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针对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情况确定PUE对应的值X1、供电负载系数对应的值X2、制冷负载系数对应的值X3和监控照明负载系数对应的值X4;针对数据中心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确定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应的值X5;针对数据中心的新能源使用情况确定新能源使用率X6;使用配置的对应权值分别对X1、X2、X3、X4、X5和X6进行加权并求和,作为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该方法能够准确、合理、全面确定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确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伴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快速增长,数据中心的能耗成为产业发展的一大挑战,如何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效水平,降低数据中心能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产业界关于数据中心能效的评价出现了PUE等评价指标,但是PUE指标,仅仅包含数据中心电能的使用效率,不能全面分析评估数据中心具体各部分的能效水平,其次是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数据中心逐渐采用更为绿色的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发电等能源,但缺乏相应的评估方法,另一方面,关于PUE指标的使用,很多单位没有严格按照PUE的标准测量方法来测量,存在很多不恰当、不合理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确定方法,能够准确、合理确定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针对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情况确定PUE对应的值X1、供电负载系数对应的值X2、制冷负载系数对应的值X3和监控照明负载系数对应的值X4;针对数据中心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确定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应的值X5;针对数据中心的新能源使用情况确定新能源使用率对应的值X6;使用配置的对应权值分别对X1、X2、X3、X4、X5和X6进行加权并求和,作为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由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中通过引入电能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新能源使用率,来综合评价数据中心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能够对数据中心这个复杂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能效评价,从而能够准确、合理、全面确定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确定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中心电能系统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Zone1对应的供配电系统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水资源系统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新能源系统使用情况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确定方法,通过引入电能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新能源使用率,来综合评价数据中心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能够对数据中心这个复杂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能效评价,从而能够准确、合理、全面确定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实现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确定过程。为了描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的设备简称为确定设备。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确定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为:步骤101,确定设备针对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情况确定PUE对应的值X1、供电负载系数对应的值X2、制冷负载系数对应的值X3和监控照明负载系数对应的值X4。本步骤中PUE对应的值X1为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电能与IT设备使用的电能的比值。其中,IT设备使用的电能PIT(单位:KW)是数据中心中IT设备的电能耗。测量PIT的方法为:IT设备耗电应该在各IT设备输入电源处测量耗电量并进行加总,但由于IT设备数量较多,在实际操作中,可在各路UPS输出或者列头柜配电输入处进行测量,将测量值加总作为IT设备耗电。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电能Ptotal(单位:KW)是满足数据中心正常运行的总电能耗,包括IT设备的总电能耗、空调通风系统总电能耗、供配电系统自身的电能损耗和照明电源能耗等。测量Ptotal方法为:一般情况下,数据中心的电能由市电提供,测量点应取市电输入变压器之前。数据中心有新能源供电时,应增加新能源输入变压器之前的测量点。当市电故障情况下,柴油发电机产生的电力作为数据中心总耗电的测量点。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中心电能系统示意图。图2仅为一种电能系统示意图,实际应用中的电能系统示意图不限于图2所给出的结构和设备。图2中的点M1、M2、M3、M4、M5、M6为六个测量点,针对这六个测量点进行能耗监测统计,测量数据中心总耗电及IT设备耗电,具体测量点如下:数据中心总耗电:在一般情况下,数据中心的电能由市电提供,测量点应取市电输入变压器(自动转换开关)之前,即图2中的M1点。当市电故障情况下,柴油发电机产生的电力,如图2中的M2点,作为数据中心总耗电的测量点。如果是多用途机房楼,数据中心总耗电计算中,需减去在M4点测量的办公等其它耗电。IT设备耗电严格来说,IT设备耗电应该在各IT设备输入电源处测量耗电量并进行加总,但由于IT设备数量较多,这一方法将大大增加测量工作量和成本。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在各路UPS输出或者列头柜配电输入处进行测量后,将测量值加总作为IT设备耗电。每一路供电的IT设备测量点即图2中的M3点。根据定义,本申请实施例中给出的PUE对应的值的确定方法,PUE对应的值为:(P1+P2-P4)/P3;其中,P1为在点M1处测得的功耗,P2为在点M2处测得的功耗,P3为在点M3处测得的功耗,P4为点M4处测得的功耗。确定电能的使用情况时,使用测量仪表进行实地测量预设时间,并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电能时,测量仪表的解析度不低于0.1KWh。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具体实现时,当使用测量仪表实地测量的结果与对应位置数据中心的记录结果匹配,则使用对应位置数据中心记录的全年数据确定电能、水资源,以及新能源的使用情况;否则,使用实地测量预设时间记录的测量结果确定电能、水资源,以及新能源的使用情况。当实地测试的结果与对应位置数据中心的记录数据匹配时,导出全年的监控数据,计算PUE对应的值。在电能利用效率方面,为了更深入剖析数据中心供电、制冷、照明、监控安防以及局部区域的能效水平,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定义了制冷负载系数(CLF,CoolingLoadFactor)、供电负载系数(PLF,PowerLoadFactor)、局部PUE、监控负载系数(MLF,MonitoringLoadFactor)等指标,作为评价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的补充和细化,具体确定过程如下:供电负载系数对应的值X2为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耗电与IT设备耗电的比值。PLF对应的值为:X2=Ppower/PIT=Ptotal-PCooling-PMonitoring-PIT/PIT;其中,PPower为供配电系统耗电;PCooling为制冷设备耗电,PMonitoring为监控、安防、照明等设备耗电。测量PPower的方法为:供配电设备分布在数据中心各个部分,在实际操作中,供配电系统耗电可用数据中心的总耗电减去制冷、监控、安防、照明、IT等系统的耗电。制冷负载系数对应的值X3为数据中心制冷设备耗电与IT设备耗电的比值。X3=PCooling/PIT;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n针对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情况确定PUE对应的值X1、供电负载系数对应的值X2、制冷负载系数对应的值X3和监控照明负载系数对应的值X4;/n针对数据中心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确定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应的值X5;/n针对数据中心的新能源使用情况确定新能源使用率对应的值X6;/n使用配置的对应权值分别对X1、X2、X3、X4、X5和X6进行加权并求和,作为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针对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情况确定PUE对应的值X1、供电负载系数对应的值X2、制冷负载系数对应的值X3和监控照明负载系数对应的值X4;
针对数据中心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确定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应的值X5;
针对数据中心的新能源使用情况确定新能源使用率对应的值X6;
使用配置的对应权值分别对X1、X2、X3、X4、X5和X6进行加权并求和,作为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情况确定PUE对应的值X1、供电负载系数对应的值X2、制冷负载系数对应的值X3和监控照明负载系数对应的值X4,包括:
X1为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电能与IT设备使用的电能的比值;
X2为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耗电与IT设备耗电的比值;
X3为数据中心制冷设备耗电与IT设备耗电的比值;
X4为数据中心中监控、安防、照明系统耗电与IT设备耗电的比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PUE为局部PUE时,局部PUE对应的值为局部数据中心的总耗电与局部数据中心IT设备耗电的比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数据中心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确定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应的值X5,包括:
X5为数据中心全年总用水量与数据中心IT设备耗电的比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数据中心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确定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应的值X5,包括:
所述水资源利用效率包括加湿水负载系数和制冷水负载系数;
所述加湿负载系数对应的值为数据中心加湿系统年用水量与数据中心内IT设备全年用电量的比值;
所述制冷水负载系数的对应值为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年用水量与数据中心内IT设备全年用电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李洁,郭亮,朱晓云,王少鹏,谢丽娜,盛凯,吴美希,芦帅,刘鹏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