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共挤的线缆绝缘层挤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132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缆生产加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共挤的线缆绝缘层挤出机,包括多组挤出机本体、底板、多组进料管、多组料斗、多组出料管、多组模具、多组转板、多组缠绕柱、多组固定杆和多组导电芯;还包括支撑板、固定板、风箱、多组冷却管、多组吹风机、多组风管、多组风嘴、多组电机、多组转轴、多组齿轮、多组连接板、多组左限位杆、多组右限位杆和多组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层共挤的线缆绝缘层挤出机,可对自多组模具上多组第二圆孔抽出的多组导电芯进行冷却,加速多组导电芯外侧壁上的绝缘层材料的冷却干燥速率,减少多组导电芯缠绕粘附在一起,提高使用合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共挤的线缆绝缘层挤出机
本技术涉及线缆生产加工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共挤的线缆绝缘层挤出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多层共挤的线缆绝缘层挤出机是一种用于将熔融状态的绝缘层材料包裹在导电芯外侧壁的装置,其在线缆生产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多层共挤的线缆绝缘层挤出机包括多组挤出机本体、底板、多组进料管、多组料斗、多组出料管、多组模具、多组转板、多组缠绕柱、多组固定杆和多组导电芯,多组挤出机本体可拆卸安装在底板顶面左半区域,多组挤出机本体前后并排分布,多组进料管顶端输入端和底端输出端分别与多组料斗底端和多组挤出机本体顶面左半区域连通,多组出料管左端输入端分别与多组挤出机本体右侧壁中央区域连通,多组模具安装在底板顶面右半区域,多组模具前后并排分布,多组模具内部分别设置有多组模腔,多组出料管底端输出端分别与多组模具顶面中央区域连通,多组模具左侧壁中央区域和右侧壁中央区域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一圆孔和多组第二圆孔,第二圆孔孔径大于第一圆孔孔径,底板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一圆形凹槽和多组第二圆形凹槽,多组转板和多组缠绕柱分别插入多组第一圆形凹槽和多组第二圆形凹槽,多组固定杆底端分别与多组转板顶面中央区域连接,多组导电芯缠绕固定在多组固定杆上,多组导电芯右端分别穿过多组第一圆孔和多组第二圆孔;现有的多层共挤的线缆绝缘层挤出机使用时,将熔融状态的绝缘层材料自多组料斗分别添加至多组挤出机本体内部,打开多组挤出机本体,多组挤出机本体将其内部的绝缘层材料自出料管分别添加至多组模具内部,绝缘层材料包裹在多组导电芯外侧壁,旋转多组缠绕柱,多组缠绕柱分别在多组第二圆形凹槽内旋转,使得包裹上绝缘层材料的多组导电芯分别缠绕在多组缠绕柱上即可;现有的多层共挤的线缆绝缘层挤出机使用中发现,多组导电芯分别自多组模具上的多组第二圆孔抽出时,多组导电芯外侧壁的绝缘层材料冷却效果较差,易导致多组缠绕柱上的多组导电芯粘附在一起,使用合理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对自多组模具上多组第二圆孔抽出的多组导电芯进行冷却,加速多组导电芯外侧壁上的绝缘层材料的冷却干燥速率,减少多组导电芯缠绕粘附在一起,提高使用合理性的多层共挤的线缆绝缘层挤出机。本技术的一种多层共挤的线缆绝缘层挤出机,包括多组挤出机本体、底板、多组进料管、多组料斗、多组出料管、多组模具、多组转板、多组缠绕柱、多组固定杆和多组导电芯,多组挤出机本体可拆卸安装在底板顶面左半区域,多组挤出机本体前后并排分布,多组进料管顶端输入端和底端输出端分别与多组料斗底端和多组挤出机本体顶面左半区域连通,多组出料管左端输入端分别与多组挤出机本体右侧壁中央区域连通,多组模具安装在底板顶面右半区域,多组模具前后并排分布,多组模具内部分别设置有多组模腔,多组出料管底端输出端分别与多组模具顶面中央区域连通,多组模具左侧壁中央区域和右侧壁中央区域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一圆孔和多组第二圆孔,第二圆孔孔径大于第一圆孔孔径,底板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一圆形凹槽和多组第二圆形凹槽,多组转板和多组缠绕柱分别插入多组第一圆形凹槽和多组第二圆形凹槽,多组固定杆底端分别与多组转板顶面中央区域连接,多组导电芯缠绕固定在多组固定杆上,多组导电芯右端分别穿过多组第一圆孔和多组第二圆孔;还包括支撑板、固定板、风箱、多组冷却管、多组吹风机、多组风管、多组风嘴、多组电机、多组转轴、多组齿轮、多组连接板、多组左限位杆、多组右限位杆和多组万向轮,所述支撑板底面与底板顶面右半区域连接,所述固定板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与风箱右侧壁上半区域和支撑板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所述风箱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所述多组冷却管右端输出端分别穿过风箱左侧壁和右侧壁,多组冷却管材质均为硬管,多组冷却管在风箱内部呈“U”形分布,多组冷却管底端均与风箱内底壁接触,所述风箱底面设置有多组透气孔,所述多组吹风机均安装在风箱顶面,多组风管底端输出端均穿过风箱顶面,多组吹风机分别安装在多组风管上,多组风管底端输出端分别与多组风嘴顶端连通,多组风嘴分别位于多组冷却管正上方,所述多组电机底端可拆卸安装在第二圆形凹槽内底壁右半区域,所述多组转轴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多组齿轮底面中央区域和多组电机顶端输出端连接,所述多组齿轮均为带有轮齿的齿轮,所述多组连接板顶面中央区域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三圆形凹槽,多组缠绕柱底端分别插入多组第三圆形凹槽内部,多组第三圆形凹槽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一矩形凹槽和多组第二矩形凹槽,多组第一矩形凹槽内顶壁和多组第二矩形内顶壁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多组左限位杆和多组右限位杆分别插入多组第一矩形凹槽和多组第二矩形凹槽,多组左限位杆右端和多组右限位杆左端分别与多组缠绕柱左侧壁下半区域和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多组第二圆形凹槽内底壁分别设置有多组环形凹槽,所述多组万向轮底端分别插入多组环形凹槽内部,多组万向轮顶端分别与多组连接板底面连接,多组连接板外侧壁分别设置有与多组齿轮对应的多组第三矩形凹槽,多组齿轮分别与多组第三矩形凹槽完全啮合。本技术的一种多层共挤的线缆绝缘层挤出机,所述支撑板与固定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本技术的一种多层共挤的线缆绝缘层挤出机,还包括安装板、滚珠轴承和支撑轴,所述安装板底面与第一圆形凹槽内底壁连接,安装板顶面中央区域设置有第四圆形凹槽,所述滚珠轴承安装在第四圆形凹槽内部,所述支撑轴底端插入滚珠轴承内部并与之过盈配合连接,支撑轴顶端与转板底面中央区域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多层共挤的线缆绝缘层挤出机,所述出料管的材质为软质塑料管。本技术的一种多层共挤的线缆绝缘层挤出机,所述多组风管的材质为塑料软管。本技术的一种多层共挤的线缆绝缘层挤出机,还包括多组挡板,所述多组缠绕柱顶端分别与多组挡板底面中央区域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多层共挤的线缆绝缘层挤出机,还包括多组左安装杆和多组右安装杆,所述多组左安装杆底端和多组右安装杆底端分别与多组风嘴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多组左安装杆顶端和多组右安装杆顶端均与风箱内顶壁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多层共挤的线缆绝缘层挤出机,所述多组左安装杆和多组右安装杆的材质均为不锈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熔融状态的绝缘层材料自多组料斗分别添加至多组挤出机本体内部,打开多组挤出机本体,多组挤出机本体将其内部的绝缘层材料自出料管分别添加至多组模具内部,绝缘层材料包裹在多组导电芯外侧壁,打开多组电机,多组电机分别带动多组转轴旋转,旋转的多组转轴分别带动多组齿轮旋转,由于多组齿轮通过多组第三矩形凹槽与多组连接板完全啮合,故旋转的多组齿轮通过多组第三矩形凹槽带动多组连接板旋转,多组接板带动多组万向轮分别在多组环形凹槽内旋转,在多组连接板旋转时,多组左限位杆和多组右限位杆分别被卡在多组第一矩形凹槽和多组第二矩形凹槽内部,旋转的多组连接板带动多组左限位杆和多组右限位杆旋转,从而带动多组缠绕柱旋转,使得包裹上绝缘层材料的多组导电芯分别缠绕在多组缠绕柱上,在多组缠绕柱上缠绕的多组导电芯较多时,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共挤的线缆绝缘层挤出机,包括多组挤出机本体(1)、底板(2)、多组进料管(3)、多组料斗(4)、多组出料管(5)、多组模具(6)、多组转板(7)、多组缠绕柱(8)、多组固定杆(9)和多组导电芯(10),多组挤出机本体(1)可拆卸安装在底板(2)顶面左半区域,多组挤出机本体(1)前后并排分布,多组进料管(3)顶端输入端和底端输出端分别与多组料斗(4)底端和多组挤出机本体(1)顶面左半区域连通,多组出料管(5)左端输入端分别与多组挤出机本体(1)右侧壁中央区域连通,多组模具(6)安装在底板(2)顶面右半区域,多组模具(6)前后并排分布,多组模具(6)内部分别设置有多组模腔,多组出料管(5)底端输出端分别与多组模具(6)顶面中央区域连通,多组模具(6)左侧壁中央区域和右侧壁中央区域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一圆孔和多组第二圆孔,第二圆孔孔径大于第一圆孔孔径,底板(2)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一圆形凹槽和多组第二圆形凹槽,多组转板(7)和多组缠绕柱(8)分别插入多组第一圆形凹槽和多组第二圆形凹槽,多组固定杆(9)底端分别与多组转板(7)顶面中央区域连接,多组导电芯(10)缠绕固定在多组固定杆(9)上,多组导电芯(10)右端分别穿过多组第一圆孔和多组第二圆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11)、固定板(12)、风箱(13)、多组冷却管(14)、多组吹风机(15)、多组风管(16)、多组风嘴(17)、多组电机(18)、多组转轴(19)、多组齿轮(20)、多组连接板(21)、多组左限位杆(22)、多组右限位杆(23)和多组万向轮(24),所述支撑板(11)底面与底板(2)顶面右半区域连接,所述固定板(12)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与风箱(13)右侧壁上半区域和支撑板(11)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所述风箱(13)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所述多组冷却管(14)右端输出端分别穿过风箱(13)左侧壁和右侧壁,多组冷却管(14)材质均为硬管,多组冷却管(14)在风箱(13)内部呈“U”形分布,多组冷却管(14)底端均与风箱(13)内底壁接触,所述风箱(13)底面设置有多组透气孔,所述多组吹风机(15)均安装在风箱(13)顶面,多组风管(16)底端输出端均穿过风箱(13)顶面,多组吹风机(15)分别安装在多组风管(16)上,多组风管(16)底端输出端分别与多组风嘴(17)顶端连通,多组风嘴(17)分别位于多组冷却管(14)正上方,所述多组电机(18)底端可拆卸安装在第二圆形凹槽内底壁右半区域,所述多组转轴(19)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多组齿轮(20)底面中央区域和多组电机(18)顶端输出端连接,所述多组齿轮(20)均为带有轮齿的齿轮(20),所述多组连接板(21)顶面中央区域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三圆形凹槽,多组缠绕柱(8)底端分别插入多组第三圆形凹槽内部,多组第三圆形凹槽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一矩形凹槽和多组第二矩形凹槽,多组第一矩形凹槽内顶壁和多组第二矩形内顶壁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多组左限位杆(22)和多组右限位杆(23)分别插入多组第一矩形凹槽和多组第二矩形凹槽,多组左限位杆(22)右端和多组右限位杆(23)左端分别与多组缠绕柱(8)左侧壁下半区域和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多组第二圆形凹槽内底壁分别设置有多组环形凹槽,所述多组万向轮(24)底端分别插入多组环形凹槽内部,多组万向轮(24)顶端分别与多组连接板(21)底面连接,多组连接板(21)外侧壁分别设置有与多组齿轮(20)对应的多组第三矩形凹槽,多组齿轮(20)分别与多组第三矩形凹槽完全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共挤的线缆绝缘层挤出机,包括多组挤出机本体(1)、底板(2)、多组进料管(3)、多组料斗(4)、多组出料管(5)、多组模具(6)、多组转板(7)、多组缠绕柱(8)、多组固定杆(9)和多组导电芯(10),多组挤出机本体(1)可拆卸安装在底板(2)顶面左半区域,多组挤出机本体(1)前后并排分布,多组进料管(3)顶端输入端和底端输出端分别与多组料斗(4)底端和多组挤出机本体(1)顶面左半区域连通,多组出料管(5)左端输入端分别与多组挤出机本体(1)右侧壁中央区域连通,多组模具(6)安装在底板(2)顶面右半区域,多组模具(6)前后并排分布,多组模具(6)内部分别设置有多组模腔,多组出料管(5)底端输出端分别与多组模具(6)顶面中央区域连通,多组模具(6)左侧壁中央区域和右侧壁中央区域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一圆孔和多组第二圆孔,第二圆孔孔径大于第一圆孔孔径,底板(2)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一圆形凹槽和多组第二圆形凹槽,多组转板(7)和多组缠绕柱(8)分别插入多组第一圆形凹槽和多组第二圆形凹槽,多组固定杆(9)底端分别与多组转板(7)顶面中央区域连接,多组导电芯(10)缠绕固定在多组固定杆(9)上,多组导电芯(10)右端分别穿过多组第一圆孔和多组第二圆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11)、固定板(12)、风箱(13)、多组冷却管(14)、多组吹风机(15)、多组风管(16)、多组风嘴(17)、多组电机(18)、多组转轴(19)、多组齿轮(20)、多组连接板(21)、多组左限位杆(22)、多组右限位杆(23)和多组万向轮(24),所述支撑板(11)底面与底板(2)顶面右半区域连接,所述固定板(12)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与风箱(13)右侧壁上半区域和支撑板(11)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所述风箱(13)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所述多组冷却管(14)右端输出端分别穿过风箱(13)左侧壁和右侧壁,多组冷却管(14)材质均为硬管,多组冷却管(14)在风箱(13)内部呈“U”形分布,多组冷却管(14)底端均与风箱(13)内底壁接触,所述风箱(13)底面设置有多组透气孔,所述多组吹风机(15)均安装在风箱(13)顶面,多组风管(16)底端输出端均穿过风箱(13)顶面,多组吹风机(15)分别安装在多组风管(16)上,多组风管(16)底端输出端分别与多组风嘴(17)顶端连通,多组风嘴(17)分别位于多组冷却管(14)正上方,所述多组电机(18)底端可拆卸安装在第二圆形凹槽内底壁右半区域,所述多组转轴(19)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多组齿轮(20)底面中央区域和多组电机(18)顶端输出端连接,所述多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益博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