在车辆的停车位的数量,Y1为进入所述停车场的车辆数量,Y2为离开对应的停车位且还位于所述停车场的车辆数量,Z为所述停车场的停车位数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智能商业化的电动汽车智能识别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入所述停车场的车辆数量的计算公式为:
Y1=y1-y2
其中,y1为一个预设时间内检测的车辆数量,y2为所述预设时间内位于所有停车位上和通过流通路口的车辆总数量,且满足Y2=y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振斌陶远鹏胡丹程周育窦国贤宋晓波储世华许劲松苏怡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安徽育求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