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炼机自动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406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31
一种开炼机自动冷却系统,包括并排两个辊筒,辊筒内装有水冷进水管和水冷出水管,水冷进水管和水冷出水管在辊筒侧面转轴处通过过渡套管引出至辊筒外部,水冷进水管和水冷出水管在辊筒外部与自动冷却机构连接。自动冷却机构包括主冷却水箱和副冷却水箱;主冷却水箱包括位于下方的主冷却水箱出水口和位于上方的主冷却水箱进水口,水冷出水管穿过副冷却水箱后连通于主冷却水箱进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主冷却水箱对辊筒内的水进行冷却,同时通过副冷却水箱对水冷出水管进行冷却,加强了冷却效果;其中主冷却水箱的循环和副冷却水箱的循环均由变频器和控制器控制,能够根据辊筒冷却需求进行自适应调节,在低功率工作状态下还能够起到节约水电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炼机自动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橡胶生产开炼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开炼机自动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资源和环保对经济发展压力的增大,废旧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被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我国是橡胶消费和进口大国,据橡胶工业协会统计,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废旧轮胎产生国家,废旧轮胎造成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日渐凸显。同时,其他废旧橡胶产品(如橡胶履带、橡胶输送带)也呈足年增多的趋势,同样需要处理。因此,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改进生产工艺,充分利用废旧轮胎资源及其它废旧橡胶产品是解决环保和资源的唯一途径。现有的橡胶脱硫二次生产设备以开炼机和密炼机为主,其中开炼机的冷却主要以辊筒内循环冷却水为主。申请号为200810014845.0,公开号为CN10153766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开炼机冷却装置,正如该装置一样,现有的冷却系统大多为进水管直接通水的方式,通水流量固定,无法根据辊筒的冷却需求进行调节,在开炼机高功率炼胶的时候冷却效果不稳定,在开炼机低功率工作的时候冷却效果又过剩,导致水电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炼机自动冷却系统,本技术的开炼机自动冷却系统通过主冷却水箱对辊筒内的水进行冷却,同时通过副冷却水箱对水冷出水管进行冷却,双重冷却系统加强了冷却效果;其中主冷却水箱的循环和副冷却水箱的循环均由变频器和控制器控制,能够根据辊筒冷却需求进行自适应调节,在低功率工作状态下还能够起到节约水电的作用;此外,水冷进水管和水冷出水管在辊筒内的轴向延伸以及上下分布的形式能够进一步优化冷却效果。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开炼机自动冷却系统,包括并排两个辊筒,所述辊筒内装有水冷进水管和水冷出水管,所述水冷进水管和所述水冷出水管在所述辊筒侧面转轴处通过过渡套管引出至所述辊筒外部,所述水冷进水管和所述水冷出水管在所述辊筒外部与自动冷却机构连接。由此,所述水冷进水管和所述水冷出水管在所述辊筒进水和出水,实现所述辊筒内部的水冷却循环,并且通过所述自动冷却机构能够加强冷却效果,以及实现水循环速度的控制,由实际温度进行自动调节。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自动冷却机构包括主冷却水箱和副冷却水箱;所述主冷却水箱包括位于下方的主冷却水箱出水口和位于上方的主冷却水箱进水口,所述水冷出水管穿过所述副冷却水箱后连通于所述主冷却水箱进水口。由此,所述主冷却水箱内的水循环供应,以满足正常冷却效果;所述副冷却水箱对所述水冷出水管内的热水进行冷却后再回到所述主冷却水箱,以实现双重冷却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主冷却水箱的所述主冷却水箱出水口处安装有主泵和主电机,所述水冷进水管与所述主泵出水口连通,由所述主电机带动所述主泵工作供水。由此,通过所述主泵和所述主电机能够通过变频器实现所述主冷却水箱内冷却水的循环速度。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副冷却水箱包括副冷却水箱出水口和副冷却水箱进水口,所述副冷却水箱进水口处安装有副泵和副电机。由此,通过所述副泵和所述副电机能够通过变频器实现所述副冷却水箱内冷却水的循环速度;所述副冷却水箱进水口能够直接连水龙头进水,也可以在所述副冷却水箱出水口和所述副冷却水箱进水口之间另设水箱实现水循环;而所述副电机由控制器和变频器控制转速,在冷却需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怠速工作或停止工作,达到省水省电的功效。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水冷出水管在所述副冷却水箱内设有弯曲水冷段。由此,所述弯曲水冷段的设置使得所述水冷出水管内的热水在所述副冷却水箱内得到充分冷却,加强冷却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水冷出水管在所述过渡套管和所述副冷却水箱之间段安装有温度计。由此,所述水冷出水管在所述过渡套管和所述副冷却水箱之间段能够最直接的反应所述辊筒内冷却水的温度,安装所述温度计能够使所述辊筒的冷却效果得到反馈。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温度计的温度信号由控制器接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主电机和所述副电机的转速与所述温度计温度成正相关。由此,所述主电机和所述副电机的转速决定了冷却水的循环速度,即所述辊筒的冷却效果,通过控制器控制转速能够实现自动冷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水冷进水管在所述辊筒内部接近圆柱的下方,所述水冷出水管在所述辊筒内部接近圆柱的上方。由此,所述辊筒内的热水上升之后通过所述水冷出水管排出冷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水冷进水管和所述水冷出水管均沿所述辊筒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水冷进水管和所述水冷出水管在所述辊筒内部轴向延伸方向分别均布有进水通水小孔和出水通水小孔。由此,所述水冷进水管和所述水冷出水管通过所述进水通水小孔和所述出水通水小孔均匀作用于所述辊筒轴线方向,使得所述辊筒各处的冷却效果在轴线方向上更加接近。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水冷进水管和所述水冷出水管穿过所述过渡套管内孔并通过密封胶密封;或者所述水冷进水管和所述水冷出水管分别由所述过渡套管的两个内孔串接,串接处由密封件密封。由此,所述过渡套管能够实现所述水冷进水管和所述水冷出水管在所述辊筒侧面转轴处的过渡连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开炼机自动冷却系统通过主冷却水箱对辊筒内的水进行冷却,同时通过副冷却水箱对水冷出水管进行冷却,双重冷却系统加强了冷却效果;其中主冷却水箱的循环和副冷却水箱的循环均由变频器和控制器控制,能够根据辊筒冷却需求进行自适应调节,在低功率工作状态下还能够起到节约水电的作用;此外,水冷进水管和水冷出水管在辊筒内的轴向延伸以及上下分布的形式能够进一步优化冷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开炼机自动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辊筒、2-水冷进水管、21-进水通水小孔、3-水冷出水管、31-出水通水小孔、32-弯曲水冷段、4-过渡套管、5-自动冷却机构、51-主冷却水箱、511-主冷却水箱出水口、512-主冷却水箱进水口、513-主泵、514-主电机、52-副冷却水箱、521-副冷却水箱出水口、522-副冷却水箱进水口、523-副泵、524-副电机、53-温度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一种开炼机自动冷却系统,包括并排两个辊筒1,辊筒1内装有水冷进水管2和水冷出水管3,水冷进水管2和水冷出水管3在辊筒1侧面转轴处通过过渡套管4引出至辊筒1外部,水冷进水管2和水冷出水管3在辊筒1外部与自动冷却机构5连接。由此,水冷进水管2和水冷出水管3在辊筒1进水和出水,实现辊筒1内部的水冷却循环,并且通过自动冷却机构5能够加强冷却效果,以及实现水循环速度的控制,由实际温度进行自动调节。如图1,自动冷却机构5包括主冷却水箱51和副冷却水箱52;主冷却水箱51包括位于下方的主冷却水箱出水口511和位于上方的主冷却水箱进水口512,水冷出水管3穿过副冷却水箱52后连通于主冷却水箱进水口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炼机自动冷却系统,包括并排两个辊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1)内装有水冷进水管(2)和水冷出水管(3),所述水冷进水管(2)和所述水冷出水管(3)在所述辊筒(1)侧面转轴处通过过渡套管(4)引出至所述辊筒(1)外部,所述水冷进水管(2)和所述水冷出水管(3)在所述辊筒(1)外部与自动冷却机构(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炼机自动冷却系统,包括并排两个辊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1)内装有水冷进水管(2)和水冷出水管(3),所述水冷进水管(2)和所述水冷出水管(3)在所述辊筒(1)侧面转轴处通过过渡套管(4)引出至所述辊筒(1)外部,所述水冷进水管(2)和所述水冷出水管(3)在所述辊筒(1)外部与自动冷却机构(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炼机自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冷却机构(5)包括主冷却水箱(51)和副冷却水箱(52);所述主冷却水箱(51)包括位于下方的主冷却水箱出水口(511)和位于上方的主冷却水箱进水口(512),所述水冷出水管(3)穿过所述副冷却水箱(52)后连通于所述主冷却水箱进水口(5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炼机自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冷却水箱(51)的所述主冷却水箱出水口(511)处安装有主泵(513)和主电机(514),所述水冷进水管(2)与所述主泵(513)出水口连通,由所述主电机(514)带动所述主泵(513)工作供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炼机自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冷却水箱(52)包括副冷却水箱出水口(521)和副冷却水箱进水口(522),所述副冷却水箱进水口(522)处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青儿麻万峰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收获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